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13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武夷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武夷名丛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以‘金毛猴’、‘金罗汉’、‘留兰香’、‘玉麒麟’、‘玉观音’等5份武夷名丛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茶多糖,分析了茶多糖的基本组分,并采用D-脱氧核糖-铁体系法研究了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5份名丛中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茶多糖中糖醛酸、中性糖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武夷名丛种质资源具有生化成分多样性;‘玉观音’、‘金毛猴’、‘玉麒麟’、‘金罗汉’、‘留兰香’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IC50分别为4.37、4.80、6.21、6.31、6.75 mg/mL,均高于阳性对照Vc(IC50=26.03 mg/mL),表明武夷名丛茶多糖是一种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名丛间茶多糖活性具有多样性。 石玉涛 郑超 黄华娟 吴玲凤 谢燕云 严玉琢 郑淑琳 罗盛财关键词:生化成分 茶多糖 羟基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茶树接种VA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茶树接种VA菌根(丛枝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茶树叶片接种VA菌根50 d后,其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未接种的。在光合有效辐射0~1200μmol/m2.s,接种VA菌根的茶树,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均有提高;而水分利用率前期快速增加,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片的自然饱和亏逐渐降低。接种VA菌根后,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茶树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越少,脯氨酸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VA菌根能够提高茶树保护酶的活性,在生长到90 d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高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但增加幅度均比较小;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一直高于未接种的。 李远华 郑芳 倪德江 杨江帆 石玉涛关键词:茶树 VA菌根 生理特性 基于GBS-SNP的武夷茶树(Camellia sinensis,Synonym:Thea bohea L.)遗传分析及标记开发 被引量:4 2023年 为深入了解武夷茶树(Camelliasinensis,异名:TheaboheaL.)的遗传多样性与背景关系,收集126个武夷茶树品种/品系与223个来自12个不同地区的优异茶树品种/品系,共349份茶树资源。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筛选出973个高质量核心SNP进行茶树遗传多样性及背景关系分析。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Structure)、系统发育树(NJtree)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349个茶树可分为5个亚群,亚群聚类主要是基于茶树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不是树型或叶形等形态特征。基因流分析表明,从闽南地区到武夷山地区和武夷山地区到浙江地区存在基因渗入。遗传相似度分析显示,在349个茶树中有136对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其中有26对涉及武夷茶树品种/品系。通过两两比对的辨识度分析,从973个SNP标记中筛选出21个可100%识别349个茶树品种/品系的SNP标记,其中18个SNP标记即可100%识别126个武夷茶树品种/品系,并建立遗传指纹图谱与开发鉴定引物。研究结果为今后武夷茶树种质资源的管理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李力 罗盛财 王飞权 王飞权 冯花 石玉涛 冯花 刘菲 石玉涛 李舒莹 叶江华关键词:武夷茶 遗传相似度 基因流 茶多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2008年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本文从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茶多糖结构与结构修饰的研究、茶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和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四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以来茶多糖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茶多糖研究现状与发展新趋势。 余志 石玉涛关键词:茶多糖 活性 不同茶树品种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采用D-脱氧核糖-铁体系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研究了筛选出的不同品种茶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T01-TPS和T09-TPS都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T01-TPS和T09-TPS清除·OH的IC值分别为1... 石玉涛 倪德江关键词:茶多糖 茶树品种 抗氧化活性 清除自由基 文献传递 酶法修饰绿茶多糖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以糖苷酶溶液为工具酶,研究酶法修饰茶多糖对环磷酰胺抑制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多糖TPS与改性后的茶多糖ETPS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4个方面的实验中,结果均呈阳性,说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酶法修饰改性能显著提高绿茶多糖的免疫活性。在同等剂量下,ETPS与TPS相比能提高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能显著提高DTH试验耳肿程度、血清HC50、NK细胞活性。绿茶多糖通过酶法修饰免疫活性得到增强。 余志 石玉涛 倪德江关键词:绿茶 茶多糖 酶法修饰 免疫活性 酶法修饰绿茶多糖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活性影响研究 本文以糖苷酶溶液为工具酶,研究酶法修饰茶多糖对环磷酰胺抑制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多糖TPS与改性后的茶多糖ETPS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 余志 石玉涛 倪德江关键词:茶学 茶多糖 酶法修饰 免疫活性 文献传递 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龙茶的腌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叶原料经采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后进行腌制。本发明的方法综合利用了乌龙茶的茶叶资源;保留了乌龙茶的独特风味;产品口味多样,制作的腌茶为绿色食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李远华 杨江帆 张丹丹 胡博涛 昌小枚 石玉涛 欧光权 张群峰文献传递 茶多糖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研究 茶多糖是茶叶中继多酚以后发现的另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茶多糖特性和生物活性具有品种多样性。本研究采集实验室前期研究初筛出的高、低活性茶多糖茶树代表品种,通过茶多糖活性筛选验证,筛选出一种高抗... 石玉涛关键词:茶多糖 抗氧化 肝保护 降血糖 文献传递 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为探明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树龄为6、30、60a的武夷水仙茶叶为试材,测定了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分析了茶多糖的基本组分,并研究了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3种水仙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升高;3种武夷水仙茶多糖的得率及其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茶多酚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茶多糖的得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得率较高的老丛水仙茶多糖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为接近,其IC50分别为:0.051、0.055、0.060mg·mL-1;3种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IC50分别为:1.131、1.121、0.431mg·mL-1,树龄为60a的老丛水仙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明显高于树龄为6和30a的水仙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石玉涛 林小娥 郑淑琳 李远华关键词:树龄 生化成分 茶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