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荣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地佐辛
  • 2篇血量
  • 2篇镇痛
  • 2篇妊娠
  • 2篇妊娠合并
  • 2篇瑞芬太尼
  • 2篇神经阻滞
  • 2篇剖宫产
  • 2篇人工流产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利多卡因
  • 2篇流产
  • 2篇氯胺酮
  • 2篇氯胺酮复合
  • 2篇麻醉
  • 2篇脊柱
  • 2篇芬太尼
  • 2篇肝损害

机构

  • 10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翟荣华
  • 3篇屈文平
  • 3篇邢春花
  • 2篇刘朋
  • 2篇佘勇军
  • 1篇成翔燕
  • 1篇钱小红
  • 1篇胡娟
  • 1篇金小云

传媒

  • 2篇工企医刊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无病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异丙酚无病人工流产手术的比较。方法:选择妇科就诊ASA Ⅰ~Ⅱ级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A组,瑞芬太尼+异丙酚B组,每组20例。A组:单纯静注异丙酚2.5mg/kg,必要时追加异丙酚5.0mg~1.0mg/kg。B组:瑞芬太尼1.0ug/kg持续静注随后以0.1ug/kg/min持续静注,瑞芬太尼诱导结束后静注异丙酚1.0mg/kg。结果:两组麻醉期间HR无明显变化两组手术中MAP较术前均有小幅度下降。麻醉效果:A组满意率为80%,B组为100%(P<0.05)。B组异丙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B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离院时间少于A组(P<0.01)。B组中有11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门诊实施无病人工流产同异丙酚一样安全可行。两者复合应用效果更佳,显著减少异丙酚量。
翟荣华
关键词:瑞芬太尼人工流产门诊手术无痛人工流产持续静注无病人工流产麻醉期间
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5 mg地佐辛+1%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B组采用1%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 A组麻醉维持时间(16.46±3.24)h明显长于B组(8.62±2.48)h(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临床上值得应用。
屈文平胡娟翟荣华
关键词:地佐辛利多卡因左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86例,其中2017年1月—2018年6月43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在T1、T2、T3、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R及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7.61±1.15 min,拔管时间8.25±1.64 min,住院时间7.55±2.12 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15.33±1.86 min,17.98±2.07 min和12.36±2.4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 h、8 h及12 h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较高。
刘朋邢春花翟荣华成翔燕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
脊柱外科术中和术后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单次注射联合术后滴注氨甲环酸组(B+I组,37例)和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组(B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g。B+I组患者则于术中持续泵注氨甲环酸0.5g(10g/L,25ml/h),并于术毕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5g(1g/L,250ml/h)。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及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同时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后24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h累计引流量。结果 74例完成本研究,最终每组各纳入37例。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红细胞输注例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同红细胞输注量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返回病房后24h引流量及术后1、2、4、8、12、16、20、24h累计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红细胞输注例数、红细胞输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注射联合术后持续滴注氨甲环酸并未较术中单次注射氨甲环酸提供更好的止血效果。
翟荣华佘勇军屈文平
关键词:氨甲环酸脊柱外科手术失血量围术期输血
等容稀释性自体血回输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应用
2005年
目的:观察急性血液稀释与硝酸甘油对脊柱手术出血量的变化。方法:麻醉平稳后行急性血液稀释加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结果:采用急性血液稀释加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术中出血减少49%。结论:急性血液稀释加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
翟荣华
关键词: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手术中应用脊柱急性血液稀释手术中出血手术出血量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妊娠合并肝损害产妇剖宫产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妊娠合并肝损害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肝损害产妇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方法:两组均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A组10min内输注右美托咪定5μg·kg-1·min-1,继以0.5μg·kg-1·min-1维持;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mg·kg-1·min-1,继以4mg·kg-1·min-1维持麻醉。术中出现镇痛不全时追加氯胺酮0.5-1.0mg/kg。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麻醉前(T0)、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后5min(T1)、10min(T2)及给予氯胺酮后5min(T3)、10min(T4)、15min(T5)时的HR、收缩压(SBP)、SpO2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计算氯胺酮追加用量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T2时SBP高于B组(P<0.05),T3、T4时低于B组(P<0.05);A组T3、T4、T5时HR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氯胺酮追加用量少、苏醒时间短(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肝损害产妇在非气管插管麻醉行剖宫产术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氯胺酮用量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
翟荣华屈文平邢春花
关键词:氯胺酮剖宫产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术初孕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1组: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D2组:0.15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P组(对照组):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观察记录每组麻醉前(T0)、宫口扩张后(T1)、宫腔负压吸引时(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流动力学数值变化,并记录每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与P组相比,D1组和D2组T1、T2时间点MAP、HR数值变化、异丙酚用量、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组相比D1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D2组苏醒时间长于P组和D1组(P<0.05);D1组与D2组苏醒后30min宫缩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0.1m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苏醒时间,是最适宜剂量。
翟荣华佘勇军邢春花
关键词:地佐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应药物剂量
心脏直视手术90例体外循环管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我院自2008-12开展心脏直视手术以来至2010-11共实施心脏手术95例,其中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90例,另外4例备体外循环未装机,1例体外循环装机,术中打开心包发现肺动脉干缺如而行姑息手术未行体外转机。90例CPB中除有1例变温异常外无体外循环意外及并发症。现将90例CPB管理体会作如下总结。
翟荣华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布托啡诺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0.06%布托啡诺+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B组: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麻醉后4、6、8 h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延长麻醉镇痛持续时间。
翟荣华刘朋
关键词:布托啡诺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妊娠合并肝损害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妊娠合并肝损害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母婴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妊娠合并肝损害拟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0例,ASA2-3级,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组(KD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每组20例,术中产妇均保留自主呼吸。分别记录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KP组相比,K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后10min收缩压增高(P〈0.05),氯胺酮给药后5、10min降低(P〈0.05),氯胺酮追加总量减少(P〈0.05);产妇术后苏醒时间缩短(P〈0.05);但断脐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妊娠合并肝损害产妇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较复合丙泊酚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而且氯胺酮用量较复合丙泊酚组少,产妇苏醒时间缩短,同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金小云钱小红翟荣华
关键词:氯胺酮右美托咪啶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