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动脉
  • 5篇介入
  • 4篇血肿
  • 4篇硬膜
  • 4篇中动脉
  • 4篇手术
  • 4篇栓塞
  • 4篇脑膜
  • 4篇脑膜中动脉
  • 3篇动脉入路
  • 3篇入路
  • 3篇桡动脉
  • 3篇膜下
  • 3篇经桡动脉
  • 3篇经桡动脉入路
  • 2篇弹簧圈
  • 2篇弹簧圈栓塞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硬膜外

机构

  • 16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王超
  • 5篇李泽福
  • 3篇李勐
  • 2篇李朋
  • 2篇贾龙
  • 2篇张锴
  • 2篇王志刚
  • 2篇杜刚强
  • 2篇李克
  • 2篇徐文虎
  • 2篇杨淑野
  • 1篇张奇
  • 1篇孙广超
  • 1篇李珍珠
  • 1篇王荣华
  • 1篇尹刚
  • 1篇付炳金
  • 1篇徐超
  • 1篇赵鹏
  • 1篇王双全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簧圈栓塞脑膜中动脉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9年
手术治疗是有症状或复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eSDH)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治愈。然而,对于高龄、脑萎缩、术后颅内积气及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患者,即使经多次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的概率仍然较高。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弹簧圈栓塞脑膜中动脉联合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1例外伤后复发的eSDH患者,术后1个月CT显示血肿体积减小,无复发。
王超徐超李勐李泽福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弹簧圈栓塞文献复习抗血小板聚集
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诱发因素、预防和处理
目的在经桡入路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桡动脉痉挛(RAS)造成患者疼痛,甚至导致导管卡压,导致手术失败。但通常只采用触诊桡动脉搏动、疼痛反应及拔管阻力等主观、间接、粗略的评估方法。痉挛的风险因素亦未完全明确,处理方法也没有确...
范光亮王超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
支架置入术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多项研究证实支架对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会产生一定影响。该文从支架本身、载瘤动脉、支架置入操作和支架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对支架置入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综述。
王超李勐李泽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
后循环搭桥手术中快速安全获取枕动脉的经验探讨
2023年
枕动脉在涉及后循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累及后循环重要血管的肿瘤、复杂或巨大后循环动脉瘤等的血运重建中,是非常理想的供体血管,因为其在长度、直径、流量等方面与后循环相关受体血管比较接近[1,2,3,4,5]。目前,关于枕动脉的各种获取技术、详细解剖在人体标本中已研究得较多,例如Fukuda等[6]将枕动脉分为皮下段、移行段、肌肉段,并认为移行段的解剖是枕动脉获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同时Fukuda等[6]及Katsuno等[7]均认为应用反向C形切口逆向分离枕动脉,在枕动脉移行段的分离、枕动脉通畅度的保持以及术者熟练掌握的难易程度方面均有优势。笔者在近年来参与收治的患者中也进一步验证了应用反向C形切口获取枕动脉的优势,并总结了一些相关技术细节的经验,现报道如下,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借鉴。
陈伟王超王超吕伟波赵鹏
关键词:枕动脉搭桥手术后循环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治疗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pproach,dTRA)行脑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治疗后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手术失败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潜在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
王伟凯王超
关键词:并发症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硬膜外血肿(EDH)是位于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其中以急性、亚急性常见.传统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最近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其可以对EDH扩大前("预防性治疗")、已经形成巨大血肿后("干预性治疗")以及EDH手术后复发("补救性治疗")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作者对EDH的发病机制及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使更多医师和患者了解血管内栓塞治疗EDH技术.
王恒禄王超李勐李泽福
关键词:急性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介入栓塞
腹主动脉化学感受器瘤1例
2002年
王超王荣华
关键词:CT病例报告
弹簧圈栓塞脑膜中动脉辅助治疗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相关性疾病,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开始应用的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血肿再扩大和全身麻醉手术的风险。本研究中,18例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颅骨钻孔引流+尿激酶注入术,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王超陈伟王双全李克刘永良李泽福
关键词:急性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颅脑创伤颅骨钻孔引流弹簧圈栓塞全身麻醉手术
石膏拆除保护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膏拆除保护工具,其中,石膏拆除保护工具包括:支撑柱;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一端设于支撑柱,限位组件的另一端朝远离支撑柱的方向延伸,限位组件设有限位口;以及防护组件,设于支撑柱且与限位口相对设置,防护组件...
张治博孙鸿朔王超杨淑野姜建浩杜刚强李朋宫智浩宋凯凯张锴贾龙王志刚
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7年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病理性的扩张,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3%~5%[1-2].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在4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同时20% ~ 30%的患者有多发动脉瘤[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动脉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目前尚存争议.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其中高达35%的患者预后不良[4].本文对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机制和临床预防管理进行重点阐述,并对未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开展提出假设.
王超孙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技术多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