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生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变动考察:1930~1990年代
- 2005年
- 20世纪是中国农村发生重要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尤其是1940年代末以来,土地改革、集体经济制度建立和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对民众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化。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冀南地区(主要是河北省磁县)农民家庭人口状况,并发掘相关档案资料,拟对20世纪几个主要时期以及其重要社会变革前后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动历程作一纵向考察和比较,以便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有具体的把握。
- 王跃生
- 关键词:农民冀南家庭子女
- 农村男性大龄未婚的区域“积聚”问题——基于冀西北赤城县的考察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以目前男性大龄未婚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县份(冀西北赤城县)为考察对象,将县域总体数据、多村庄问卷调查数据、村民访谈信息结合起来,探讨该地农村男性大龄未婚的区域'积聚'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本项研究,赤城县男性大龄未婚的区域'积聚'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初步显现,80年代明显增多,90年代成为相对普遍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婚龄女性区域性外嫁增多,本地男性婚姻机会降低;生存条件恶劣、区域贫困和区位经济劣势是当地男性高比例大龄未婚形成的环境因素;区域贫困现实之下,当地男性结婚成本上升,女性择偶时对男性家庭条件和个人素质要求提高,被排挤出本地婚姻市场的男性增多。当前我国农村20世纪80年代性别比升高形势下所出生的男性逐渐进入婚龄,非意愿性大龄未婚群体将进一步扩大,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 王跃生
- 关键词:大龄未婚性别比
- 从分爨、分产、分家看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以冀东农村为分析基础被引量:4
- 2012年
- 冀东农村多子家庭亲子分爨、兄弟分家已很普遍。分爨、分产一并进行,成为兄弟分家的流行做法。它表明,多子婚后普遍希望建立生活自主、财产权归属明确的家庭。亲代受访者多在集体经济时代结婚,婚分间隔呈现出逐渐缩短的特征,多数人在生育行为发生后才酝酿和实施分爨和分产。子代受访者兄弟分家之举则有“骤然”特征,形成“结婚即分家”模式。亲代中,兄弟分家大多数发生于父母或父亲在世之时,子代更是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存世父母并不会成为儿子分爨生活、分割财产的约束者。20世纪70年代以后,儿子订婚时住房的产权归属已经言明,主要生活用品的所有权也已确定。一旦完成结婚程序,新婚夫妇即建立具有完全财产支配权的独立生活单位。集体经济时代以来,分爨、分家为已婚儿子、儿媳所追求;多子家庭父母失去了约束已婚子女分家的经济能力,与其硬性维持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不如适时而“分”。多子家庭低龄老年父母单独生活的愿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当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后与一个子女组成直系家庭的期盼则多数难以实现。轮养这种被动养老方式在高龄老年人生活中占较大比例。
- 王跃生
- 关键词:分家代际关系
- 百年来中国家庭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 2021年
- 清末至2010年百年间,中国社会发生诸多重要变革,民众家庭深受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至2010年三个时期中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努力将各个时期家庭结构的研究特征、方法和贡献加以呈现,同时指出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试图为当代学者进一步开展对清末以来家庭结构的研究提供借鉴。
- 王跃生
- 关键词:家庭研究家庭结构社会变革
- 制度变迁与当代城市家庭户结构变动分析被引量:22
- 2020年
- 利用1982年以来的4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当代不同制度环境中城市家庭户结构的状态和变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占主导,城市常住人口身份具有单一性。1982年和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城市家庭户核心化趋向突出,职工家属迁移限制放松使单亲核心家庭占比降低,生育控制政策则使夫妇核心家庭占比提高。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城市发展加速,常住人口身份逐渐多样化,福利分房向住房商品化转变。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家庭户中核心家庭占比总水平继续处于高位,但家庭核心化趋向受到抑制。2000年后,生育控制、社会养老保障、住房改革等制度对城市家庭户结构的深度影响开始显现,同时,城市人口身份多样性更为突出,城市家庭核心化水平虽然降低,但家庭小型化状态并未改变。
