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鹏
-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体部X-刀的临床应用
- 2000年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 urgery)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及全身其它部位病变的疗法,分为定位一次性照射法和定位分割法,在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及全身其它部位肿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γ-刀在临床应用介绍较多,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普及应用。近年来人们对X—刀设备进行了不断改进和完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该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安全、无需手术和非损伤治疗等优点,病人容易接受。
- 李华程江鹏樊明新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生物学效应
- 颅眶开放性损伤116例治疗体会
- 1998年
- 本院1990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968例,其中颅眶开放性损伤116例占12%。此类损伤伤情重且复杂,对外观修复要求高,早期处理较为棘手。本文对该类损伤的伤因、伤情、救治原则以及早期手术治疗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作一小结,现报告如下:
- 李华尚继越程江鹏樊明新杨江河
- 关键词:伤情救治原则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手术治疗
- 侧脑室三角区占位性病变被引量:2
- 2002年
- 1993~1999年,我科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占位性病变20例,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64岁,平均26.2岁。首发症状头痛16例,癫痫发作1例,头晕1例,肢体无力、活动障碍2例。有颅内压增高8例、耳鸣3例、伴多发神经纤维瘤1例。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都进行了CT扫描检查,发现侧脑室三角区均有扩大。其中实质性病变14例,有1例为双侧实质性病变;囊性病变3例,经脑室造影显示为脑室内囊肿,与脑室不相通;三角区低密度不规则病变3例,经增强CT扫描发现为强化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匀有线条状增强影,其中1例伴有脑室内出血。病变直径大小3~4cm11例,5~6cm9例。术后病理报告脑膜瘤8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蛛网膜囊肿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室管膜瘤2例、胶质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
- 熊志刚刘绍明程江鹏周懿
- 关键词:脑室肿瘤外科手术
- 积极提倡神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介入被引量:6
- 2003年
- 漆松涛彭林程江鹏
-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康复医学脑损伤神经生理学
- 影响血脑屏障的因素被引量:4
- 2003年
- 脑水肿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关系密切,血脑屏障(BBB)为脑组织与外界进行营养物质交流的系统,它保证了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稳定。血脑屏障的损伤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重因素参与了BBB结构功能的改变和破坏,而BBB结构功能的变化是脑水肿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探讨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程江鹏彭林漆松涛
- 关键词:影响因素血脑屏障细胞因子脑水肿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采用微创穿刺引流管对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记录、分析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9例(60.0%)治愈,生活能自理,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5例(33.3%)偏瘫,1例(6.7%)死亡。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俞方毅李良平程江鹏许智蕾陈家祥
-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04年
-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大部分脑脊液鼻漏可自愈,但是迁延不愈的脑脊液鼻漏可引起反复的颅内感染。手术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唯一有效方法。脑脊液鼻漏的漏口定位是手术治疗的前提,术式及修补材料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手术技术不断完善,手术的并发症越来越少。通过对近年来国外相关文献复习,了解外伤性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
- 程江鹏彭林漆松涛
- 关键词:外伤性脑脊液鼻漏颅脑外伤并发症颅内感染手术治疗
- 颅内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被引量:6
- 2005年
- 彭林程江鹏黄理金黄传平
- 关键词:颅内肿瘤
- 单侧颅眶联合入路球后眶内肿瘤及涉眶颅底病变手术
- 2003年
- 目的 介绍球后眶内肿瘤及涉眶颅底病变手术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收治13例球后眶内肿瘤及其他涉眶颅底病变病人,均经单侧颅眶联合入路处理病变、切除肿瘤。结果 12例(92.3%)病人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永久性脑神经损害1例(7.7%)。结论 单侧颅眶联合入路处理球后眶内肿瘤及涉眶颅底病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绍明樊明新程江鹏熊志刚李华修彬华周懿刘成辉
-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4例报告
- 2003年
- 樊明新刘绍明熊志刚程江鹏李华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