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钊

作品数:18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腹腔
  • 12篇腹腔镜
  • 4篇胆总管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全腹腔镜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应激
  • 3篇置入
  • 3篇置入术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完全腹腔镜
  • 2篇胆肠
  • 2篇胆道
  • 2篇胆总管囊肿
  • 2篇应激诱导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充质...

机构

  • 18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8篇王钊
  • 14篇司亚卿
  • 13篇王群
  • 12篇王佳辰
  • 12篇袁甲翔
  • 5篇洪德飞
  • 5篇沈新生
  • 4篇翟二涛
  • 4篇陈洋
  • 4篇刘阳
  • 3篇王家祥
  • 2篇王涛
  • 1篇王韫琦
  • 1篇谢云霞
  • 1篇张水军
  • 1篇王怡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和DNA损伤调控基因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p53和DNA损伤调控基因1(PDRG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DRG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SW620)和正常结肠(NCM460)2种细胞中PD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转染PDRG1过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感染序列至SW620细胞,实验分为3组,过表达转染组,阴性转染对照组,抑制组。Western blot检测PDRG1、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Snail1)、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检测转染Snail1 siRNA感染序列对过表达PDRG1 SW620的影响。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PDRG1 mRNA和蛋白在SW620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53±0.118、1.563±0.064,明显高于NCM460中的1.00±0.00、1.00±0.00(t=12.51、15.08,P<0.01)。SW620细胞转染PDRG1过表达载体后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t=20.073、16.842,P<0.01)明显升高,转染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高于对照组(t=4.857,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122.3±18.1、174.6±13.2,较对照组99.5±16.2、110.5±12.2明显增加(t=2.956、11.271,P<0.01)。Snail1、Vimentin的表达明显升高(t=9.756、10.950,P<0.01),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t=-6.060,P<0.01)。SW620细胞转染PDRG1 siRNA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8.072、12.704,P<0.01),转染48、72 h后增殖水平低于对照组(t=5.557、-4.782,P<0.01),侵袭和迁移细胞数(30.8±8.6、37.5±8.9),较对照组(117.6±12.8、126.9±11.9)明显降低(t=-17.734、-18.873,P<0.01)。Snail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t=-7.588、-7.187,P<0.01),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t=13.239,P<0.01)。转染Snail1 siRNA感染序列逆转了PDRG1调节的上皮-间充质化(EMT)过程和细胞迁移和侵
袁甲翔王佳辰王群沈新生王钊司亚卿翟二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调控分化抑制因子3表达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应激诱导磷酸化蛋白1(STIP1)通过调控分化抑制因子3(ID3)的表达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0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2株细胞中STIP1、ID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感染序列至胃癌细胞,检测STIP1和ID3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Westernblot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并与阴性转染细胞比较。结果STIP1mRNA和蛋白在BGC80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51±0.058,2.033±0.107,明显高于GES-1中的1.000±0.034,1.000±0.031(t=21.924,P=0.000;t=16.061,P=0.004)。ID3mRNA和蛋白在BGC80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9±0.063,2.374±0.096,明显高于GES-1中的1.000±0.025,1.000±0.029(t=16.074,P=0.004;t=23.731,P=0.002)。转染STIP1过表达载体后ID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018±0.124,较对照组1.331±0.036(t=9.216,P=0.012)明显升高;转染48h和72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594,P=0.002;t=8.269,P=0.004);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5.669,P=0.011;t=5.265,P=0.013);Vimentin的表达明显升高(t=7.410,P=0.005),E-cadherin明显降低(t=-5.821,P=0.010)。转染STIP1siRNA感染序列后ID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732±0.037,较对照组的1.252±0.051明显降低(t=-14.295,P=0.001);转染48h、72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9.851,P=0.000;t=-19.222,P=0.008);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822,P=0.010;t=-4.859,P=0.017);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t=-6.244,P=0.008),E-cadherin明显升高(t=7.697,P=0.005)。结论STIP1调控ID3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袁甲翔王群司亚卿王钊沈新生翟二涛
关键词: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余肝体积不足胆道恶性肿瘤转化治疗的进展与争议被引量:1
2024年
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胆囊癌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和侵袭性强的肿瘤生物学特征,常表现出梗阻性黄疸、需行大范围肝切除、根治性切除后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医师能否基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解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定科学的治疗决策,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减黄技术实现肝功能转化和以系统治疗方式实现肿瘤生物学特性转化为先,余肝体积转化为后的治疗策略,是安全实施胆道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使患者有满意生存获益的关键。目前对减黄治疗的适应证、方式、标准,以及系统转化治疗方案、周期、疗效评估,余肝体积转化标准、转化技术仍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作者经验,对这些问题予以论述,期望与同道共同探讨。
王钊洪德飞
关键词:胆道肿瘤外科手术减黄治疗
大网膜部分切除在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腔镜外科于2017-01—2019-08间收治的268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其中190例行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常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大网膜切除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肌酐值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手术均获成功,大网膜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腹腔镜组,手术费用多于常规腹腔镜组;常规腹腔镜组堵管10例,大网膜切除组无堵管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对预防术后大网膜包裹腹膜透析管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涛司亚卿袁甲翔王群王钊王佳辰徐云飞王怡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透析管
