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友娣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气动
  • 3篇高超声速
  • 3篇超声速
  • 2篇气动加热
  • 2篇热流
  • 2篇飞行
  • 2篇飞行器
  • 2篇高超声速飞行
  • 2篇高超声速飞行...
  • 2篇超声速飞行
  • 2篇超声速飞行器
  • 1篇钝头体
  • 1篇瞬态
  • 1篇湍流模型
  • 1篇气动热
  • 1篇热防护
  • 1篇热防护系统
  • 1篇热流计算
  • 1篇温度
  • 1篇表面热流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蒋友娣
  • 2篇陈勇
  • 2篇董葳

传媒

  • 1篇能源技术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超声速钝头体变熵流表面热流计算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动量厚度来修正变熵效应的工程算法,并以15°钝锥为例,对其表面热流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工程算法,方便简捷,计算量小,且有足够精度,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初步设计热环境计算和防热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蒋友娣董葳陈勇
关键词:气动加热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瞬态表面热流和温度的工程计算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CFD数值法求解高超声速飞行器全轨道飞行时的瞬态表面热流和温度分布耗时量大,利用飞行试验或风洞试验受条件限制而且代价高,都很难满足工程需要。采用工程算法,包括驻点和非驻点的瞬态表面热流和温度的计算以及完全气体和平衡气体条件下边界层外缘参数的计算。以15°钝锥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算法计算量小、精度较高,因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初步设计热环境计算和防热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蒋友娣董葳陈勇
关键词:高超声速气动加热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和表面瞬态温度计算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未来重要的飞行工具,严重的气动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初步设计中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采用数值方法预测气动热,可以给出飞行器表面详细的热流密度分布,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高超声速流动的湍流模型、近壁...
蒋友娣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湍流模型热防护系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