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鸽

作品数:29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食管
  • 8篇细胞
  • 7篇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
  • 6篇肿瘤
  • 6篇晚期
  • 6篇化疗
  • 5篇预后
  • 5篇食管癌
  • 5篇胃癌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
  • 4篇乳腺
  • 4篇放化疗
  • 4篇放疗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机构

  • 2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白鸽
  • 16篇张莉
  • 14篇杨媚
  • 13篇张建清
  • 7篇马晓丽
  • 7篇郑超
  • 5篇马乐
  • 3篇包永星
  • 2篇汤旭山
  • 2篇初建虎
  • 2篇王燕
  • 1篇杨玉刚
  • 1篇古丽比也·沙...
  • 1篇玛依努尔·艾...
  • 1篇肖蕾
  • 1篇王文然
  • 1篇张月芬
  • 1篇荀传辉
  • 1篇杨亚利
  • 1篇李春兴

传媒

  • 6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的差异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及差异。方法:采用ARMS法对54例汉族及50例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统计两组中EGFR突变民族差异性及相关因素差异。结果: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22.0%,汉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突变中,均以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突变为主,且两者在两个民族所占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他相关因素比较,如病理类型、吸烟情况与性别,两组均以腺癌、不吸烟、男性患者为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突变率在两个民族中存在差异,其余外显子突变情况及相关因素均无差异。
杨媚张莉张建清白鸽玛依努尔.艾力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一种食管癌放疗用辅助设备
本发明用于食管癌放疗辅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管癌放疗用辅助设备,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通过支架固定支撑安装在地面,且承托板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承托板侧表面凹槽内设置有束缚机构,通过折叠收纳的方式方便在不使用时进行整...
白鸽张洪园肖蕾王磊王燕
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生存状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R/Her-2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方法确定的251例Luminal A型和47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Luminal A型比较,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偏小(P=0.044),肿块较大(P=0.007),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00),组织学分级高(P=0.000),易脉管侵犯(P=0.001)。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较多采用化疗(P=0.000)及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P=0.000)。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3%和69.8%(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5%和84.7%(P=0.0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状态(P=0.028和P=0.021)和原发肿瘤大小(P=0.000和P=0.000)是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与Luminal A型乳腺癌比较,Luminal B型乳腺癌具有较差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较差。
白鸽张建清杨媚张莉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诊断技术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含铂双药与非铂类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对比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联合铂类的双药方案和非铂类单药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ce),收集以含铂双药方案对比非铂单药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753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铂单药方案相比,含铂双药方案化疗可提高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客观有效率1.37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7,95%CI:1.12~1.69,P=0.002),但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1~1.27,P=0.41;并且含铂双药组更易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RR=2.33,95%CI:1.62~3.35,P<0.01)、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RR=3.09,95%CI:1.72~5.53,P=0.000 1)、3~4级血小板减少(RR=2.96,95%CI:1.58~5.54,P=0.000 07)和3~4级恶心呕吐(RR=4.89,95%CI:2.46~9.72,P<0.01)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铂单药方案相比,含铂双药方案可提高化疗有效率,但不能改善1年生存率,且含铂双药组发生3~4级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故不适合作为老年晚期NSCLC一线化疗方案,但这一结论仍需开展针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张荣辉帕尔哈提.塔衣尔张建清杨媚白鸽张莉
关键词:铂类META分析
基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乳腺癌治疗的成熟模式一直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即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然而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即使是组织学类型、分期都相同的乳腺癌,使用同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仍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白鸽张莉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个体化
