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朝芬

作品数:32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栓塞
  • 6篇介入
  • 6篇磁共振
  • 5篇成像
  • 4篇血管
  • 4篇疗效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血管瘤
  • 3篇栓塞治疗
  • 3篇图像
  • 3篇肿瘤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缺血
  • 3篇肝脏
  • 2篇碘化
  • 2篇碘化油

机构

  • 29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0篇胡朝芬
  • 17篇顾明
  • 10篇柯振武
  • 9篇马宗黎
  • 6篇何乾文
  • 5篇罗来华
  • 5篇徐元昌
  • 4篇王健忠
  • 4篇蒋锐
  • 3篇冷渌清
  • 3篇盛金平
  • 3篇何远忠
  • 2篇何次
  • 2篇黄之杰
  • 2篇周克
  • 2篇魏晓燕
  • 2篇李建浩
  • 2篇关静
  • 2篇郭乔楠
  • 2篇郭爱华

传媒

  • 8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成都军区医院...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感光材料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 1篇全军第十二次...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战条件下移动式床旁机刹车柄的修理
2008年
本次执行维和医疗任务,自然环境恶劣,保障任务重且远离后方大本营.携带了移动式X线摄片装置,型号:COMPACT100-30 220 INTERM.TOS和KODAKCR80HD系统。
蒋锐高国民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野战条件刹车自然环境X线摄片
肢体枪击挫伤区的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通过狗肢体动物模型 ,观察肢体枪击挫伤区的MRI影像学改变 ,并探讨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将 16只狗随机分成 4组 ,5 4式手枪致伤大腿后 5、2 4、48和 72h 4个时相点用 0 .5TMR机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 、T2 、质子和STIR平扫与Gd DTPA增强T1 扫描。取标本行HE染色光镜检查。测量光镜下与MR图像上相同部位挫伤区的宽度 ,用SPSS 10 .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肢体枪击伤后挫伤区在MR图像上表现为原发伤道旁或远离原发伤道的组织破坏区内不规则线条样与点片状等T1 和低T2 、PD、STIR信号 ,增强扫描呈低信号。 2 4h后 ,随着时间的增加 ,挫伤区显示更清楚。病理切片上该区断裂的肌纤维以均质状凝固性坏死为主 ;2 4h后 ,其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包括脓细胞聚集 ,挫伤区组织溶解明显少于相邻的震荡区。病理学与MR图像上所测量的挫伤区宽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冷渌清郭乔楠柯振武马宗黎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MRI表现病理学基础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在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57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病灶较大的,间隔2个月再次行栓塞治疗。术后0.5~1年行CT或MRI复查。结果 8例行2次栓塞,2例行3次栓塞,57例患者共栓塞69次。术后复查,病灶缩小〉50%、缩小25%~50%、缩小〈25%分别为28例、24例、5例,有效率91.2%。病灶缩小〈25%的5例,术前CT、MRI增强检查显示病灶强化不明显。结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疗效明显,但对于术前MRI、CT扫描增强检查增强不明显者的疗效不满意。
何乾文秦建平朱结辉盛金平胡朝芬顾明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疗效
多排探测器CT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优越性被引量:1
2004年
关静徐元昌郭爱华王开祥胡朝芬何次
STIR技术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科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诊断技术包括X线平片、CT,随着MRI技术的临床应用。
马宗黎王健忠顾明胡朝芬柯振武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磁共振成像
FLAIR与FSE序列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对比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脊液衰减翻转恢复 (FLAIR)与快速自旋回波 (FSE)在颅脑的应用对比价值。方法  68例颅内病变均用两种序列检查。结果 FLAIR检出病灶 1 3 2枚 ,FSE检出 92枚 ,前者比后者敏感性高。结论 FLAIR优点较多但在有的部位不如FSE ,二种序列应互为补充。
柯振武顾明徐元昌马宗黎胡朝芬王健忠
关键词:磁共振颅脑快速自旋回波
PLE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临床疑似血管瘤经MRI确诊并定位后,通过头皮针经皮血管穿刺,往瘤腔内注入硬化剂;约3 w后MRI或DSA复查,碘化油沉积不理想者再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采用电话随访3个月。结果 22例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术均顺利完成。复查显示除1例效果不佳外,其余21例瘤体缩小明显,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有效率达95.5%;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病灶无复发或增大。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对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其手术操作简单、用药总量少、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盛金平何乾文胡朝芬何次李晶晶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碘化油栓塞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栓塞治疗23例肝脏巨大血管瘤。结果所有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血管瘤均有缩小,其中,19例明显缩小,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建浩何乾文顾明胡朝芬魏晓燕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栓塞平阳霉素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脂肪肝的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脂肪肝患者(轻、中度弥漫性脂肪肝16例,局限性脂肪肝12例)均行常规SE序列、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of-phase,OP)序列扫描,对比观察这些病灶在常规SET1WI、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的脂肪肝在OP像上信号强度比IP像有明显下降,而在常规SET1WI上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于诊断脂肪肝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春敏黄之杰黄海东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MRI脂肪肝
谈谈怎样保证X线照片质量
2001年
X线照片质量与诊断质量休戚相关,它是X线诊断的基础、前提和诊断信息来源。它不仅直接影响X线诊断的正确性,同时也对临床能否正确进行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制约和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主要因素1.1 科室主要领导对投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技术组长的管理水平高低。
刘定正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X线照片放射线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