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惠忠

作品数:18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信息化
  • 2篇石器
  • 2篇气候与环境变...
  • 2篇全新世
  • 2篇孢粉
  • 2篇考古
  • 2篇老红砂
  • 2篇厄尔尼诺
  • 2篇贝壳堤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区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沉积
  • 1篇新石器
  • 1篇亚热带
  • 1篇遗址

机构

  • 15篇广州地理研究...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作者

  • 18篇谭惠忠
  • 9篇李平日
  • 4篇崔海亭
  • 3篇冯炎基
  • 3篇刘鸿雁
  • 3篇孙艳荣
  • 3篇王为
  • 2篇刘瑞华
  • 2篇张晓初
  • 2篇张镇洪
  • 2篇杨士雄
  • 2篇王宏
  • 2篇卢薇
  • 2篇唐光良
  • 2篇李杰
  • 2篇邹春洋
  • 2篇戴君虎
  • 2篇刘卫平
  • 2篇吴正
  • 2篇郑卓

传媒

  • 6篇热带地理
  • 2篇地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热带稻作区表土孢粉研究及其考古学应用
杨士雄郑卓黄康有王建华王晓静许清海谭惠忠李杰
广东现代樟树树轮纤维素的碳同位素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被引量:15
2003年
本文对广东阳春河的樟树树轮纤维素Δδ13 C序列研究发现 ,厄尔尼诺对树轮C同位素的高频变化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般是厄尔尼诺强度高峰期所对应年的下一年树轮Δδ13 C值较低。通过谱分析发现 ,树轮记录的Δδ13 C序列变化中2~ 3a周期与热带气候的“准两年振荡”(QBO)十分一致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广东樟树树轮记录了大范围的ENSO信息。其中准 4 .5 7a周期可能与影响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周期有关 ,很可能就是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反映。研究表明 ,广东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候变化 ,在树轮同位素中有较好的记录。说明在热湿地区 ,冬季树木仍有同位素分馏 ,树轮δ13
孙艳荣崔海亭穆治国刘鸿雁李平日刘玉琳谭惠忠
关键词:碳同位素厄尔尼诺分馏
古树——古代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实证被引量:2
2009年
广东近年发现许多地下埋藏的古树。经过14C年代测定和树种鉴定,获知其死亡年代最早的距今已1万多年,新的仅百余年。死亡树种有属暖温带的山桐子树和隆兰,也有热带南亚热带的青皮树和水松树等,反映了古代的气候变化。树洞黏附的微体生物和贝壳,反映了海陆环境变迁。用古树纤维素的碳、氧元素分析,亦获得相同的结果。这表明古树是古代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很好实物证据。
李平日谭惠忠
关键词:古树气候
广东韶关南华寺水松的年代及生境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通过树轮钻取样及查考历史资料,论证南华寺水松栽种年代分别为明代正德十四年、清代康熙初年及清代同治末年。取水样作化学分析及收集近数十年环境观测资料,分析水松荣枯的原因。认为环境污染及不恰当人为活动是多株水松枯萎的主要原因。
李平日谭惠忠刘禹宋丽莉
关键词:水松生境
闽粤沿海老红砂的热释光测年被引量:14
2001年
采用再生热释光法对来自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的 39个老红砂样品进行了测年 ,其年龄约在 0 9~ 6 8万年之间 ,表明闽粤沿海的老红砂是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风成沉积。
谭惠忠吴正
关键词:老红砂风成沉积
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试掘简报被引量:8
2006年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3261件)实属罕见。出土石器种类比较丰富,旧石器加工技术大部分在此都能见到。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了解和解决岭南以及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问题将有大帮助。
吴伟鸿王宏谭惠忠张镇洪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埋藏古木的树轮碳同位素作为古气候变化代用指标的可能性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对广东不同时代、不同树种的埋藏古木树轮纤维素碳同位素序列研究发现:樟树和山桐子分别在相对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其树轮δ13C值相对越偏正。结论如下:(1)古山桐子反映冰后期的冷凉气候;(2)古樟代表中全新世的潮湿热带气候;(3)古水松的大批死亡代表了晚全新世和历史时期几次寒冷事件。上述结论说明了古树树轮同位素可以作为古气候变化代用指标的可能性。通过古今对比,丰富了树轮气候学的研究内容。
孙艳荣崔海亭刘鸿雁李平日谭惠忠
关键词:气候变化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5
1990年
根据珠江三角洲366个绝对年代数据,结合岩相、古生物、化学、矿物等的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形成可用绝对年代大致划分出5个堆积阶段。并讨论了某些沉积物样品年代偏差问题。
冯炎基李平日谭惠忠方国祥
关键词:三角洲第四纪年代学
广东全新世埋藏树木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广东很多地方有埋藏树木 ,可分为河床埋藏型和洼地埋藏型两大类型。根据现已掌握的14C测年数据 ,可划分为早全新世、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 3个年代组。这些埋藏树木有一部分能很好反映地区新构造升降和海陆变迁。
李平日崔海亭谭惠忠戴君虎沈承德孙彦敏
关键词:全新世环境变迁
人地灾害信息化防治技术研究
刘瑞华邹春洋黄光庆唐光良刘卫平卢薇冯炎基谭惠忠张晓初
该课题主要成果:以地质环境和人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从人地灾害的研究意义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多种学科,采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分析各种灾害的形成、发生及其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人为地质灾害信息化...
关键词:
关键词:人为地质灾害信息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