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Ⅱ~Ⅲ期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行同步放化疗(RCT)与单纯化疗(CT)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Ⅱ~Ⅲ期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RCT组48例,CT组36例。观察分析患者1、2、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CT组与CT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7.0%、66.7%和77.8%、55.5%、44.4%,2组间2年、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T组与CT组1、2、3年复发率分别为8.3%、16.7%、29.2%和13.9%、38.9%、52.8%,2组间2年、3年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T组粒细胞下降、贫血、呕吐、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与CT组相似;恶心(P=0.004)、体质量减轻(P=0.016)的发生率高于CT组。结论Ⅱ~Ⅲ期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RCT较CT可提高2年、3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RCT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体质量减轻,通过辅助营养支持,可以耐受治疗。
郑超白鸽穆艾太尔.麦提努日马乐玛依努尔.艾力
关键词:胃癌化疗放化疗
222例瘢痕疙瘩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价电子线放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可随访到的瘢痕患者222例共222处瘢痕疙瘩,年龄6~73岁(中位年龄29岁)。术后1天内开始放疗,放疗采用6MEV电子线源皮距照射技术,照射野为瘢痕切口(包括缝线针眼)外扩1cm,照射剂量20Gy/5f,术后24h开始照射。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结果:222处瘢痕疙瘩治疗后有效为204处(91.8%),痊愈97处(43.7%),显效63处(28.4%),有效44处(19.8%),无效18处(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瘢痕部位为影响疗效因素(P=0.048,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瘢痕部位为影响疗效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采用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可取得满意疗效,放疗面平坦度是保证电子线治疗瘢痕效果的重要因素。
张建清汤旭山杨媚白鸽马晓丽张莉
关键词:瘢痕疙瘩疗效影响因素
Nrf2和Keap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Kelch样环氧氯丙胺相关蛋白1(Keap1)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Nrf2、Kea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74例,取食管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其中Nrf2及Keap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Nrf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21.259,P<0.001),Kea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34.863,P<0.001)。(2)新疆不同民族之间Nrf2、Kea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χ~2=12.674,P=0.020;Keap1:χ~2=11.237,P=0.004)。(3)Nrf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χ~2=5.040,P=0.036),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也相关(χ~2=10.187,P=0.020)。Keap1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χ~2=6.916,P=0.010)和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χ~2=15.432,P<0.001)。(4)食管鳞状细胞癌中Nrf2和Keap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19,P=0.03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Nrf2、keap1蛋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对临床进一步研究食管癌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艾迪叶.提力瓦力迪郑超穆艾太尔.麦提努日白鸽玛依努尔.艾力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BM、CNKI和万方数据,收集厄洛替尼维持治疗NSCL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1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3 046例患者。厄洛替尼维持治疗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70,95%CI为0.63~0.77,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任何性别(男或女)、病理类型(鳞癌或腺癌)、吸烟状况(吸烟与不吸烟)及免疫组化EGFR表达阳性的患者可获益,HR=0.73,95%CI为0.63~0.85,P〈0.001。厄洛替尼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90,95%CI为0.82~0.98,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HR=0.75,95%CI为0.61~0.92,P=0.006)、腺癌(HR=0.84,95%CI为0.73~0.96,P=0.01)和不吸烟(HR=0.65,95%CI为0.49~0.86,P=0.002)的患者可获益。安全性方面,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RR=22.51,95%CI为7.31~71.01,P〈0.001)和腹泻(RR=3.18,95%CI为1.65~6.14,P〈0.001);在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间质性肺炎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洛替尼维持治疗能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和OS,且女性、腺癌、不吸烟和免疫组化EGFR表达阳性的患者是选择的优势人群。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毒副作用低可耐受。
马晓丽张建清杨媚白鸽张莉
关键词: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随机对照试验
非小细胞肺癌预防性全脑照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全脑照射(PC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PCI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05例患者。与对照组(467例)相比,PCI组(438例)能减低脑转移率(x^2=1.98,P=0.000),但不延长1年总生存率(x^2=1.12,P=0.880)。仅RTOG2009-项试验对PCI相关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了较详实评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P=0.60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0.880)两组相似;1年时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验即时记忆(P=0.030)和延迟记忆(P=0.008)PCI组均下降。随访至1年时PCI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相似(P=0.050)。结论PCI能减低NSCLC患者的脑转移率佃并未延长总牛存.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
白鸽古丽比也·沙比尔张建清杨媚包永星张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