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洲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青海省旅游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 罗生洲汪青春
- 关键词:旅游气象灾害防御
- 1954-2011年西宁旅游气候舒适期时间变化分析被引量:33
- 2013年
- 利用西宁市1954-2011年逐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和人体舒适度指数K计算模型,计算西宁逐年逐日旅游舒适指数和舒适日概率,分析西宁年内气候舒适期起止时间、期间天数;年际、年代际变化特点以及各模型指数年际间是否存在突变等.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显示:较适宜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为时184d;没有适宜旅游期和最适宜旅游期,这一结果反映了西宁夏季凉爽的气候特点.用温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等模型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和年代际间均呈上升趋势;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增多)现象.西宁旅游舒适日在年际间呈增多的趋势,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个有利因素.
- 罗生洲巨克英罗延年汪青春李江英
- 关键词:突变
- 浅谈青海旅游季节与体感温度
- 2011年
- 本文利用青海各地气象站1971~2010年相关资料计算各地体感温度表明,尖扎、民和、循化、西宁等地适宜旅游季节开始最早,结束最晚;平安、同仁、格尔木、昂欠等绝大部分地区于4月上旬至下旬由东南向西北陆续开始,于10月上旬至下旬由西北向东南陆续结束;刚察等地适宜旅游季节开始最晚,结束最早。尖扎和民和等地有8个旬的"舒适"期,贵德以东的黄河谷地、西宁以东的湟水谷地有2~6个旬的"舒适"期,其余地区无"舒适"期,"很凉"和"凉爽"期有13~18个旬。西宁4月11~20时为"凉爽",其余时间为"很凉";7月07~08时为"凉爽",其余时间为"舒适";10月12~18时为"凉爽",其余时间为"很凉"。
- 罗生洲张加昆李江英周余萍
- 关键词:体感温度
- 基于综合旅游气候指数的青海省东北部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 2022年
- 为了给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青海省东北部旅游景点气候舒适度参考依据,促进旅游气候学的研究和发展,利用2010—2018年青海省东北部地区22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计算研究区的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紫外线指数,基于熵值法确定各指数的权重大小,构建适用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区的综合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青海省东北部综合旅游气候指数值,通过分析对比,对青海省东北部进行气候舒适度评价,对研究区域全年舒适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考虑了紫外线指数的综合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能对青海省东北部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较好的评价。(2)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能够避免主观随意性的不足。(3)青海省东北部旅游舒适期主要是在夏季,旅游不舒适期主要出现在冬季。(4)旅游舒适期较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东区,全年舒适度等级呈现“单峰”型。夏季舒适度等级高,为“舒适”;冬季舒适度等级低,为“较不舒适”。青海省东北部旅游气候舒适度由西向东递增,在天峻和刚察一带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周围地区的偏低。
- 袁成鑫李永花赵小艳王中杰罗生洲
- 关键词:旅游气候舒适度熵值法
- 青海省气象灾害的若干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55
- 2012年
- 利用1984—2007年气象灾害资料,分析了青海省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率及时空分布特征.冰雹、暴雨洪涝、雪灾、干旱和雷电及霜冻是青海省主要气象灾害,连阴雨、大风、沙尘暴、冻害、渍涝、高温、龙卷风、大雾为青海次要气象灾害.在地域分布上,海南州和海东地区是青海气象灾害多发和危害严重地区;玉树州和果洛州属于气象灾害发生较少和危害较轻地区.就行政县域而言,西宁市湟中县、海南州兴海县、贵德县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县,果洛州班玛县、久治县、玉树州治多县则是青海省气象灾害较少和危害较轻县份.年内5—6月出现的气象灾害种类最多,4—9月份是气象灾害高发期.在1984—2007年间,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发生次数呈增多趋势,其他灾害发生次数增多趋势不甚明显.
- 罗生洲汪青春戴升
- 关键词:气象灾害
- 环青海湖地区降水云系及影响系统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造成环青海湖地区降水的高空天气系统、地面形势、天气系统维持时间以及≥5.0mm以上各量级降水所属云系出现频率等。通过分析认为:(1)、影响环青海湖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巴尔咯什湖横槽型(概率为40%)、西风气流多波动型(概率为32%);(2)、造成环湖地区区域性大到暴雨的降水过程天气形势下主要是稳定的经向型环流和稳定的纬向型环流;(3)、在西风槽型和切变线型高空形形势下,环湖地区出现中到大雨的云系以Cbcap;Cbcap+Asop;Cbcap+Scop为主;(4)、各主要降水云系维持时间中,产生≥5.0mm降水的Cbcap、Asop云系维持时间最长,产生≥25.0mm降水的Cbcap云系维持时间最短。
- 罗生洲马晓虹王红莉扎西才让
- 关键词:云系
- 青海湖区域云、降水特征及降水效率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根据1995-2004年5~9月青海湖区域刚察、共和、天峻、海晏4站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主要降水云状和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积云,层云较低;降水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降水强度、降水次数南部明显小于北部,大降水东北部多于西南部;刚察、天峻混合性降水出现频率最高,共和阵性降水最高,海晏连续性降水最高,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8月;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差异,降水最大值多出现在7月,其次为6,8两月,低云量进入统计后,部分站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对积云和层状云产生的降水效率估算结果表明,高层云降水效率较高,积雨云降水效率较低,混合云降水效率在两者之间。
- 张国庆罗生洲马晓虹王红莉张加昆周万福肖红斌祁栋林
- 关键词:降水降水效率
- 青海省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对青海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的专家进行调查,统计了其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敏感度、需求度、满意度调查结果,并计算了气象服务效益,得出以下结论:青海省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中,大部分行业对气象灾害预警、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重大专项服务最敏感,其次是气象实况和资料、雷电防护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利用服务,第三是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4~7d的天气预报服务;大部分行业对气象灾害预警、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的需求度最高,其次是4~7d的天气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大部分行业对多数气象服务类别(项目)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前几个气象服务类别排序为4~7d的天气预报服务、3d以内的天气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警、综合服务评估、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气象服务效益分析结果为气象服务效益随行业不同差别较大,但均随青海省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递增而增加,2001~2005年的5a中共增加34.7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6.95亿元,表明青海省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较显著。
- 李有宏李锡福罗生洲刘海刘玉超
- 关键词:气象服务
- 关于青海气象文化的认识和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罗生洲
- 关键词:气象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社会历史文明程度
- 青海省旅游气候指数分析及适宜旅游季节初步划分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利用省会西宁及各州府所在地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等资料,依据相关计算式,计算出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风效指数,并用相关指标加以评判,得出青海主要旅游地区的最佳旅游时间。
- 罗生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