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强
- 作品数:20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国人正常月骨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国人正常月骨形态,为新型生物材料腕月骨假体的设计和置入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健康成年男60例,女61例在CT下进行双侧腕关节扫描,获取腕关节DICOM格式文件,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腕月骨,并根据腕月骨假体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结果:月骨长度(15.40±1.25)mm、月骨高度(6.00±1.16)mm、月骨宽度(12.64±1.43)mm、头月关节面纵向最大角度132.28°±6.76°、桡月面近端夹角79.18°±5.87°。结论:腕月骨的相关参数是设计新型生物材料假体和置入的关键指标,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适合国人假体的设计,并探讨假体的个性化设计。
- 钦斌黄永火黄伟吕发金甘强王仁崇
- 关键词:腕月骨假体
- rhBMP9的真核表达,纯化及体外生物骨诱导活性分析
- 骨形态发生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自被发现以来,因其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受到广泛重视。BMPs在胚胎的发生、发育、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增殖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而最受关注...
- 甘强
- 关键词:真核表达蛋白纯化成骨诱导活性分析
- 三维CT重建下的国人腕舟骨测量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为新型生物材料腕舟骨假体的设计和置入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健康成年男女各50例在CT下进行双侧腕关节扫描;获取腕关节DICOM格式文件,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腕舟骨,并根据腕舟骨假体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结果:舟骨最大长度(26.16±2.72)mm、舟骨体部最大宽度(13.99±1.72)mm、舟骨体部最小高度(7.52±0.53)mm、舟骨结节宽度(13.37±1.68)mm、舟骨结节高度(8.82±0.93)mm、桡舟关节面角度(151.86±6.36)度、舟骨背侧最大角度(133.12±5.85)度、头舟关节面纵向最大角度(138.00±5.05)度、头舟关节面横向最大角度(170.27±5.09)度、背侧近远长度比值(1.15±0.091)。结论:腕舟骨的相关参数均是设计新型生物材料假体和置入的关键指标,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适合国人假体的设计。
- 甘强黄伟王仁崇蒋电明阳明明陈浩尹世杰
- 关键词:腕舟骨
- 腕舟骨芯假体的受力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仿生材料舟骨芯假体腱球置换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2具新鲜腕关节标本,分别经过舟骨近端切除、舟骨完全切除、舟骨近端单纯腱球置换、舟骨近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仿生材料舟骨芯假体腱球置换、舟骨单纯腱球置换、舟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仿生材料舟骨芯假体腱球置换等7种处理,在50、100、150、200、250N的外力作用下,测量桡腕关节和尺腕关节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结果舟骨近端切除,舟骨完全切除后腕关节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明显改变(P<0.05);单纯腱球置换后,桡腕关节应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仿生材料舟骨芯假体腱球置换后,桡腕关节应力和受力面积同正常情况相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舟骨近端切除和完全切除,单纯腱球置换后,腕关节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明显改变;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仿生材料舟骨芯假体腱球置换后,腕关节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同正常相接近。
- 王仁崇黄伟甘强蒋电明钦斌聂茂
- 关键词:舟骨假体生物力学
- CT扫描在个体化定制腕舟骨假体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螺旋CT扫描获取腕舟骨表面轮廓信息,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个体化人工腕舟骨假体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螺旋CT对健康成年人双侧腕关节进行层厚0.625mm扫描,获取腕关节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 10.0软件进行腕舟骨三维重建。结果实现了CT图像信息的矢量转换,获得了腕舟骨三维实体模型。结论由螺旋CT数据进行腕舟骨外形轮廓的矢量化重建,可获得精确的腕舟骨三维实体模型,为腕舟骨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对医学图像信息的矢量转换简便易行,在骨科生物制造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甘强黄伟王仁崇蒋电明阳明明陈浩聂茂尹世杰
- 关键词:个体化
- 白藜芦醇干预对已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SIRT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白藜芦醇干预对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患者的终板软骨细胞培养、传代,P2代细胞随机分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白藜芦醇干预,终止培养后检测SIR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DMSO组SIRT1蛋白及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白藜芦醇干预的浓度在12.5μmol/L、作用24 h,以及浓度在50μmol/L、作用12 h以上时能够显著促进已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表达SIRT1蛋白及mRNA(P<0.05)。结论白藜芦醇干预可促进退变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表达SIRT1蛋白及mRNA,且该作用呈现浓度、时间依赖关系;0.1%DMSO对细胞表达SIRT1蛋白无抑制作用。
- 钟小明胡侦明沈皆亮甘强郝杰
- 关键词:白藜芦醇退变SIRT1SIRT1MRNA
- 腕舟骨三维实体模型构建及腕舟骨假体设计
- 目的: 通过螺旋CT扫描建立三维腕舟骨实体模型,测量其表面数据,为新型生物材料腕舟骨假体和腱球芯的设计和置入提供理论数据,并初步设计出腕舟骨假体和腱球芯。 方法: 1.选取样本为年龄20~36岁,身高145~193cm,...
- 甘强
- 关键词:腕舟骨三维实体模型假体设计生物材料
- 文献传递
- 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成骨效应研究与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组织工程人工骨是解决传统植骨骨量不足,新骨形成缓慢的有效途径,而寻找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因子和技术是目前研究组织工程骨的关键领域。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成骨机制、作用及表达纯化的方法,为更好的实现成骨分化因子在临床促进骨形成,解决骨缺损修复奠定基础。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2及CNKI数据库2006-01/2010-12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其成骨机制、作用及表达纯化的方法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相关文献21篇。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过程中,经典Wnt信号通路、Hey1、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2、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和2、胰岛素生长因子2及类维生素A等机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骨形态发生蛋白9已经在体内外被证实是成骨能力最强的转化生长因子。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重组腺病毒作为载体,但目前构建的病毒载体会有许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很强,应用上存在安全隐患。有学者将真核质粒作为载体,转染真核细胞中,得到骨形态发生蛋白4。能否用此方法得到骨形态发生蛋白9,从而解决腺病毒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为临床治疗骨缺损等提供生物技术支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江维胡侦明郝杰刘渤甘强
- 关键词:成骨纯化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的影响和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 方济胡侦明郝杰甘强王大武何斌税威钟小明张晓军江维沈皆亮杜培王志芳
-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脊柱转移瘤骨水泥细胞周期
- 重组pcDNA4 His/Max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2012年
- 背景:腺病毒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的: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cDNA构建于pcDNA4 His/Max,得到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方法:将已有的Padtrack-cmv-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进行PCR扩增,电泳回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片段,将pcDNA4 His/Max用NotⅠ和KpnⅠ双酶切,得到pcDNA4His/Max酶切片段,连接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和pcDNA4 His/Max片段得到重组质粒pcDNA4 His/Max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将该载体用DH5α转化,阳性克隆扩增及纯化、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与结论:通过PCR及序列分析证明pcDNA4 His/Max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真核表达载体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基因长度为1.3kb,与报道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全长序列一致,无突变。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4 His/Max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真核表达载体。
- 江维胡侦明郝杰甘强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腺病毒阳性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