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月9月—2015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18例患者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1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273.0 min vs.214.0 min,P<0.05),手术费用增加(5 550.0元vs.3 962.0元,P<0.05),但术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1 d:158.2 U/L vs.291.5 U/L;术后7 d:33.3 U/L vs.52.2 U/L)、疼痛缓解时间(3.2 h vs.5.0 h)、术后排气时间(23.3 h vs.45.5 h)、术后住院时间(12.0 d vs.15.7 d)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226.7 m L vs.189.3 m L)、住院总费用(41 304.4元vs.41 399.8元)、总并发症发生率(11.2%vs.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无结石残留。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有效,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陈洋司亚卿王钊王群王佳辰袁甲翔厉荣康
关键词:胆结石肝切除术腹腔镜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34
2012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患者行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16例行完全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血小板数值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成功完成手术12例,中转开腹4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5±77)rain和(291±31)min,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384;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09±216)ml和(980±402)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和3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0.52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3)d和(17士8)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9,P〈0.01。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有效,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王钊洪德飞司亚卿
关键词:肝硬化腹腔镜脾切除术断流术
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T-tube drainage,LCBDE-T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其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12 28例65岁以上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15例行LCBDE-TD,13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T-tube drainage,OCBDE-TD).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4 min±40.6 min、164.4 min±47.9 min(P=0.014<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0mL±33.4 mL、110.8 mL±52.8 mL(P=0.006<0.05);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3.9 d±1.0 d、4.9 d±1.1 d(P=0.022<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5 d±2.2 d和13.4 d±5.0 d(P=0.002<0.0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合并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BDE-TD,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刘阳王钊王群袁甲翔王佳辰申云端司亚卿
关键词:腹腔镜高龄上腹部手术
正念减压训练结合纽曼系统干预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结合纽曼系统干预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肝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45例。对照A组采取正念减压训练,对照B组采取纽曼系统干预,观察组采取正念减压训练结合纽曼系统干预。比较3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A组患者POMS-SF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OMS-SF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A组患者POMS-SF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PCL-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CL-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B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训练结合纽曼系统干预有助于调节肝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减少术后寒战,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王韫琦谢云霞王菁王钊
关键词:肝癌创伤后应激障碍寒战
80岁以上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体会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80岁以上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对62例80岁以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引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等指标。结果 6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0.0±15.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0±10.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0±1.0)d。术后肺部感染4例,胆瘘3例,应激性溃疡2例,切口感染3例,结石残留6例。结论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对于80岁以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超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王钊王佳辰司亚卿
关键词: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肥胖症患者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近期疗效。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07—2018-02间对18例肥胖患者实施LS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SG。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处理后治愈出院。未发生胃出血、胃漏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患者体质量由(101. 72±11. 56) kg降至(77. 56±15. 6) kg。体质量指数(BMI)由(39. 56±7. 02) kg/m2降至(29. 4±4. 45) kg/m^2。腰围由(106. 23±10. 23) cm降至(93. 45±14. 87) c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随访过程中观察到与肥胖症相关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关节痛、脂肪肝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LSG治疗肥胖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肥胖症相关的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早期效果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立刚司亚卿王群袁甲翔王钊王佳辰徐云飞
关键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肥胖症减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