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颖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3篇剩余油
  • 3篇含水
  • 3篇含水期
  • 2篇油田开发
  • 2篇特高含水
  • 2篇特高含水期
  • 2篇喇嘛甸油田
  • 2篇非均质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期
  • 1篇地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研究
  • 1篇电测
  • 1篇电性
  • 1篇电性特征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地层
  • 1篇油藏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艾颖
  • 2篇赵云飞
  • 2篇赵伟
  • 1篇王莉明
  • 1篇黄伏生
  • 1篇周志忱
  • 1篇蔡星
  • 1篇韩伟东
  • 1篇韩伟东
  • 1篇兰爱萍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黑龙江省石油...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流相储层非均质特点及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针对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的状况,从沉积学理论入手,通过对河流相储层进行精细解剖,揭示储层沉积模式及非均质特点,从砂体成因与井网注采关系上动静结合综合分析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特点,调整...
赵伟韩伟东艾颖赵云飞王莉明
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内部薄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本文阐述了喇嘛甸油田厚油层砂体的沉积模式特点,结合厚油层砂体的沉积特征和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需要,运用层次界面分析原理,提出了从砂体的成因入手,与相同沉积模式的野外露头沉积进行类比,结合取芯井实际资料、现代河流沉积,对大...
艾颖
关键词:喇嘛甸油田油田开发厚油层薄夹层剩余油油藏描述
文献传递
河流相砂体建筑结构识别方法
河流相砂体建筑结构识别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针对高含水后期乃至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解决原有技术只能解决一般性平面矛盾,解决不了复杂的平面问题,实用性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1.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2.单一...
赵伟艾颖赵云飞
文献传递
一种电测曲线不配套条件下浅地层厚度划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测曲线不配套条件下浅地层厚度划分方法,属于地质研究技术领域,通过该方法,利用取心井、测井解释横向图统计浅地层不同岩性地层的电性特征,确定浅地层岩电对应关系,并且类比油层相应沉积规模砂体的电性特征,最终确定...
艾颖周志忱孙丽杰周磊张金来肖千祝刘文超杜建涛柴凤忠李艳丽
海上腐蚀管线的复合修复被引量:6
2002年
在海上钻井、采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油水运移管线腐蚀漏失的情况发生。本文对英国北海油田Lomond和NorthEverest两个海上平台的管线的复合修复原理及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并附有图解。这种方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蔡星艾颖邵应梅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纤维
喇嘛甸油田剩余油挖潜方法被引量:42
2002年
针对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的状况 ,从沉积学理论入手 ,对萨、葡储层进行精细解剖 ,揭示了储层沉积模式及非均质特点 ,从成因上分析特高含水期萨、葡储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喇嘛甸油田萨、葡储层的剩余油一般富集在点坝砂体顶部、边部 ,主要条件是注采方向与渗流方向不一致 ,而其他类型砂体形成富集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砂体物性变差、注采不完善、滞留区未射孔及井网控制不住等类型 ,措施调整方案实施后 ,取得了良好的挖潜效果。
韩伟东黄伏生艾颖兰爱萍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方法非均质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