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斌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4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误诊
  • 2篇颅内
  • 2篇脑血
  • 2篇结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网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症
  • 1篇血肿
  • 1篇血肿微创清除...
  • 1篇烟雾病
  • 1篇异常血管

机构

  • 7篇解放军42医...

作者

  • 7篇胡斌
  • 6篇刘秀华
  • 1篇谭红菊
  • 1篇陈秋
  • 1篇周明惠
  • 1篇宋晓波
  • 1篇陈岚
  • 1篇李勇
  • 1篇易维

传媒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胡斌刘秀华
关键词:糖尿病颅内血栓形成高脂血症
肺结核误漏诊138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误漏诊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138例肺结核误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程1周~3年,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呼吸困难、消瘦、发热、盗汗等。均行胸部X线检查仅发现肺部病灶14例;46例行胸部CT检查示肺部感染29例;59例行痰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98例及时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示弱阳性3例。本组误诊为肺炎及胸膜炎53例(38.4%)、慢性支气管炎15例(10.9%)、上呼吸道感染14例(10.1%)、支气管扩张症11例(8.0%)、肺癌6例(4.3%);漏诊39例(28.3%)。误漏诊发生于三级医院14例(10.1%),二级医院40例(29.0%),社区医疗单位及防疫站84例(60.9%)。本组86例获病理诊断依据确诊,27例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25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确诊。诊断分型:浸润型肺结核98例(71.0%),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3例(16.7%),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8.7%),纤维空洞型肺结核5例(3.6%)。结论肺结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合并症掩盖病情、医技检查结果误导、工作人员经验或医疗条件不足、诊断性治疗出现反结果干扰临床诊断等原因而易发生误漏诊,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综合分析病情、仔细鉴别诊断是避免肺结核误漏诊的关键。
胡斌易维李勇刘秀华
关键词:结核漏诊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症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八例体会
2006年
胡斌刘秀华
关键词:脑出血脑疝微创清除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顿挫型带状疱疹三例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胡斌刘秀华
关键词:误诊坐骨神经痛冠状动脉硬化
烟雾病与肺结核并存误诊一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误诊原因与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1例烟雾病并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因咳嗽、咳痰,发作性头痛、晕厥入院。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及少许干啰音;智力低下,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左侧鼻唇沟略浅,颈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及右侧肢体肌力5级。胸部CT检查示双肺粟粒型结核;结核抗体(+),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红细胞沉降率33 mm/h。拟诊双肺亚急性粟粒型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脑炎,予抗结核治疗,头痛、晕厥仍反复发作,行腰椎穿刺检查不支持脑结核,进一步行脑磁共振动脉造影(MRA)检查明确双侧基底节区异常血管网。结果脑部病变诊断更正为烟雾病并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家属要求转院,失访。结论烟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MRA检查可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胡斌周明惠刘秀华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误诊
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13例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胡斌陈岚宋晓波谭红菊
关键词:中毒血液滤过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12例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1999年1月-2009年1月我院使用葛根素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2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行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神经营养、脱水、防治感染、康复理疗等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死亡13例,对照组死亡16例;存活病例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治愈47例(22.2%),对照组基本治愈25例(1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
胡斌陈秋刘秀华
关键词:葛根素脑血管意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