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连欢
- 作品数:55 被引量:11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南VHF电离层相干散射雷达及初步观测结果
- 低纬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与不均匀结构是电离层物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电离层不均匀结构引起的电离层闪烁,对通信导航等系统均有较大影响,故该课题在电离层空间天气研究和预报也有重要应用。在对新建立的海南三亚VHF电离层相干散射...
- 宁百齐李国主胡连欢刘立波万卫星
- 关键词:电动力学电离层闪烁雷达观测
- 文献传递
- 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测量与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
- 电离层闪烁是当无线电波穿越电离层传播时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起伏引起的信号幅度、相位和到达角的快速变化现象。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地球磁赤道地区和极区,并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等而变化。电离层闪烁不仅携带着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
- 胡连欢
- 关键词:电离层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GPS驯服晶振的数字鉴相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GPS驯服晶振的数字鉴相器,包括:将GPS模块输出的1Hz PPS信号分频得到周期为2<Sup>N</Sup>秒的方波脉冲信号的2<Sup>N</Sup>分频器;对高低电平脉宽进行计数的高、低电平脉冲...
- 陈锟宁百齐朱正平孙奉娄蓝加平胡连欢林邓国
- 文献传递
- 地球空间环境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地球空间包括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其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如空间灾害性事件的发生,可能危害地面电网安全,造成星地无线电通讯中断。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支持下,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研制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测仪器,建立了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和地磁等多学科综合观测台链,并开发成功新的探测模式和诊断技术,实现对我国上空多种空间环境参量的科学观测,揭示其区域特征和空间精细结构与变化,推动数据服务于原创科学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保障任务。基于观测数据,通过发展理论模式,采用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磁层-电离层耦合和太阳辐射的光电离光化学3类最为重要的驱动过程对电离层变化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 宁百齐李国主胡连欢赵秀宽
- 关键词:电离层导航
- 野外GNSS观测系统、无人值守测控装置及监测仪
-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GNSS观测系统、无人值守测控装置及监测仪,旨在解决现有野外观测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操控便利性较差的问题。本系统包括:无人值守测控装置、GNSS监测仪、远程服务器;GNSS监测...
- 吴宝元郝喜庆陈文志常首民武志胡连欢李国主
- 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智能一体机装置,智能一体机装置包括用于传输GNSS信号和监测结果的无线传输装置和用于为智能一体机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以及,该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用...
- 孙文杰宁百齐胡连欢吴宝元李国主
- 2018年三亚站GNSS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数据集
- 2024年
- 利用卫星信标探测电离层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建立,对电离层观测的时空覆盖与分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为电离层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本文选取了2018年三亚站GNSS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数据作为代表,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的通过接收GNSS信号,反演得到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数据的情况。本数据集的原始观测精确可靠,数据记录完整连续,可以用于研究太阳活动、磁暴等对电离层的影响以及电离层扰动、电离层时空变化特性等相关工作,同时也可以为卫星导航定位等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 赵秀宽胡连欢胡连欢李国主孙文杰刘立波
- 关键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GNSS
- 2018年黑龙江漠河站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数据集
- 2021年
- 漠河站(53.5°N,122.3°E)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为宽波束全天空干涉雷达,通过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烧蚀后的流星尾迹对电波的反射回波,探测流星体信息及70-110公里高度区域大气信息。本数据集包含2018年全年漠河站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观测的雷达观测数据和雷达分析数据。雷达观测数据包含流星尾迹的距离、到达角、径向速度、回波信号强度及衰减时间和扩散系数等参量;雷达分析数据是由雷达观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后得到的大气风场数据。漠河站流星雷达数据集可以用来开展中层低热层区域大气动力学以及中性大气与电离层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 解海永刘立波刘立波李国主宁百齐李国主余优熊建刚胡连欢余优岳云龙
- 关键词:MLT大气风场
- 2014年黑龙江漠河站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数据集被引量:1
- 2021年
- 电离层测高仪是最常用的地基电离层观测设备之一。子午工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黑龙江漠河台站(122.3°E,53.5°N)建成了我国最北端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不间断地积累电离层常规探测数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离层区域特性和扰动传播的观测研究。本数据集包含2014年全年漠河站DPS4D电离层数字测高仪观测的原始电离层频高图数据和自动度量分析的电离层参数数据。本数据集原始观测精确可靠、数据记录完整连续,可为中纬电离层空间天气学和气候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 胡连欢刘立波宁百齐宁百齐李国主李来顺赵秀宽岳云龙
- 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样机测试与数据质量对比分析
- 2024年
- 为确保国产设备的探测质量,子午工程二期建设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采用与成熟型号DPS-4D对比的方式,在位于海南儋州的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了样机测试.对参试设备及参试过程进行了介绍,对数据质量对比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样机测试包括现场技术指标测试和数据质量对比分析.数据质量分析从频高图质量、电离层特征参量(foF2、hmF2、h'F2、自动度量和手动度量)、电离层漂移速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明确了样机的硬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技术状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样机的两通道峰值发射功率不超过686 W;两发射天线驻波比不超过2.23;接收通道灵敏度达到−125 dBm,接收动态范围达到105 dB;接收带宽70 kHz,带外抑制超过100 dB.数据质量对比结果表明,样机自动与手动度量的foF2平均偏差0.02 MHz,hmF2平均偏差28.39 km,h'F2平均偏差0.39 km;样机与DPS-4D手动度量的foF2平均偏差−0.13 MHz,hmF2平均偏差14.7 km,h'F2平均偏差−3.21 km.分析结果表明,样机在硬件的基础探测能力方面与DPS-4D相当,频高图度量的算法还存在改进空间.本次样机数据质量对比,不仅服务于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数字测高仪的技术定型,也为数字测高仪数据质量评估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 陈志青陈志青张锋王国军常首民胡连欢
- 关键词:样机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