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一可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下室
  • 3篇伸缩缝
  • 3篇缩缝
  • 3篇阻尼
  • 3篇阻尼力
  • 3篇结构力
  • 3篇基础隔震
  • 3篇基础隔震结构
  • 3篇隔震
  • 3篇隔震结构
  • 3篇荷载
  • 2篇时程
  • 2篇时程分析
  • 2篇能量反应分析
  • 2篇荷载作用
  • 2篇安全阈值
  • 1篇地下人防
  • 1篇地下人防工程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应

机构

  • 7篇广东省建筑设...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安邸建筑环境...

作者

  • 9篇谢一可
  • 4篇林景华
  • 3篇邓汉荣
  • 3篇蒋运林
  • 3篇李蔚
  • 3篇陈星
  • 3篇叶国认
  • 3篇张显裕
  • 3篇黄伟江
  • 3篇吴永强
  • 3篇刘斌
  • 2篇叶献国
  • 1篇杨剑晖
  • 1篇罗赤宇
  • 1篇曾纯亮
  • 1篇李康宁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该节点构造包括伸缩缝和多个速度锁定器;各个速度锁定器均以与伸缩缝正交的方向布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一个速度锁定器的锁定速度均接近于伸缩缝两侧顶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林景华陈星黄伟江邓汉荣蒋运林林铭潮吴永强汤刚毅梁剑伦刘斌李蔚叶国认谢一可张显裕叶冬昭
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及其侧向碰撞作用影响研究
本文建立了有隔震和无隔震的四层框架结构的分析模型:均采用三维建模,上部结构构件使用弹塑性杆系模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采用一种基于力-位移关系的LRB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研究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耗散情况...
谢一可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时程分析能量反应分析
文献传递
江南西地下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了广州市江南西地下人防工程人防设计的基本情况,针对结构超长无缝设计以及抗浮设计上的特点提出了超长无缝结构主要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根据锚杆和抗浮桩在地下室抗浮设计中的使用情况和对锚杆的抗拔检测结果分析,认为选用锚头变形小于4mm作为锚杆是否正常工作的评判标准比较合理。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工程逆作法的施工方法,体现了这种施工方案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曾纯亮谢一可
关键词:人防设计超长混凝土结构二次抹压抗浮设计逆作法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该节点构造包括伸缩缝和多个速度锁定器;各个速度锁定器均以与伸缩缝正交的方向布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一个速度锁定器的锁定速度均接近于伸缩缝两侧顶板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
林景华陈星黄伟江邓汉荣蒋运林林铭潮吴永强汤刚毅梁剑伦刘斌李蔚叶国认谢一可张显裕叶冬昭
基础隔震结构在侧向碰撞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针对基础隔震结构和临近构造物发生的碰撞问题进行了计算机三维模拟分析。定义了碰撞影响指标Q,建立了隔震结构的碰撞分析模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从碰撞刚度、上部结构刚度、隔震支座、临近构造物与基础隔震结构的距离、地震动强度等5个方面研究了碰撞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影响作用。
叶献国谢一可李康宁
关键词:基础隔震隔震支座
粤港澳地区超高层结构抗风设计若干问题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提炼汇总及逐项解读,对粤港澳三地规范体系中关于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参数,以及风致位移响应和加速度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对比。通过假想案例对三地规范风致位移角控制的宽严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地控制原则存在一定差异,粤规范控制标准居中。基于某突破粤规范限值的真实案例,从结构整体稳定、抗震性能、非结构构件及机电设备需求等方面探讨了风致位移角突破规范限值的可行性;并介绍了由此引起风振加速度偏大时的应对方案,建议视乎项目定位及对舒适度的需求标准,而考虑采用TSD等吸能减振措施改善结构的风振舒适度。
罗赤宇林景华谢一可李聃杜向东
关键词:设计规范抗风设计
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反应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文章通过建立有隔震和无隔震的4层框架结构的分析模型,对其分别输入3条典型的地震波进行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能较好地满足能量方程;适当降低隔震支座屈服强度对于保护上部结构更加有利;地震波的能量持时和卓越周期对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具有重大影响。
谢一可叶献国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滞回曲线时程分析
香河经纬家居城结构设计与分析
2007年
某超大型家居城工程是当地首例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经验表明采用群桩承台时可根据建筑情况取消基础梁;设置后浇带可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问题;节点区加设短筋可解决不同等级混凝土的连接问题。
杨剑晖谢一可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节点构造及应用该构造的地下室,该节点构造包括伸缩缝和多个速度锁定器;各个速度锁定器均以与伸缩缝正交的方向布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每一个速度锁定器的锁定速度均接近于伸缩缝两侧顶板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
林景华陈星黄伟江邓汉荣蒋运林林铭潮吴永强汤刚毅梁剑伦刘斌李蔚叶国认谢一可张显裕叶冬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