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珍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做好技校生班主任工作被引量:1
- 2004年
-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技工人才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蓝领技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现在的技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搞好技校教育,离不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针对技校生的特点和技校教育的现状,本文列举了一些实例,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做好技校生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 许云珍
- 关键词:技校生班主任
-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包挤压测试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包挤压测试系统,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工作架的内顶部贯穿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工作架内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架的内...
- 李卫平田立国许云珍王吉敏包成钱伟
- 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的原理与检修
- 2004年
- 别克轿车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每只点火线圈同时给两缸火花塞提供高压电。本文详细阐述了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如何用Scan诊断仪检查该点火系的故障。
- 许云珍
- 关键词: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分电器点火系电子点火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动因、依据与框架
- 2023年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效法西方回归到中国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模式建构既要讲科学,又要讲政治。西方文明孕育了“能力本位”理念,中华文明孕育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理念。以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以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为法律依据,基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问题的内在逻辑,初步归纳建构了以职业劳动教育为特色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的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是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以“职业劳动教育”为特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特征。
- 李忠跃许云珍欧阳河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职业教育
- 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研究
- 2024年
- 技能型社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与战略。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内涵不清、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阻碍着目标的实现。开发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对及时评价技能型社会建设现状和能力,发现问题并优化改进具有重大意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成熟度模型理论为基石,借鉴欧洲技能指数,通过政策分析与文献研究提炼出技能型社会的核心要素和促进要素,应用成熟度模型的级别划分和行为特征,紧扣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和“建成什么样”三个根本问题,创建了包含3个核心要素、4个促进要素和5个成熟度等级的技能型社会成熟度模型。不但丰富了技能型社会评价理论,提供了新的工具,也可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 李忠跃许云珍谢志平欧阳河
- 关键词:成熟度模型成熟度等级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初探被引量:18
- 2018年
-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企业及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使得相关的人才培养显得异常紧迫与严峻。然而,我国中职学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没有经验,真正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等还未形成。本文通过分析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突出专业建设、岗位设置与能力标准的一致性,为各院校开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提供理论支持。
- 许云珍王吉敏
-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实训课汽车专业英语职业资格证书理实一体化
- 全文增补中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被引量:42
- 2017年
- 通过企业调研重点研究浙江省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预测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通过人才需求分析掌握浙江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不同岗位对员工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 王吉敏许云珍
- 一种新型支架汽车内后视镜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支架汽车内后视镜,包括外壳、镜片、第一磁铁、橡胶垫、清洁棉、驱动机构、连接板、第二磁铁、可调支架和连接组件,所述外壳左侧内壁的四周分别与镜片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右...
- 王吉敏许云珍
- 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框架与建构——以打造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为例被引量:13
- 2022年
- 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需要由“课程模式”升级到“培养模式”,由“借鉴外来”升级到“立足本来”,由“学有所教”升级到“学有优教”。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构建,以培养模式的生命周期为依据,由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部分组成。模式构思以“中国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为使命,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在设计方面,专业设计以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安排设计实行工学一体化,课本设计以学习为中心,课堂设计基于“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评价设计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表现。实施要求是开展培养对象学情分析,开发现代化课程教学资源,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运行要求是基于12条标准的诊断与改进,并以开放促完善。
- 李忠跃许云珍欧阳河
-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技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