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利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缺血
  • 5篇中医
  • 3篇血性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注射液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参麦
  • 3篇参麦注射
  • 3篇参麦注射液
  • 2篇血瘀
  • 2篇血瘀证
  • 2篇鼠脑
  • 2篇气虚
  • 2篇气虚血瘀
  • 2篇气虚血瘀证
  • 2篇中医证
  • 2篇瘀证
  • 2篇脉图
  • 2篇脑缺血

机构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中西医...

作者

  • 12篇谢利
  • 6篇梁静涛
  • 5篇刘福友
  • 4篇田嵘榛
  • 2篇田嵘臻
  • 1篇艾儒棣
  • 1篇谭强
  • 1篇付雨
  • 1篇刘福
  • 1篇陈朝晖
  • 1篇刘峰
  • 1篇程林

传媒

  • 5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甘肃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BDNF mRNA和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BDNF mRNA和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和三七皂苷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7、14d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后提取脑组织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并测定BDNF mRNA和Nogo-A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比,参麦注射液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失症状,并在大鼠脑缺血后上调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区BDNF mRNA和下调NOgO-A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于脑缺血大鼠脑可塑性具有有益的促进作用。
谢利梁静涛田嵘臻刘福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谢利
关键词:脉诊客观化研究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可塑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取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264只,雌雄各半,随机抽取空白组、假手术组各6只大鼠,其余...
谢利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脑缺血再灌注脑可塑性生长相关蛋白-43突触素
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的同种疾病趋势诱导形成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获取气虚血瘀证MCAO(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的子代,探讨该子代大鼠较正常同龄大鼠是否更具形成缺血性卒中前病理生理状态的趋势。方法:对SD大鼠进行气虚血瘀证候造模及MCAO造模后,雌雄交配,获取其子代大鼠,再次进行证候造模(证候子代组),与同样进行证候造模的正常同龄SD大鼠(证候对照组)及无干预因素作用的正常同龄SD大鼠(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其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水平及颈内动脉起始处血管内皮病理学变化。结果:证候子代组与另两组相比,血流变指标、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P-选择素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血液流变学呈明显高黏状态,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P-选择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证候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黏度呈轻度增高,但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P-选择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证候子代组颈内动脉起始处HE染色可见明显内皮细胞水肿及损伤,证候对照组可见内皮细胞水肿,但程度轻微,不如证候子代组变化明显,空白对照组未见异常病理表现。结论: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与正常同龄大鼠相比,在气虚血瘀证候造模的诱导下,能够产生更为明显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及颈内动脉内皮细胞水肿、损伤等病理改变,并且具有肯定的更易形成血栓的趋势。
梁静涛田嵘榛谢利刘福友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
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失眠的治疗被引量:10
2010年
田嵘榛梁静涛谢利付雨
关键词:《黄帝内经》开阖枢三阴三阳失眠少阳为枢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可塑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皂苷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低、中、
谢利刘福友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大鼠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文献传递
《黄帝内经》中老年痴呆中医治疗原则被引量:4
2010年
田嵘榛梁静涛谢利刘福友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治疗原则老年痴呆中医学正常人
复方紫归膏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Compound-ZiGui Cream,CZGC)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125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5只。A组为模型组,B组为京万红对照组,C、D、E组分别为复方紫归膏高、中、低药物浓度剂量组。分别于伤后3、7、10、14天时间点观测创面愈合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新生肉芽组织厚度及其形态学改变情况,最后观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B、C、D、E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A组(P<0.01),C、D组第7、10天创面愈合率优于B组(P<0.05);B组第7、14天创面愈合率较E组优(P<0.01);B、C、D、E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1);C、D组优于B组(P<0.01);B组和E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伤后第7、10天,B、C、D组肉芽组织厚度均较A组厚(P<0.01),E组第7、14天较A组厚(P<0.05),B组较E组厚(P<0.01)。组织病理图像分析,伤后第7天,B、C、D、E组新生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总面积、面密度、数密度和周密度较A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0.01),且C、D组作用优于B组(P<0.05或0.01)。B组优于E组(P<0.05)。结论: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陈朝晖谭强谢利程林刘峰艾儒棣
关键词:外用中药创伤愈合
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梁静涛谢利田嵘榛刘福友
关键词:血瘀证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学中医证侯劳累过度
从神机复用谈中医改变缺血后脑可塑性的治法策略
2009年
目前西医对缺血后的脑可塑性改变关注日益增多,虽然其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无实质性进展,使得治疗药物的寻找和研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走向临床应用尚需较长时间。长期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医药在促进中风康复方面具有可靠的疗效,但对于缺血后脑可塑性改变这一新的医学课题中医界尚缺乏较深入的理法方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制约了中医药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笔者拟从神机理论着手,浅谈中医对缺血后脑可塑性改变的认识和治法策略,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谢利田嵘臻梁静涛刘福友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治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