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磁共振
  • 5篇成像
  • 3篇低场
  • 3篇肿瘤
  • 2篇低场MR
  • 2篇肿瘤诊断
  • 2篇转移瘤
  • 2篇颅脑
  • 2篇脑转移
  • 2篇脑转移瘤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场磁共振
  • 1篇动脉自旋标记
  • 1篇对比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抑制技术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肿瘤

机构

  • 10篇抚州市第一人...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0篇罗小平
  • 8篇胡凌
  • 6篇洪欣
  • 5篇丁爱民
  • 2篇祝龙
  • 2篇马重阳
  • 1篇邱国庆
  • 1篇林艳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式MR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MR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经临床确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常规MR序列、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分析患者常规MR序列、MRA及ASL影像学表现,并依据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多模式MR参数[脑血流量(CBF)、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多模式MR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98例患者中,常规MR序列检查显示41例患者在FLAIR序列上表现有急性梗死灶及周围区域血管高信号征;MRA检查显示12例患者在MRA图像上显示正常,考虑为小面积梗死;ASL检查显示DWI高信号区灌注异常76例,另22例灌注无变化,均为中、小面积梗死。预后不良组ADC、CBF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ADC、CBF值单独及联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AUC均>0.7,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多模式MR可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且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王武华丁爱民胡凌龙翔罗小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预后
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分析对比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共20例临床病例,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全部加做重T2加权(largeT2)序列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比两种扫描序列对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鉴别急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病例中,重T2加权(largeT2)序列检出脊髓损伤19例,其中区分出急性2例,慢性1例;FLAIR序列共检出脊髓损伤16例,其中急性12例,慢性4例。结论LargeT2序列对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更高,FLAIR序列作为一种补充,对鉴别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价值。
罗小平胡凌裴宇文华兰娇丁爱民洪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损伤
不同剂量对比剂在脑转移瘤MRI检查中的对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脑转移瘤中MRI检查中对脑转移瘤病灶显示的差异。方法 50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增强MR检查。先行平扫,静脉注射常规量(0.1mmol/kg)Gd-DTPA行增强扫描。20min后再注射0.2mmol/kg的Gd-DTPA行增强扫描。2d后再注射0.3mmol/kg的Gd-DTPA行增强扫描。对MR扫描所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常规量发现75个病灶,双倍量发现113个病灶,三倍量发现117个病灶,双倍量、三倍量的大剂量MR增强检出率和常规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MR增强可提高脑转移瘤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三倍剂量。
罗小平洪欣龙翔丁爱民胡凌马重阳乐文鹏
关键词:磁共振增强脑转移瘤
STIR T_1增强扫描在低场磁共振颅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STIR序列在低场磁共振中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富含脂肪组织的部位和病灶的增强扫描中尤其明显。2000年至2011年我们对怀疑为颅脑肿瘤的38例患者加做STIR T1增强扫描,以评价STIR T1增强扫描对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
华兰娇罗小平胡凌
关键词:STIR颅脑肿瘤低场
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MR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11年
水脂分离技术是1种脂肪抑制技术,已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我们尝试将水脂分离技术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结果发现其在低场MR检查中,可以作为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快速自旋回波(FSE)、自旋回波(SE)等序列的补充。
罗小平华兰娇胡凌
关键词:低场骨肿瘤
低场MR扰相梯度回波T_2*W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低场强扰相梯度回波(SPGR)T2*WI序列在颈椎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临床怀疑为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FSE T2WI(常规组)和SPGR T2*WI序列(改良组)行MRI扫描,两组的影像资料分别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结果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例中最终确诊为颈椎病65例,阴性9例。其中经临床证实35例、手术证实30例。FSE T2WI序列正确诊断颈椎病48例,误诊7例,漏诊17例;SPGR T2*WI诊断颈椎病65例,结果均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相符。改良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场强SPGR T2*WI序列对颈椎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取代FSE T2WI序列。
罗小平裴宇文华兰娇丁爱民洪欣林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椎病
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在腹部MRI成像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方式在腹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48例,同时使用两种屏气方式扫描T_1WI和T_2WI,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对两种屏气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8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16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3例较好,比例为18.7%(3/16),1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14例较好,比例为87.5%(14/16),2例较差;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32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29例较好,比例为90.6%(29/32),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4例较好,比例为1.25%(4/32),27例较差,两种屏气方式所扫描的MRI腹部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MRI扫描的屏气方式选择,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深吸气后屏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平静呼吸后屏气。
罗小平胡凌洪欣丁爱民马重阳乐文鹏
关键词:磁共振
DWI成像和AFP在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图像、AFP指标变化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肝癌介入术后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23例,术后1个月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1加权成像(T1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同时检测AFP化验指标,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观察DWI图像上肿瘤的ADC值,判断肿瘤内部有无活性成分及复发。结果 23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18例患者DWI成像扫描弥散受限和AFP化验相匹配,8例患者两者均呈阴性,10例患者两者均呈阳性,5例患者两者间出现不匹配;在10例患者DWI成像弥散受限及AFP阳性匹配患者中,弥散受限程度与AFP数值呈正相关。结论两者检查(DWI弥散受限与AFP化验数值)匹配度极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能匹配,两种检查均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率。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两者需对比观察。
洪欣罗小平胡凌陈小华王武华祝龙吴猛吴芳雨
关键词:肝癌术后DWIADC值AFP
MRS在鉴别颅脑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中的探讨
2018年
目的探究颅脑原发性肿瘤与转移瘤鉴别中应用磁共振波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原发性肿瘤患者32例以及颅脑转移瘤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甲组与乙组,诊断时均行MRS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Cho/Cr、NAA/Cr、Cho/NAA。结果经MRS诊断,甲组Cho/Cr、Cho/NAA分别为(3.12±1.02)、(3.18±1.05),乙组分别为(1.96±0.53)、(2.03±0.65),甲组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NAA/Cr为(1.12±0.31),乙组为(1.47±0.37),甲组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原发性肿瘤与转移瘤实质区代谢物相对浓度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中可使用MRS诊断对其进行鉴别,协助诊断,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祝龙罗小平胡凌王武华洪欣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转移瘤
骨关节金属植入物MRI伪影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骨关节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伪影抑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骨关节金属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1WI和T2W2加权处理,后进行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和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IDEAL)技术序列伪影抑制术,并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伪影评分以及伪影面积。结果IDEAL序列扫描图像合格率(86.67%)高于STIR序列扫描(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EAL序列扫描的伪影评分、伪影面积均低于STIR序列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金属植入术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在T1WI和T2W2加权处理基础上,应用IDEAL序列扫描,可提高图像清晰度,降低伪影对图像的影响,利于医师判断。
龙翔罗小平邱国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