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思佳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玉米生长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变化范围(CO2-C)是43.86 mg.m-2.h-1~359.32 mg.m-2.h-1,在7月12日达到最大值。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累积呼吸量明显大于其它施肥处理。CK处理Q10最大,表明施肥降低了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施肥处理(除PK处理)的Q10都呈现15 cm地温最高,地表温度最低。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氮肥会减少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 芦思佳韩晓增
- 关键词:土壤呼吸水溶性有机碳
-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0年
- 从气候、耕作方式、施肥、轮作和土地利用方式5个方面综述了有关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文献,以期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芦思佳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 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基础,研究长期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如NPKOM效果明显。土壤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重组>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三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重组有机碳的含量最大值为23.72 g/kg,而闭蓄态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值仅为0.69 g/kg;全氮的含量的变化呈重组最大,且极显著大于闭蓄态轻组和游离态轻组,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分中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重组,且游离态轻组明显大于其它两个组分。NPKOM处理的闭蓄态轻组和重组组分中的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碳氮比的变化趋势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土壤>重组,重组和土壤中,NPKOM处理的碳氮比最低,CK处理的碳氮比最大,可见有机肥的施用加快了土壤碳的周转速度。
- 芦思佳韩晓增尤孟阳朱巍巍
-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碳氮
- 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
- 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它涉及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大豆生育期基因J的基因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本发明大豆生育期基因J的编码蛋白的氨基...
- 孔凡江刘宝辉芦思佳曹东王家麟
- 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
- 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它涉及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豆生育期基因J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大豆生育期基因J的基因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大豆生育期基因J的编码蛋白的氨基...
- 孔凡江刘宝辉芦思佳曹东王家麟
- 文献传递
- 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及用其培养根际的方法
- 一种根际模拟培养装置及用其培养根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解决传统方法把作物种植在一种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根际环境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能很好区分不同根际部位的微环境,工作量大,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本...
- 朱巍巍韩晓增芦思佳
- 文献传递
- 大豆开花基因FL2(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
- 大豆开花基因FL2(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涉及大豆开花基因FL2(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豆开花基因FL2(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大豆开花基因FL2(PRR-l...
- 孔凡江刘宝辉芦思佳曹东王家麟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测定垄作土壤呼吸速率的二氧化碳收集装置
- 一种用于测定垄作土壤呼吸速率的二氧化碳收集装置,它涉及一种用于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检测装置在较平的垄台上测定土壤呼吸强度,忽略了垄沟和垄台对土壤呼吸的差异,垄沟处出现死角导致测定误差...
- 芦思佳韩晓增朱巍巍
- 大豆开花基因FL1(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
- 大豆开花基因FL1(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它涉及大豆开花基因FL1(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豆开花基因FL1(PRR-like)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的大豆开花基因FL1(PRR-li...
- 孔凡江刘宝辉芦思佳曹东王家麟
- 文献传递
- 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组分及碳收支的影响
- 土壤有机碳能够调节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影响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有机碳的排放,与全球碳循环紧密相连。可见,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不但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可...
- 芦思佳
- 关键词:施肥管理黑土有机碳组分碳收支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