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究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所治疗116例胃切除术后胆结石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胃切除病因:90例由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所导致,占总体的77.59%,16例胃癌所导致的胃切除,占总体的20.69%,其它10例,占总体的8.62%.本研究中共有2例全胃切除,24例B1式胃切除,90例B2式胃切除.结果:本研究中大部分胃切除患者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远远的高于正常人,其中B2式胃切除患者的比例大于B1式胃切除患者的比例,胃癌根治术B2式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并发症及消化性溃疡B2式手术的患者比例.结论:导致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具体原因是体液、神经所引起的排空功能障碍及胆囊收缩,胃切除手术对迷走神经肝胆汁造成损伤,极易产生胆囊结石.
- 王颖川蔡浩黄振祥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胃切除术后病因
- 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后正位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18年
- 目的对比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后正位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揭阳市中医院就诊的陈旧性肛裂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后正位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括约肌侧切术与后正位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内括约肌侧切术具有创面愈合快、疼痛轻的特点。
- 张秋王颖川沈志鸿
-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内括约肌侧切术临床疗效
- 访名医之路 扬大医精神
- 卢灿辉陈永华林汉平林武潘坤波王颖川卢友祥王烈泉洪泽华吴春鸿
- 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究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术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缝扎止血8例,使用比例为1:1的消痔灵液在患者的出血周围进行下层直肠黏膜点状注射止血的共6例,药物灌肠4例,使用肛管纱布卷进行压迫止血的共有4例。结果:对22例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进行止血处理后,均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19例患者在6 h之内彻底止血,4例患者分别在32 h、16 h内得以止血,其生命体征也恢复正常,2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或处理肛肠病术后隐性大出血。
- 王颖川蔡浩黄振祥
- 关键词:肛肠病诊治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变治验1则
- 2001年
- 卢灿辉林汉平王颖川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性中医药疗法
- TST微创术与PPH治疗混合痔的术后并发症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及对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TST)微创术与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TST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P <0.05)。术前,两组的HPZ、 ARP、 MS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HPZ、 ARP、 MS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TST微创术治疗混合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秋王颖川沈志鸿
- 关键词:PPH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和肛门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处置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等)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肛门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护患者排便功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王颖川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肛门功能并发症
- 金弦痔科熏洗散配合多功能肛肠熏蒸治疗机治疗痔病及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金弦痔科熏洗散配合多功能肛肠治疗机治疗痔病及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便利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分组,90例痔病及痔术后患者,治疗组56例,用金弦痔科熏洗散和水配成液体,使用多功能肛肠治疗机对病人患处进行熏洗。对照组34例,用高锰酸钾坐浴。两组均每日坐浴或熏洗1次,3天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56例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作用发生,并自觉方便、舒适。结论金弦痔科熏洗散配合多功能肛肠熏蒸治疗机治疗痔病及痔术后并发症既发挥了该药的有效性,又突出了熏蒸治疗机的便利性、安全性。
- 王颖川潘坤波沈志鸿黄振祥
- 关键词:痔病并发症
- 肛肠治疗仪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肛肠治疗仪与外剥内扎硬注术针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5例)。A组患者采用肛肠治疗仪治疗,B组采取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但疾病恢复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肛发生率分别为6.35%、7.94%、4.76%,明显少于B组的18.46%、21.54%、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环状混合痔的患者采取肛肠治疗仪治疗有效减短了手术治疗的时间,并且患者出现术后不适症状的情况更少,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 王颖川
- 关键词:肛肠治疗仪外剥内扎硬注术环状混合痔疗效
- 自动痔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自动痔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轻中度痔患者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观察组实施RPH。比较2组的治疗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和术后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水肿率、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治疗轻中度痔,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而且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 张秋沈志鸿王颖川
- 关键词:疗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