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纤溶酶对后发性白内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随着显微手术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许多并发症已经明显减少,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 AC/)又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 程亚辉关键词:纤溶酶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囊膜混浊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文献传递 纤溶酶对兔晶状体摘除术后前房炎症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对兔晶状体摘除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2组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术毕对照组给予0.2ml 0.9%氯化钠注射液前房内注射,实验组给予注射用纤溶酶1U前房注射。分别于术后1、3、7、14、30、60d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观察前房炎症反应及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时间、程度及发生率。60d时眼球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后囊膜上的LECs的形态及角膜、视网膜形态。结果前房炎症:术后1d 2组所有术眼出现前房炎症;术后3d和7d实验组前房炎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7d对照组6眼存在前房炎症实验组术眼前房炎性反应消失(P<0.01)。2组前房炎性反应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程度及发生率:实验组术后14d,对照组术后7d出现PCO。术后60d时PC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的混浊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实验组后囊膜中央区上LECs稀少,呈单层排列。对照组后囊膜中央区和赤道部均可见多层增生的LECs以及大量的胶原纤维附着。2组角膜、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结论纤溶酶可以有减轻前房炎症反应,纤溶酶可以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张筠 程亚辉 赵平关键词:纤溶酶 晶状体摘除 晶状体上皮细胞 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对NVG患者IP-10、TNF-α、VEGF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收的103例(103眼)NVG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n=53)和对照组(睫状体冷凝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IP-10、TNF-α、VEGF水平,记录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缺损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4,P<0.05)。术后15 d、1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t=5.208,P<0.05;t=4.532,P<0.05),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t=2.525,P<0.05;t=5.881,P<0.05),神经纤维层厚度大于对照组(t=4.577,P<0.05;t=5.3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IP-10水平高于对照组(t=3.469,P<0.05),TNF-α、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t=3.938,P<0.05;t=4.02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84.91%)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NVG患者的临床显著,能有效改善眼痛、畏光等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世强 孙璐 程亚辉 李威威 成娇阳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IP-10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內翻的疗效观察 程亚辉 岳钟 研究选择来该院眼科就诊的退行性下睑內翻患者,共120例134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8例58眼,双眼发病10例,采用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治退行性下睑内翻;B组共72例76眼,双眼发病4例,采用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miR-200c-3p、 miR-20b-5p表达水平及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变化及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GDM组)和DR孕妇75例(DR组),正常妊娠期女性95例(对照组)。采用qRT-PCR法对受试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试者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采用血糖检测仪对受试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进行测定。结果:GDM组、DR组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R组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GDM组(均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DR组患者miR-200c-3p、miR-20b-5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预后不良组DR患者FPG、2 hPG、LDL-C、TG、TC、miR-200c-3p、miR-20b-5p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升高为DR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200c-3p、miR-20b-5p、两者联合诊断DR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0.843~0.974)、0.848(95%CI:0.746~0.920)、0.985(95%CI:0.924~0.999)。结论:DR患者血清miR-200c-3p、miR-20b-5p水平升高,对DR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威威 杨倩 常瑚 宋森 李世强 程亚辉 岳钟 冯丽 肖博文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120例(13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58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B组72例(76眼)采用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内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1年随访可见,B组患者矫正有效率分别为97.21%和100.00%,优于A组的86.21%和7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解决了下睑水平和垂直方向松弛,并将眼轮匝肌固定于睑板下缘,避免眼轮匝肌产生骑跨,疗效可靠、稳定。 程亚辉Sirius测量LASEK术后前房形态的改变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前房形态的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015-01/08在我院眼科接受LASEK的近视患者53例106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3、6mo,1a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前房容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EK术后1a内,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前房角较术前无变化(P>0.05);LASEK术后1a内各个时间点,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前房容积均无变化(P>0.05)。结论:LASEK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均较术前降低,而术后1a内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无变化,前房角度在LASEK手术前后无变化。因此,在随访期内LASEK术后前房形态无变化。 程亚辉 文诗伟 岳钟 李世强关键词:LASEK 前房 纤溶酶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对后发性白内障(PCO)形成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将20只健康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只。两组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术毕对照组给予0.2m10.9%氯化钠注射液前房内注射,实验组给予注射用纤溶酶1IU前房注射。分别于术后1、3、7、14、30、60d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观察前房炎症反应、PCO的发生时间及手术后60d时PCO发生率:采用ELISA检测房水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染色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成组t检验。结果①术后前房炎症:术后第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术眼均出现不同程度前房炎症反应:术后第3天,前房炎症反应开始消退,术后3、7d实验组炎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X2=7.06,P〈0.01)。②.PCO发生率:术后60d时实验组为45%.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14,P〈0.05)。(幽FGF的含量:术后1、3、7、14、30d,实验组bFGF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7,70.35,46.77,46.69,14.22,P均〈0.01);60d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O.05)。PCNA表达:实验组后囊膜可见单层细胞染色,对照组后囊膜可见多层细胞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积分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9,P〈0.01)。结论①前房注射纤溶酶可以有效地减轻前房炎症反应并且促进炎症的恢复。②纤溶酶可以降低前房内bFGF的含量。③纤溶酶可以有效地降低PCO的发生率和延缓其发展速度。 张筠 程亚辉 闫志鹏 赵平关键词:纤溶酶 后发性白内障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双眼扇形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2013年 患者,男,32岁,主因“双眼视物模糊、异物感3mo”于2012-02-18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门诊。既往双眼近视,否认夜盲及眼部外伤史。患者职业为司机,自诉夜间开车右眼视力偏差。眼部检查:(1)裸眼视力:右眼0.2,左眼0.3;(2)矫正视力:右眼0.6,左眼0.6;(3)眼压:右眼32mmHg,左眼30mmHg。 岳钟 宋森 李世强 程亚辉 陈强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双眼 右眼视力 眼部检查 眼科门诊 裸眼视力 眼睑原发Merkel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74岁,发现右眼睑肿物并进行性增大1月余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治疗。查体示右眼上睑可见一肿物,约2 cm ×1.5 cm大小,表面皮肤色红,无破溃,质硬,活动度好,边界清楚,基底部达灰线,无触痛。2013年12月31日在全麻下行右眼上睑肿物切术。术中沿肿物外缘切除肿物包括全层眼睑组织,创缘止血,剖面切开后切面呈灰白色,实性,标本送病理,冰冻切片回报:恶性肿瘤,组织边缘未见肿瘤组织。 岳钟 宋森 李世强 程亚辉 李威威关键词:MERKEL细胞癌 眼睑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