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瑄 作品数:124 被引量:419 H指数:9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儿童无骨折无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疗策略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无骨折无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SCIWORA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局部制动、应用激素、甘露醇、神经生长因子等,尿潴留予以导尿。出院后对所有患儿行临床随访,采用Frankel分级判断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0 ∶2.2,中位年龄为82个月(2~180个月);均有外伤史,其中跳舞下腰伤最常见(19/32),其次是交通事故伤(6/32)、高处坠落伤(3/32)、跌倒伤(3/32)及重物砸伤(1/32);主要临床症状为双下肢无力(23/32)、无力伴麻木(8/32)及麻木(1/32),通常于伤后立即出现(23/32),且呈进行性加重(31/32)。脊柱CT和X线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多可见异常(26/32),表现为脊髓挫伤(23/32)和脊髓出血(3/32)。32例患儿中,脊髓损伤累及胸段20例、颈段4例、颈胸腰段2例、颈胸段4例、胸腰段2例。治疗1周后,32例患儿的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6例提高4级,2例提高3级,5例提高2级,7例提高1级。治疗期间,9例(28.1%)患儿并发尿路感染。32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3个月至5年)。随访期间,26例行定期康复治疗,另6例(E级)无特殊治疗。至末次随访,32例患儿的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是与治疗1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CIWORA多见于女童,以跳舞下腰伤最常见,胸段脊髓最常受累,脊柱MRI是最佳检查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若患儿有明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及时进行脊柱MRI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张丽 翟瑄 李禄生 周渝冬 周建军 邹彬 纪文元 许春梅 梁平关键词:脊髓损伤 儿童 骨折 脱位 疾病特征 肺吸虫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2014年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8个月,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 d入院。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左额部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 mm,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全身无包块。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9.08×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肺吸虫抗体(+);腰穿抽取脑脊液呈微红,潘式试验(±),白细胞5×10^6/L。 吴宣萱 梁平 周渝冬 李禄生 翟瑄关键词:肺吸虫 11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的脑电图分析 梁平 苟若澜 翟瑄 夏佐中 李禄生 周渝冬 于增鹏 邹彬 纪文元 周建军早产儿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早产儿脑损伤可继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早产儿死亡及伤残的重要原因。既往早产儿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近年来出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种新的治疗方式,同时手术治疗也提出了“损伤控制”的新理念。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方案及早产儿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新策略,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杨莎(综述) 翟瑄关键词:脑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干细胞 脑肿瘤相关癫痫的诊治研究进展 2025年 脑肿瘤相关癫痫(BTRE)是脑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BTRE的机制涉及神经递质失衡、肿瘤微环境改变和离子通道异常。目前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耐药性癫痫和复发仍是挑战。本文总结了BTRE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评估方法和现有治疗策略。Brain tumor-associated epilepsy (BTR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affect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The mechanism of BTRE involves neurotransmitter imbalance, change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abnormal ion channels. The current treatments include medication, surgery,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but drug-resistant epilepsy and recurrence remain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diagnostic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xist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BTRE. 董新宇 翟瑄关键词:脑肿瘤 癫痫 抗癫痫药物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儿外科临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该院儿外轮转的学生49人,随机分为混合教学组(24人)和传统教学组(25人)。混合教学组采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查房+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和传统PBL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教学查房质量评分、PBL教学评分、教学反馈评价等指标。结果混合教学组测试成绩、教学查房质量评分、PBL教学评分均优于传统教学组[(92.75±2.31)分vs.(85.40±5.43)分、(8.80±0.54)分vs.(8.05±0.55)分、(8.45±0.55)分vs.(7.85±0.58)分],且在各项教学反馈评价方面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习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郑超 梁平 翟瑄 刘星 瞿向阳 纪文元 韩环立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模式 临床教学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登记的24例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本组血友病A15例,血友病B9例;均为男童;平均年龄1岁7个月;≤3岁病例占70.8%,且≤3岁年龄段88.9%为发生颅内出血后首次诊断为血友病;中、重型血友病占87.5%;仅37.5%的患儿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临床表现:高颅压症状、贫血、意识障碍、惊厥发作、肢体瘫痪等。(3)颅内出血部位:脑实质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室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硬膜外出血5例。(4)均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其中5例行手术治疗。(5)13例无明确后遗症,9例有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3岁以下中、重型血友病患儿易发生颅内出血,部分患儿无明确诱因;临床表现与正常儿童颅内出血相似;早诊断、早治疗、足疗程的替代因子治疗是治疗的关键,规范治疗预后更好。在积极纠正凝血因子及凝血功能后,外科手术也是治疗手段之一。 于增鹏 梁平 李映良 翟瑄 周渝冬 李禄生 夏佐中关键词:血友病 颅内出血 儿童 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及脑结构改变 被引量:11 2013年 脑积水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颅内过度积聚。脑积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原发性)脑积水和后天性(继发性)脑积水,按压力可分为高颅压性脑积水和正常压力脑积水等。不同类型脑积水相关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结构改变有所不同, 翟瑄 蒋莉关键词:先天性脑积水 神经病理 神经解剖 脑创伤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脑创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选取脑创伤患儿60例,按伤情分为轻型损伤和中重型损伤组。选取腹腔沟疝、隐睾各15例为对照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其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创伤患儿组RBC-C3bRR明显下降(P<0.01),RBC-ICR和β-EP均明显升高(Pa<0.01);中重型创伤组各指标改变较轻型创伤组更明显(Pa<0.05)。脑创伤患儿β-EP变化与RBC-C3bRR呈直线负相关[r(轻型组)=-0.865;r(中重型)=-0.635Pa<0.05];β-EP变化与RBC-ICR呈直线正相关[r(轻型组)=0.644;r(中重型)=0.746Pa<0.05]。结论脑创伤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其改变与体内β-EP明显升高密切相关。 翟瑄 夏佐中 梁平 李映良 周渝冬关键词:脑创伤 红细胞免疫 Β-内啡肽 儿童 大鼠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后β-EP、CD4^+、CD8^+和IL-2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浆β-EP、CD4+、CD8+和IL-2的动态变化,了解脑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变化。方法:(1)采用气体冲击致大鼠中重度脑损伤模型;(2)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CD4+、CD8+的含量;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中β-EP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测血浆中IL-2的含量。结果:CD4+和IL-2含量在TBI后6h显著降低,CD4+和IL-2分别于1d、3d达到谷值;β-EP、CD8+6h显著升高,分别于6h、1d达到峰值。CD4+与IL-2呈直线正相关性;CD4+与CD8+、CD8+与IL-2、β-EP与CD4+呈直线负相关性;β-EP与CD8+、IL-2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大鼠TBI后早期血浆中CD4+和IL-2降低,β-EP和CD8+升高,引起免疫平衡紊乱,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梁平 翟瑄 吴娜 周渝冬 李映良 陈志远 李禄生 夏佐中关键词:脑创伤 细胞免疫 Β-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