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玥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交联壳聚糖对钒(Ⅴ)吸附机理的XPS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钒(Ⅴ)的吸附机理,在对比交联壳聚糖(CCTS)吸附钒(Ⅴ)前后的XPS谱中,可观察到CCTS的N1s和钒(Ⅴ)的V2p3/2峰都有较大的化学位移,说明钒(Ⅴ)与交联壳聚糖的—NH2基团发生了配位反应,交联壳聚糖对钒(Ⅴ)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
- 莫少波肖玫翁玥钱沙华
- 关键词:交联壳聚糖钒(V)X射线光电子能谱
- 一种可见光诱导吡唑偶联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一种可见光诱导吡唑偶联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可见光、空气以及光敏剂的共同作用下,苯丙氨酸发生生物正交/共轭/胺化反应,实现了吡唑及其衍生物修饰单个苯丙氨酸残基、含苯丙氨酸残基的多肽以及蛋白质。该方法还可以为多肽...
- 江建纬翁玥张和雷爱文
- 动力学导向的Csp-Csp偶联反应研究
-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动力学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动力学研究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反应机理,深入的了解反应进程。现在,我们对动力学研究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在了解反应机理,更高的是通过动力学研究来优化反应条件,指导新...
- 翁玥
- 关键词:动力学研究
- 文献传递
- 新型主链含铱配合物的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机发光二极管,特别是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由于在大面积平板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世界上许多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重金属铱的配合物, 由于其强烈的自旋轨道耦合,使得其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相互混...
- 张凯顾竞邹洋翁玥陈连清杨楚罗秦金贵陈钊曹镛
- 关键词:电致发光共轭高分子磷光铱
- 文献传递
- 交联壳聚糖对Mo(Ⅵ)、Bi(Ⅲ)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研究了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的交联壳聚糖(CCTS)对于Mo(Ⅵ)、Bi(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3.0时,CCTS对Mo(Ⅵ)、Bi(Ⅲ)的吸附率分别为98.0%,100%,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20min和5min,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4,620.8g/kg.用1.00mL,0.1mol/L的NaOH溶液和4.0mL,5.0mol/L的HCl溶液可将吸附在CCTS上的Mo(Ⅵ)、Bi(Ⅲ)定量洗脱下来,脱附率分别为93%和96.5%.
- 莫少波翁玥钱沙华肖玫薛爱芳
- 关键词:交联壳聚糖
- 过渡金属催化的1,n-烯炔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被认为是一条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合成途径。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构建高官能团活性的手性碳环与杂环化合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20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1,n-烯炔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并简要介绍了该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 陈茂翁玥雷爱文
- 关键词:过渡金属催化
- 纳米二氧化钛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锑被引量:17
- 2004年
-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对锑(Ⅲ)和锑(Ⅴ)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pH1~10范围内,纳米二氧化钛对锑(Ⅲ)和锑(Ⅴ)的吸附率均可达98%以上。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富集锑(Ⅲ)和锑(Ⅴ),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总锑的方法。该法的检出限(3σ,n=6)为0.73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94%,回收率在92%~95%之间。
- 吴旭翁玥肖亚兵钱沙华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锑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普通小球藻引发水中17β-雌二醇的光降解被引量:5
- 2004年
- 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引发水中 17β 雌二醇 (E2 )的光降解 ,结果表明 ,在 2 5 0W高压汞灯 (HPML ,nm)的照射下 ,藻浓度为 4 0× 10 10 个·L-1时 ,17β 雌二醇的光降解率可达 37% .藻浓度为 4 2× 10 10 个·L-1时 ,17β 雌二醇浓度在 1 5× 10 -5- 6 0× 10 -5mol·L-1范围内 ,其光降解速率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反应是假一级 .另外 ,还研究光强、藻悬浮液浓度和 17β 雌二醇初始浓度等对此反应体系的影响 .
- 葛利云邓欢欢吴峰翁玥邓南圣
- 关键词:17Β-雌二醇
- 动力学指导的钯催化的Csp-Csp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英文)
- <正>Diynes are important building blocks in a great number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roducts,which have intere...
- 翁玥程奔何川雷爱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见光诱导吡唑偶联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一种可见光诱导吡唑偶联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可见光、空气以及光敏剂的共同作用下,苯丙氨酸发生生物正交/共轭/胺化反应,实现了吡唑及其衍生物修饰单个苯丙氨酸残基、含苯丙氨酸残基的多肽以及蛋白质。该方法还可以为多肽...
- 江建纬翁玥张和雷爱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