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作品数:23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基金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抗凝联合抗动脉硬化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1例 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活动性疼痛2~3年,加重20天入院.近2~3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双下肢麻木、酸胀、疼痛,活动时明显,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彩超示: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可见多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血流减慢.曾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症状缓解.2002年12月5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MRI示:双侧股动脉远端闭塞,以左侧明显.遂在腰麻下,经皮股动脉切开,行双侧股动脉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术中于左、右侧股动脉分别取出暗红色血栓,长度分别为16 cm、9 cm. 王霞 徐江祥 黄小红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 抗凝治疗 纳络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纳络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治疗。结果:治疗组41例患者,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肺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缩短(P<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血气改善时间提前(P<0.01)和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志强 吴凯 徐江祥 王霞 曹玲玲 张敏 黄小红 夏斌 孙午 徐保朝关键词:纳络酮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CNP、ADM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型利钠肽(CN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观察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CNP、ADM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1)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浆CNP[(60.21±15.48)ng/L,(48.95±29.40)ng/L],ADM[(45.66±28.64)pg/ml,(28.95±14.35)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16±5.56)ng/L,(19.98±5.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急性加重期血浆CNP、ADM水平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P<0.01);(3)观察组患者CNP、ADM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622,-0.702,P<0.05),与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相关性(r=0.205,0.233,P>0.05);(4)血浆CNP与ADM呈正相关(r=0.279,P<0.05)。结论血浆CNP、ADM水平变化可以反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 刘志强 徐江祥 张敏 王霞 曹玲玲 周静 熊茂华 陈平君 金其武 夏斌 黄小红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C型利钠肽 肾上腺髓质素 依那普利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口服依那普利联合碳酸D3对骨密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A组(n=32)和B组(n=31)。A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碳酸钙D3,B组口服碳酸钙D3。两组观察1年,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水平,测定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结果 两组各血清参数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的总血清25(OH)D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治疗后9、12个月较基线值显著升高,但两组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30 ng/ml;两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血清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高钙血症发生;A组、B组治疗后6、9、12个月较基线值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钙素、PTH、ALP、P较基线值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年的L1~4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B组治疗后1年的L1~4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的L1~4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k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和碳酸钙D3治疗后1年,较单纯口服碳酸钙D3骨密度值显著上升。 陈平君 王霞 黄小红关键词:高血压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依那普利 专业系统性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被引量:5 2003年 为观察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单纯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神经内科治疗相同,康复治疗组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康复师进行系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等治疗。由同一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康复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黄小红 徐江详 殷瑞和 王霞 李江霞 叶平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房室交接区多层传导阻滞(附4例分析) 2010年 房室结上部(房结区)2∶1传导,结区文氏型传导为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最终以3个连续未下传的心房激动而终止该文氏周期。下部(结-希区或希氏束远端)2∶1阻滞为B交替性文氏周期,最终以1个或连续2个未下传的心房激动而终止该文氏周期。房室交接区3个或4个水平层面的传导阻, 夏斌 黄小红 徐江祥 徐保朝 王霞基础康复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2004年 目的:观察基础康复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同时加用电子偏瘫治疗仪治疗)、康复组(仅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不行任何康复治疗)各30例,观察入院时及3个月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 ADL评分。结果:3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 ADL评分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P<0.01),康复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康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基础康复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小红 徐江祥 王圣方 王霞 李江霞 洪婷关键词:脑卒中 疗效观察 生活自理能力 偏瘫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显著扩张风湿性心脏病1例 2003年 患者,男,52岁,已婚,干部.因阵发性胸闷、心慌3 d于2001年10月25日入院.1981年曾有关节炎史.入院时T36.8℃,P 80次/分,R 18次/分,Bp 120/64 mmHg. 徐江祥 曹玲玲 王霞 罗晋 李强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狭窄 升主动脉扩张 马凡氏综合征 不同程度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程度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探讨老年痴呆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方法:169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椐简易精神量表(MMSE)分为轻度痴呆组、中度痴呆组、重度痴呆组,三组患者均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期在... 黄小红 夏斌 肖婷 王霞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老年痴呆 患病率 文献传递 补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0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4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骨科门诊就诊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2、腰椎3、腰椎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2、腰椎3、腰椎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腰椎2、腰椎3、腰椎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只有细微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40例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陈平君 王霞 黄小红关键词:补肾活血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