- 王跃生
- 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整、矫正和维系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和政策以亲子平等、子女平等为原则调整和维护代际关系,矫正男系传承,具有提高女性、女儿家庭地位的作用。而民间惯习对传统做法的保留使法律、政策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子女平等精神落实被打了折扣。在法律、政策和惯习等直接性制度之外,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经济、人口、社会福利政策作为间接性制度在代际关系调整中发挥了作用。当代亲子义务、责任履行及情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需通过新的制度和措施加以矫正。
- 王跃生
- 关键词:社会福利政策惯习男女平等情感沟通新中国成立以来
- 社会变革中的家庭代际关系变动、问题与调适被引量:24
- 2019年
-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当代家庭代际关系及其变动。新的制度促使代际关系发生积极变化:亲子平等关系形成,儿女均享有对亲代遗产继承权,子代婚姻实现自主,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亲代减轻了对子代赡养的依赖。改革开放后,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女儿在代际关系中的义务、责任和权利增大。当代农村亲子同居所形成的三代家庭占比上升,但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亲代与一个已婚子女同居养老占比明显降低。社会变革时代,当代代际关系也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加以解决。
- 王跃生
- 关键词:人口转变代际关系
- 家和家人的范围、层级和功能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本文基于历史和当代制度及民众实践,提出中国的家实际包括同宗之家、服亲之家、同祖之家、同父之家和夫妇之家五个层级,进而形成家层级结构概念。根据本项研究,近代之前,同宗之家、服亲之家和同祖之家特别是服亲之家、同祖之家成员在官方制度中被赋予较多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功能,这些功能以允许、限制和鼓励所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民国时期,同宗之家、服亲之家和同祖之家成员间功能关系减弱,当代功能性关系降至同父之家成员范围内,且具有了男女双系特征。在民间社会,婚丧嫁娶等仪式性活动中同祖之家仍是重要关系单位。乡村服亲之家成员在礼仪性活动中多有互动,在村庄公职竞选中仍为人们所重视。
- 王跃生
- 直系组家庭:当代家庭形态和代际关系分析的视角被引量:43
- 2020年
- 中国当代家庭形态的"现代"趋向显著,但亲子关系中的"传统"行为仍很浓厚,既有家庭概念难以表达亲子"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生活实践和互动状态。直系组家庭概念将直系存世成员所组成的家庭、家户整合为一个新的亲属组织,把形式上分异、独立的家庭、家户有机地融入一个既"虚"又"实"的关系家庭中。直系组家庭还是一种将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结合起来分析当代家庭及其关系的新方法,由此可获得更为丰富的存世直系成员居住方式、代际关系信息。借助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以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为考察本位,从夫系、妇系双系角度分析当代城市简约直系组家庭的特征,说明直系组家庭考察是一项可行的分析范式,是全面认识直系成员居住方式、互动水平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直系组家庭概念不仅对家庭理论具有丰富和扩展价值,而且有较强社会实践意义。
- 王跃生
- 中国农村生育率的下降:一项基于行为制度方法的研究
- 2012年
- 有很多模型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及其在不同地区起始时间的差异。对于引起生育行为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意的政策控制,还是体制变化,抑或是通常的现代化因素,学者们各有争论。在此,我们采用一种行为—体制化的方式将分析从3个不同农村地区收集来的民族志和问卷调查资料。这3个地区包括浙江省的萧山县,河北省磁县,和广东省英德县,它们生育率下降的模式各不相同。我们的分析显示,以上3组因素没有一组能独立解释这3个地方生育率下降的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速度。要解释3地生育水平下降的不同模式,我们需要考虑生育率下降早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如教育的普及,生育控制的意识形态,社会性别关系等)和政治经济体系(如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集体劳动体系等)在内的各种地区差异。
- 郝瑞王跃生韩华江绍龙周鹰鹰
- 关键词:生育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