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晃耀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患者严格血糖控制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严格血糖控制(TGC)治疗方案。方法:30例重症患者每日列表记录某一时间点测得微量血糖(MBG)和每小时泵注普通胰岛素(RI)量,尽量使MBG控制在4.4~6.1mmol/L。结果: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及是否有糖尿病的重症患者,只要有营养支持、含糖静脉治疗液及肠外营养液按GS:RI=(3±0.5)比例加RI,就按当MBG〉7.8mm01/L时泵注RI量等于测得MBG减(4±2)(u/h)及当MBG≤7.8mmol/L时泵注RI量为0~2u/h(MBG≤5.6mmol/L停用RI)的方案实施TGC治疗。结论:按该方案实施TGC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在有营养支持和无尿毒症前提下是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率的。
- 王素宁劳志刚茹晃耀戴良成吴昊
- 关键词:危重病血糖胰岛素
-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高血糖危重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8例。对照组患者每天进行3次指尖血糖监测,用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2~4 U·h^(-1)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每6 h对血糖变化进行记录),同时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当患者初次血糖>12.1 mmol·L^(-1)时,静脉输注4 U·h^(-1)胰岛素,若血糖未能下降,适当增加1.5~2.0 U·h^(-1)的胰岛素用量)。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FBG值、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3,5,7 d的FBG分别为(6.34±1.48),(5.73±1.23),(5.24±0.86)mmol·L^(-1),对照组分别为(8.76±2.36),(8.46±2.19),(7.59±2.19)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63±5.72),(6.25±4.61)d,对照组分别为(9.78±6.34),(6.75±4.7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病死例数7例(10.29%),对照组11例(1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低血糖6例次(8.82%),对照组发生14例(2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高血糖危重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更精准地掌握高血糖危重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更科学地制定胰岛素的用量,快速降低患者的血糖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王素宁劳志刚吴昊宋斐茹晃耀
- 关键词: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强化治疗
- 肌苷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估肌苷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陛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25例按严重脓毒症诊疗常规治疗;6h内肌苷治疗组28例,6h后肌苷治疗组3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应用肌苷1200mg(分2次静脉滴注,每次600mg,连用14d)。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炎症冈子水平及重要器官功能指标,统计各组住ICU天数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6h内和6h后肌苷治疗组治疗后血浆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降更明显[TNF-α(ng/L):9.6±4.1、10.8α2.8比18.2±3.3,IL-6(ng/L):123.0±10.1、132.0±18.4比172.0±17.9,CRP(mg/L):42.0±10.3、45.0±8.6比61.0±12.7,均P〈0.05],IL-10无明显差异(ng/L:53.0±9.4、56.0±10.8比58.0±11.2,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B型脑钠肽(BNP)、氧合指数等器官功能指标改善也更为明显[ALT(U/L):42.0±10.8、46.0±7.9比63.0±9.4,总胆红素(μmol/L):16.3±6.7、18.3±7.3比28.1±8.5,BNP(ng/L):322.0±28.7、347.0±31.4比428.0±43.2,氧合指数(mmHg,1mmHg=0.133kPa):210.0±23.8、198.0±21.4比163.0±15.2,均P〈O.05],2个肌苷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6h内和6h后肌苷治疗组问住ICU天数(d:22.4±6.3、19.8±4.6、23.1±5.2)和病死率(36.0%、32.1%、34.4%)大致相当,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中加用常规剂量肌苷,可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但未能减少患者住ICU天�
- 劳志刚吴昊王素宁宋斐茹晃耀戴良成
- 关键词:肌苷严重脓毒症炎症因子预后
-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19例人工气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19例患者共检出534株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330株(61.80%),革兰阳性菌119株(22.28%),真菌85株(15.92%);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复合菌感染比例高(75.34%);药敏结果显示感染菌株多重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无一耐药,常用抗生素对非发酵菌有较高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无一耐药。结论ICU内人工气道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复合菌感染比例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很关键。
- 戴良成吴昊劳志刚茹晃耀王素宁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
- 老年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支持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45 例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持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 及PCO2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结论 支持治疗可提高ALI/ARDS 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茹晃耀劳志刚戴良成王素宁吴昊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为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 2013 年 1月 -2015 年6 月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期乳酸清除率将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50例)、高乳酸清除率组(40例),再根据重症感染患者的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52例)和存活组(38例).采用 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重症感染患者转归之后的一般资料,与此同时分析低乳酸清除率和高乳酸清除率对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相关性影响.结果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78.0%(39/50),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5.0%(18/40),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远远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在 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入重症监护室时血乳酸含量、6小时血乳酸含量、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酸清除率越高,死亡率越小(P〈0.05).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 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 戴良成宋斐茹晃耀吴昊劳志刚王素宁
-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ICU重症感染预后
- PICCO监测下白蛋白对左心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患者液体复苏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究PICCO监测下白蛋白在左心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ICU确诊为心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放置导管进行PICCO监测,实验组给予白蛋白补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晶体补液,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管外肺水(EVLW)和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等。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液体总入量、液体平衡量和血管外肺水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且住院时长和机械通气都有明显缩短,实验组液体复苏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PICCO监测下,白蛋白补液治疗对于左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患者的液体复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晶体补液治疗。
- 王素宁劳志刚宋斐戴良成茹晃耀吴昊
-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白蛋白
- 2008~2013年ICU中非发酵菌属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本院2008~2013年重症监护室(ICU)中非发酵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08~2013年非发酵菌属感染菌株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1366株,占39.98%,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 homnasmaltophilia);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是主要的非发酵菌,且对大部分抗菌药敏感性较低,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并加强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 王素宁劳志刚宋斐戴良成茹晃耀吴昊
- 关键词:非发酵菌重症监护室抗菌药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内重症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0-14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症肺炎的辅助用药。
- 吴昊茹晃耀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重症肺炎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危重症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危重症合并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7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等,观察组选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老年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较常规透析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
- 茹晃耀劳志刚戴良成王素宁吴昊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老年人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