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 作品数:4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蓄能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系统,包括:撬体;蓄能器,蓄能器设置在撬体上,蓄能器具有腔体;气体管路,气体管路设置在撬体上,且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腔体连通以向腔体内通入带压气体;油液管路,油液管路设置在撬体上,且油液管路的第一端与...
- 陈欣张鑫张明霞郑新兵贾哲赵福臣刘颖王艳玲李刚赵丘阳
- 文献传递
- 致密气藏储层的压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致密气藏储层的压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排量的第一工作液输入至压裂井,形成第一裂缝,然后控制第二排量的第二工作液输入至第一裂缝,形成网状裂缝,最后控...
- 许建国段永伟刘光玉朱兆鹏陈实赵晨旭王艳玲朱浩宇张珊美佳任硕
- 文献传递
- 原油集输系统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 李彪杨洪年李伶红王艳玲李树源刘健田福成贺爱群陈贵贤程国艳
- 该项目在西一联增加系统除砂装置,用外加动力解决系统高效除砂与系统能耗供需的矛盾,实现了无回压旋流除砂;采用直接进行搓洗洗砂,解决了现行将砂液提升进行旋流洗砂对泵的磨损与频繁的故障,除砂率为93.1%,洗净砂含油化验数据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油集输系统油田环境保护
- 中高含水率期油藏薄互层状剩余油动用技术
- 2023年
- 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注水开发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冲刷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油井过早水淹,但仍有大量剩余油呈薄互层状赋存。中高含水率期提高采收率的核心就是如何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本文在立足单砂体剩余油精细刻画基础上,根据单砂体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特征,通过注采结构优化调整、微球调驱及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有效改善了驱替效果,增加了可采储量,预测提高采收率3.00%。
- 沈焕文马云成李金国牛金玲王艳玲贺艳玫
-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
- 采油功能菌与三元复合驱结合提高采收率研究
- 针对大庆油田面临的高综合含水、高开发成本、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剩余油高度分散等问题,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有可能缓解大庆油田后期开发的矛盾,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菌种作用后原油性质的变化、作用后原油对三元体...
- 王颖王艳玲陈星宏
- 关键词:原油酸值三元复合驱采收率
- 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及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储液罐、增压装置、主管线、混砂车组和压裂泵车组,所述混砂车组包括至少两台混砂车,所述压裂泵车组包括至少两台...
- 许建国段永伟陈实王翠翠赵晨旭刘光玉朱浩宇王艳玲赵秋实杨旭张酽洪
- 文献传递
- ADO数据库技术及微机线路保护通信规约在上位机开发中的VC++实现
- 2008年
- 论述了微机线路保护上位机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并介绍了通过VC++编程、使用ADO接口技术实现CAN网通信规约的总体设计结构及多线程中各个线程的特点,最后展示了软件的设计界面.所开发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并获得良好评价.
- 刘小斌杨年兴马军弟王艳玲李梦达
- 关键词:微机线路保护数据库通信规约
- 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及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二氧化碳无水加砂压裂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储液罐、增压装置、主管线、混砂车组和压裂泵车组,所述混砂车组包括至少两台混砂车,所述压裂泵车组包括至少两台...
- 许建国段永伟陈实王翠翠赵晨旭刘光玉朱浩宇王艳玲赵秋实杨旭张酽洪
- 一种测井尺度下的致密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 一种测井尺度下的致密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属于石油行业井下作业压裂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数据,导入地应力剖面软件,获取地应力、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参数,根据公式计算,分别求取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应力...
- 许建国段永伟朱兆鹏宣高亮刘光玉申颍浩郝春成陈实王艳玲王小琼
- 驱油复合菌系的构建及驱油能力的研究
- 2009年
- 为构建驱油复合菌系并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进行评价,在50℃条件下通过长期限制性培养,以乳化和降解石油的能力为指标,获得一组高效稳定的驱油复合菌系。复合菌系发酵液对原油具有降粘和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室内岩心驱油试验表明,水驱后复合菌系驱可提高石油采收率14.47%。2007年9月20日在大庆杏6-3-丙605油井进行了吞吐试验,截止2008年7月31日,采出液平均含水率由93.15%降至90.69%,日产液量提高69.86%,累计增产原油203.95 t。表明复合菌系适应地层油藏条件,具有增采作用。
- 王彦杰李奇陈雍涵洪秀杰王艳玲左豫虎崔长海
-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