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67 被引量:339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降水
  • 8篇气象
  • 7篇暴雨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土壤
  • 4篇生态风险
  • 4篇同化
  • 4篇统计分析
  • 4篇土壤湿度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资料同化
  • 4篇冷涡
  • 4篇雷达
  • 3篇信号
  • 3篇灾害
  • 3篇水旱灾害
  • 3篇天气雷达
  • 3篇图像

机构

  • 36篇成都信息工程...
  • 3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0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天津市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陕西省灾害监...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 1篇石河子气象局
  • 1篇白银市气象局

作者

  • 67篇王磊
  • 20篇李谢辉
  • 7篇王其
  • 5篇万发雨
  • 2篇魏鸣
  • 2篇何金海
  • 2篇倪雨
  • 2篇张文君
  • 2篇张仙
  • 2篇梅平
  • 2篇祁莉
  • 2篇肖健
  • 2篇曾波
  • 2篇杨涛
  • 1篇闵祥鹏
  • 1篇李景宜
  • 1篇申双和
  • 1篇蔡仁
  • 1篇曹畅
  • 1篇李哲

传媒

  • 6篇高原气象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气象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8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空急流以及低空低涡作用下的一次降水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采用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资料及NCEP-FNL再分析资料,运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16年7月18~21日发生在豫北与河北南部一带的暴雨主要天气形势和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东高西低”的有利环流形势下。200 hPa高空急流发展增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出现较强辐散。低空700 hPa有西南低涡发展并加强东移,造成其东北侧的辐合运动。伴随这种高层辐散,底层辐合的运动,一支明显的次级环流出现在河南河北一带。暴雨区落在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一侧,上升气流由于高空急流和低空低涡的相互作用异常增强。这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垂直运动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动力强迫作用。降水强度则随着高空急流和低空低涡的发展增强而增强。暴雨发生时,豫北地区上空存在对流不稳定的层结结构,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在此处聚集,这些都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陈蕾王磊周括
关键词:高空急流次级环流降水
青藏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3
2015年
为进一步了解高原土壤湿度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利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1991~2012年22个站10cm、20cm、50cm 3个层次的土壤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分析高原东部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全国1992~2012年的降水资料与1992~2011年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求相关系数的方法分析高原东部土壤湿度与全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东部土壤相对湿度由东至西呈递减趋势。(2)10cm土层较干,20cm土层的相对湿度是3层中最大的,50cm土壤的湿度变化较为平缓;表层土壤湿度变化较明显。21年来,各层土壤湿度呈不明显下降趋势。(3)高原东部地区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降水有显著关系,若东部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偏湿(干),则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少(多)。
张雯王磊陈权亮
关键词:气象学青藏高原土壤湿度降水
GNSS/SINS在电力巡线无人机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当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必须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等保护措施。无人机进行电力巡线具有效率高,灵活性高,危险性小的优点,已逐渐成为电力巡线的主力...
王磊
关键词:电力巡线组合导航路径规划灰色神经网络
3种卫星微波资料同化在三江源一次暴雨的模拟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卫星微波资料同化是否能改善三江源降水模拟,针对三江源2018年8月24日短时强降水个例,利用NCEP FNL再分析数据,分别加入NOAA-18的AMSUA、MHS和NPP的ATMS微波资料同化,基于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三江源区域此次降水过程进行循环同化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各卫星资料对背景场有着不同的调整作用,MHS对水汽影响最大并且多为增湿作用,AMSUA对温度调整最明显,3种资料对纬向风的影响结果几乎一样,对径向风的调整幅度较接近。在加入各卫星资料同化后,降水模拟有一定改善,对于各站点降水随时间变化模拟,效果MHS>ATMS>AMSUA;对于模拟的6 h累计降水量分布状况以及从降水评分结果,效果MHS,ATMS>AMSUA,对于模拟的24 h累计降水量以及检验结果来看,MHS>ATMS>AMSUA,综合来看,本次三江源降水事件,MHS效果改善最好,其次是ATMS,AMSUA效果稍差。
钟浩斌王磊李谢辉李谢辉梁周彤
关键词:降水WRF资料同化
