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海珍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腔内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置管
  • 2篇深静脉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指...
  • 1篇炎症

机构

  • 6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蔡海珍
  • 3篇王剑
  • 1篇蒋慧玲
  • 1篇陈彩荣
  • 1篇夏旭霞
  • 1篇胡英嗣
  • 1篇曾晓敏
  • 1篇赖青青
  • 1篇刘泽梅
  • 1篇胡萍
  • 1篇黄小洁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微创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总结2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腔内微创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的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加强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定期监测各项凝血指标,重视出院指导。术后出现穿剌点渗血2例、腹膜后出血1例、左下肢胀痛2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夏旭霞陈彩荣曾晓敏蔡海珍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微创治疗护理
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及微循环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52例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LEAOD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腔内成形术+顾步汤,76例)和对照组(腔内成形术,76例),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微循环指标和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做对比。[结果]两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肢体怕冷等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均下降,襻顶血管直径均增加,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足震动感觉阈值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顾步汤联合腔内成形术能够有效降低LEAOD患者的双足震动感觉阈值,改善患肢微循环。
蔡海珍王剑胡颖倩
关键词:腔内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循环
溃疡贴用于肛周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溃疡贴用于肛周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肛周皮肤溃疡患者按入院及溃疡发生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溃疡贴外敷法,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局部换药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间隔时间长、治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相同,但使用溃疡贴换药方便,患者感舒适。
胡萍黄小洁蔡海珍胡英嗣
关键词:溃疡贴湿润烧伤膏
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研究基于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构建的PICC置管安全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方法:应用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模型,回顾分析2015~2017年的PICC置管病例,对失败病例进行因素分析,利用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模型识别主要因素,制定管理对策,构建全面的PICC置管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在应用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进行PICC置管问题分析后,得出患者全身状况、血管状况和术者因素是影响置管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针对性管理方案调整后取得了较好成效,2018年PICC置管462例,无1例失败案例,置管成功率100%。结论: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模式能够对PICC置管失败病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以特性因素图和柏拉图模型为基础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刘泽梅蔡海珍蒋慧玲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管理柏拉图
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38例和栓塞组40例。传统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栓塞组进行瘤腔内栓塞术治疗,检测对比传统组和栓塞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复通、增大情况、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栓塞组手术时间[(40.59±11.37)min]、术中出血量[(76.37±14.01)ml]及住院时间[(5.47±1.14)d]均低于传统组[(60.88±15.37)min、(85.73±16.19)ml及(7.35±1.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1、2.734及6.049,均P<0.05)。栓塞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传统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7,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APTT、FIB及D-D水平升高,但栓塞组APTT、FIB及D-D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丙二醛(M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MDA、NE及Cor水平升高,但栓塞组MDA、NE及Cor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IL-6、IL-8水平升高,但栓塞组IL-6、IL-8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栓塞组复通、增大发生率(0.00%、0.00%)略低于传统组(2.63%、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2.161,P>0.05)。结论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后复通、增大发生率均较低,且瘤腔内栓塞术手术创伤较小,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炎性反应较轻。
蔡海珍王剑
关键词:妊娠后期脾动脉瘤炎症细胞因子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与双药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穿弹力袜、抬高患肢等常规治疗,单药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双药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单药组与双药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血流速度、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股浅静脉内径(SFV)、腘静脉内径(POV)、膝关节评分(Lysholm)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单药组与双药组患者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SFV、POV及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单药组与双药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Lysholm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药组患者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血小板、血红蛋白、PT、SFV、POV及VAS评分[(2.60±0.36)g/L、(11.25±0.92)mPa/s、(4.03±0.31)mPa/s、(1.39±1.03)cm、(0.78±0.21)cm、(185.04±20.69)×10^(9)/L、(105.65±10.36)g/L、(12.02±1.20)s、(7.22±1.04)mm、(7.03±1.48)mm及(2.30±0.41)分]均低于单药组[(2.80±0.42)g/L、(1.51±0.12)mPa/s、(12.32±1.20)mPa/s、(5.03±0.59)mPa/s、(2.31±1.10)cm、(2.32±0.30)cm、(210.63±27.96)×10^(9)/L、(11.36±13.65)g/L、(14.11±1.15)s、(8.11±1.31)mm、(8.52±1.55)mm及(3.51±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5、12.380、4.531、9.607、3.903、26.930、4.711、2.134、8.052、3.407、4.452及10.420,均P<0.05)。治疗
蔡海珍王剑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肠溶片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
基于JCI标准的流程管理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运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JCI标准的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深静脉置管中心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流程,同时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并运用基于JCI标准的流程管理。结果:经实施流程管理后,深静脉置管护理中所发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同时延长患者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JCI标准的流程管理后,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实施流程管理前的13.0%。结论:基于JCI标准的流程管理可更好地改善我院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从而有利于本院护理质量的改善与管理。
蔡海珍赖青青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