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癌
  • 2篇药物
  • 2篇肿瘤
  • 2篇肿瘤药
  • 2篇肿瘤药物
  • 2篇细胞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药
  • 2篇抗肿瘤药物
  • 2篇高通量
  • 2篇癌细胞
  • 2篇靶点
  • 2篇肠癌细胞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手术
  • 1篇内支架
  • 1篇消化道

机构

  • 4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4篇秦建民
  • 2篇李琦
  • 2篇殷佩浩
  • 2篇范忠泽
  • 2篇陈腾
  • 2篇赵威
  • 2篇周宁
  • 2篇慈书俊
  • 2篇王炎
  • 2篇周利红
  • 2篇陈星竹
  • 2篇吴琼
  • 2篇李克桑
  • 1篇陈超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筛选抗肠癌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HIF-1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以高效表达HIF-1α基因的肠癌细胞为细胞对象,筛选基于抑制HIF-1α表达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直观的优点,可用于高通量快速筛选以HIF-1α为...
李琦范忠泽周利红王炎殷佩浩慈书俊周宁李克桑秦建民陈星竹吴琼
文献传递
一种筛选抗肠癌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HIF-1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以高效表达HIF-1α基因的肠癌细胞为细胞对象,筛选基于抑制HIF-1α表达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直观的优点,可用于高通量快速筛选以HIF-1α为...
李琦范忠泽周利红王炎殷佩浩慈书俊周宁李克桑秦建民陈星竹吴琼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LCCO)行I期手术患者26例为急诊组,基于内支架植入术的LCCO患者32例为择期组。急诊组于24 h内手术17例,24~48 h内手术9例。择期组患者在造影剂监控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后,分别于5~8 d内行I期手术。结果择期组患者术后并发伤口感染(9.38%)、吻合口漏(6.25%)、肺炎(3.13%)及深静脉血栓(3.13%)明显少于急诊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患者住院时间(24.1±3.4)d明显短于急诊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存时间(26.3±6.7)月明显长于急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支架置入处理急性LCCO,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赵威陈腾秦建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梗阻内支架
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总结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比较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每组20例.结果 急诊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313.32±34.17) ml,明显多于择期手术组的(220.13±25.07) ml,急诊手术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4±0.7)d,明显长于择期手术组的(0.6±0.2)d,急诊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34.32±17.91)min,明显短于择期手术组的(165.71±28.01)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20),择期手术组为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7年,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机的把握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急诊手术成功的关键.
赵威陈腾秦建民陈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