西藏地区积雪深度模型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5 a地面逐日观测资料对西藏地区积雪深度建立模型:以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积雪深度、数值预报次日降水量和平均温度为影响因子来建立预测次日积雪深度的多元回归方程(由于缺少数值预报资料,所以用第二天实际观测资料代替数值预报资料)。选取平均积雪最大的五个站点画出散点图并求出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EE)进行检验分析,后通过改进方法分季节建立积雪深度模型再进行分析,对比改进前后的拟合效果,发现改进后所得方程相关系数(R)有所增加,标准偏差(SEE)有所减小,这都说明改进后的方法得到的模拟值更接近于实际值。
陈得圆王超王磊
关键词:积雪深度模型建立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生成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设备,包括:获取低分辨率的草图;将低分辨率的草图输入预先通过对抗生成模型训练好的生成器中,输出由低分辨率的草图生成的高分辨率的完整图片。优点:本发明结合了多种对抗生...
王其马云鹏王磊倪世松张权陈明星
宽带有源功分器及宽带有源功率合成器
本发明公开了宽带有源功分器及宽带有源功率合成器。电路中包含有源放大器、电容、电感和电阻。宽带有源功分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有源放大器之后分成两路再分别串接一个有源放大器,而宽带有源功率合成器在两个输入端各接入一个有源放大器之...
万发雨王磊
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水旱灾害是河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在USEPA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和国内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旱两种自然灾害为风险源,6种景观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利用AHP法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每个风险小区内的综合生态风险值,最后获得5个级别的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高风险区占6.64%,主要位于漯河市、许昌市和郑州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占19.91%,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西北地区、信阳市的南部地区、济源市的北部地区和洛阳市的西南地区。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现代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本文对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李谢辉王磊苗长虹闵祥鹏李亚婷
关键词: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AHP法GIS技术
近50 a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研究被引量:52
2014年
利用1961—2011年中国西南5省市113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了各个站点逐月潜在蒸散和干湿指数,研究了近50 a来西南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气候整体较为湿润,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呈"东湿西干"的空间分布特征。近50 a来西南区域的气候有"暖干化"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进入21世纪以后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西南地区干湿季特征鲜明,夏季最为湿润,冬季最干燥。近50 a来,西南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有两次显著的转变过程,第一次时间点在1992年前后,此时气候开始湿润化,进入相对湿润期;另一次在2002年前后,变化趋势由湿润化转为干旱化,进入相对干旱期。降水量是西南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决定因素,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对干湿状况也产生较大影响。
苏秀程王磊李奇临滕超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湿状况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5
2017年
选取西北地区1961~2014年124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分析该区域降水量及可能蒸散量变化特征,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探讨分析该区域四季及喜温、喜凉作物生长季干旱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降水量短缺呈增加趋势,可能蒸散量呈减少趋势,二者区域间差异均较大,其上升、下降趋势信度达99%及无明显变化站点分别占西北地区总站点的23.4%、0.8%、75.8%和18.5%、31.5%、50%。(2)西北地区相对湿润度表现为春季多特旱,夏秋两季多轻旱,冬季及喜温、喜凉作物生长季多中旱,且秋季呈变干趋势,其余各时段呈变湿趋势,春、夏、冬三季极为显著,空间上总体呈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后趋缓的趋势。(3)西北地区不同干旱发生频率总体呈现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喜温作物生长季>喜凉作物生长季,而干旱频率区域分布特征与相对湿润度基本一致。(4)西北地区各时段日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在秋季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余各时段均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在春季、喜温和喜凉作物生长季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在夏、秋、冬三季表现为下降趋势;相对湿度、风速在各时段均表现为减少趋势。(5)相对湿润度指数M与各时段降水量、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大,与各时段风速及日平均气温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王磊褚荣浩申双和李萌韩艳
关键词:干旱气候变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