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双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活素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人给予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HF病人61例,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31例,给予新活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C反应蛋白、射血分数及血浆NT-proBNP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率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血浆NT-proBNP均好于对照组(P<0.05);LVDD均无明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活素可减轻CHF病人呼吸困难、改善全身状况、提高射血分数、降低血浆NT-proBNP,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皇甫卫忠席建军程文俊牛云枫张芸杜海燕王欣高瑞英董双华李丽君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NT-PROBNP硝酸甘油
- 动态血压监测在健康体检中筛查高血压的应用分析
- 2021年
- 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中青年人群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年龄>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25.2%[1],因其发病隐匿性强,往往发病初期得不到有效管理与控制,高血压引发的诸多并发症对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健康体检对高血压初筛后的管理尤为重要.
- 石新芳董双华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依从性
- 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预测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青年与老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方法研究人群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9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485例青年(18~40岁)2型糖尿病患者,439例老年(>60岁)2型糖尿病患者。参考CVD风险评估测量模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所选取患者的高血压、肥胖[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等CVD因素进行比较,随访至2019年1月1日,观察两组患者发生CVD风险。结果青年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VD风险因素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CVD风险因子、一个风险因素、两个风险因素、三个风险因素、四个风险因素累加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CVD例数、随访5年时CVD例数、两个CVD例数、两个以上CVD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VD风险并不低于老年患者。
- 苑丛茹董双华皇甫晓燕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中老年病人对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认知与应用
- 2016年
- 介绍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理论并概括动态血压监测意义,综述现代动态血压监测的研究现状,简述中老年病人对动态血压监测的认知。
- 牛娟董双华徐彦茹
- 关键词:血压监测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评价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1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人行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76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血压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6月后,统计比较各组血压情况、治疗依从性、复查依从性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在血压及治疗、复查依从性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
- 董双华
-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及老年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给护士和病人带来的影响。方法:在2011-12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采用随机法分别对100名病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病人的满意度;观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的变化。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老年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老年病人的满意度。
- 苗慧荣董双华洪海英
-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人护理质量满意度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的临床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隐匿性强,是多因素影响的疾病。若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发心、脑、肾的并发症,也是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健康。临床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控制高血压。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用药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2007-03~2009-03期间。
- 董双华李丽君
-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
- 情感——认知转变主导下的人文精神培育对护生临终关怀意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根据情感—认知转变理论实施人文精神培育对实习护生临终关怀行为意愿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本院在读本科护生60名作为实验对象,开展为期6~8wk,总计24学时的人文精神专题教育,此过程中依据情感—认知转变理论进行指导,在实习前期与实习末期通过照护临终患者态度量表(FATCOD)调查,评价教育前后护生临终关怀行为变化。结果:本组60名实习护生经过阶段性人文精神培育,FAT-COD量表总分为119.62±15.23分,条目均分为3.81±0.31分,情感分量表得分为42.17±8.12分,认知分量表得分为77.20±12.37分,与实习前期比较各项得分均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在实习带教中,以情感—认知转变理论为指导,提供系统的人文精神专题教育,可提高护生临终关怀行为意愿的积极形成。
- 崔秀艳董双华
- 关键词:护生临终关怀意愿
- 浅析护士分层管理在老年病科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16名护理人员根据能级对等实行分层管理,制定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对比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和质量考核小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护理岗位分层管理运行后,老年病科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充分合理运用了护理人员资源,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 董双华
- 关键词:分层管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
- 老年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研究
- 2021年
- 研究老年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2019 年 3 月 -11 月本院老年病科接诊病患 40 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8 月本院老年病科接诊病患 40 例为试验组,采取风险管理。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对于风险事件发生率,试验组 0.0%,比对照组 12.5% 低,P < 0.05。对于满意度,试验组97.5%,比对照组 82.5% 高,P < 0.05。结论:于老年病科中运用风险管理,利于满意度的改善,风险事件的预防,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的降低,建议推广。
- 张改枝董双华
- 关键词:预防护理对策老年病科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