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改进NSCT和IHS变换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目的为了增强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融合质量,提出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Contoulet变换(NSCT)和IHS变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方法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提取亮度I分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增强I分量得到新的I+分量;然后通过NSCT变换分别对I+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分解,并采用边缘梯度信息激励的PCNN得到融合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分量;最后进行NSCT逆变换、IHS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结果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留光谱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获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结论结合NSCT和IHS变换的融合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
- 刘慧周可法王金林王珊珊
- 关键词:图像融合IHS变换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非灌溉条件下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蒸腾耗水特征被引量:34
- 2013年
- 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流计连续测定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生梭梭2010年5月6日~10月12日的茎干液流及气象因子数据,探究了非灌溉条件下不同直径梭梭在其蒸腾耗水特性及与气象因子相关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茎干液流昼夜变化规律明显,蒸腾日变化呈双峰或多峰趋势,夜间保持较小液流;午休现象多出现于14∶00~16∶00。相同环境因子影响下,直径越大,茎干液流速率越大,午休现象也越明显;(2)在生长季,不同直径梭梭液流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存在差异,6~8月,直径越大,液流启动时间越早,停止时间越晚。同一植株液流在不同月份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差异较大,生长初期,液流启动早,停止迟;生长季末期,液流启动迟,停止早;(3)5~8月,液流日累积过程呈明显的"S"型趋势;9~10月,呈斜率一致的一条直线。直径越大,日累积量和累积速率越大,第一拐点到达时刻越早,第二拐点到达时刻越晚;(4)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气温和相对湿度,风速最小;相关性在7月份最大,6月和8月次之,10月最小。相同环境条件下,直径越大,其液流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越明显;(5)观测时段内,7月耗水最多,6月、8月、9月次之,5月和10月最少。直径越大耗水量越多,直径9.9、13.4、22.9 cm日均耗水量为0.570、0.595、0.694 mm,总耗水量为92.904、96.923、113.052 mm,液流通量为0.263、0.284、0.346 L.cm-2.d-1。与干旱区不同生境的梭梭相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梭梭的液流通量相对较小。不同地点和生境的梭梭在耗水数量、耗水日过程特性等方面差异明显,这为天然荒漠植被防护林的管理及沙漠区人工灌溉植物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
- 曹晓明陈曦王卷乐王权王珊珊
-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茎干液流蒸腾耗水
-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多枝柽柳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11
- 2011年
-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建群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自然状态,模拟降水、遮光处理以及降水和遮光双因子处理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Model 3500植物水分压力室分别测定光合作用和枝条水势,研究多枝柽柳枝条水势对浅层土壤水分和光照变化的响应,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日进程。结果表明:这4种处理方式下,枝条水势随土壤水分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趋势表现为黎明前枝条水势最高(-1.2 MPa),正午枝条水势最低(-3.2 MPa),太阳落山后枝条水势逐渐升高的趋势;WUE和LUE日变化呈现出近似双峰型抛物线,WUE日变化曲线在11:00和16:00有两个不明显的波峰,LUE日变化曲线在10:00和16:00出现两个明显波峰。当光照发生变化时,遮光处理下的WUE和LUE日变化都较自然状态下的日变化低,分别降低了1.5μmol CO2/mmol H2O的WUE和0.20×10-2μmol CO2/μmol APAR的LUE。研究表明,作为深根系植物的多枝柽柳,生存主要依靠地下水来补给水分,所以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变化没有明显引起光合和蒸腾的响应。而午间光强、高温是构成多枝柽柳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是多枝柽柳长期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形成的对抗环境胁迫的一种表现。
- 王珊珊陈曦王权包安明曹晓明李平衡
-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光能利用效率多枝柽柳荒漠绿洲过渡带
- 基于ASTER数据的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康格尔塔格金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对于该地区的研究多集中于成矿系统等地质方面。综合多位研究者的观点,认为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重要控矿要素之一是韧性剪切带,因此使用ASTER数据提取该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并解释矿化蚀变带与韧性...
- 吴梦娟周可法王金林王珊珊张楠楠周曙光
- 关键词:金矿带矿化规律围岩蚀变信息提取
- 文献传递
- 基于高光谱对花岗岩中长石含量测定研究
- 2023年
- 长石是地表岩石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为研究光谱分辨率及颗粒尺度对长石含量预测的影响,测定由石英、钾长石及斜长石粉末混合成的模拟花岗岩光谱信息。采用高斯响应函数重采样法,进行多光谱变换后,使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及极端梯度提升建模,得到钾长石及斜长石含量反演的最佳光谱宽度分别是10 nm和30 nm。依次去除矿物粒径较小样本,建模反演可得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平均决定系数(M),分别增加0.25与0.26,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尺度越大,矿物反演精度越高。研究结论可得,基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信息反演岩石中矿物含量。据获得的长石含量反演最佳波段宽度及颗粒尺度,为设计合适高光谱传感器进行大范围地表岩石组分检测提供参考。
- 彭逸飞周可法王金林王金林周曙光王珊珊
- 关键词:长石
- 不同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高光谱遥感由于其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在定量分析物质成分上独具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提取蚀变矿物信息。探讨了不同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影响,采用最邻近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和三次卷积插值法3种重采样方法对美国Cuprite矿区空间分辨率为20 m的AVIRIS影像做空间尺度扩展,分别扩展到空间分辨率为25,30,35,40,45,50 m。采用SAM分类方法从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中提取蚀变矿物信息,使用混淆矩阵评价提取结果。一方面比较不同重采样方法对后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精度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比较不同空间分辨率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用不同的重采样方法做空间尺度扩展,会影响后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精度,但是数值变化相对较小。相比之下,最邻近插值法重采样下影像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的精度稍好一些。②在中等空间分辨率(20~50 m)范围内,基于50 m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蚀变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较20 m的明显下降。其中最邻近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7.94%,0.09;双线性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6.87%,0.08;三次卷积插值法重采样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下降了6.68%,0.08。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整体上均高于较低空间分辨率的情形。
- 梁丹迪周可法王珊珊王珊珊
-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AVIRIS重采样
- 基于Landsat-8 OLI和ASTER数据集成和融合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以包古图斑岩型铜矿为例被引量:20
- 2018年
- 围岩蚀变现象是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降低找矿成本,提高找矿效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覆盖范围广、获取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蚀变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之一。根据Landsat-8 OLI和ASTER数据各自的波谱优势,把两者进行集成,得到AO数据;然后融合AO和Landsat-8 OLI全色波段得到融合后的AOM数据。基于AOM数据,利用波段比值、相对吸收深度、混合调制滤波对研究区的矿化和围岩蚀变进行了提取。为了验证AOM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对比了数据集成和融合前后的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1)AOM数据能够充分利用Landsat-8 OLI和ASTER的波段信息,包含了比任何单个数据都多的蚀变信息;(2)AOM数据能够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 唐超周可法张楠楠张楠楠周曙光王珊珊王兴灵
- 关键词:ASTER数据集成
- 岩石矿物表面光谱特征对地质高光谱遥感的影响
- 地质学家往往只对'新鲜'的岩石感兴趣,而对遥感学者来说,一个样品的表面层包含了该岩石的许多基本遥感信息。岩石矿物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组成物质内部离子与基团的晶体场效应和基团振动的结果,但地表风化产生的表面覆被层的矿物质,...
- 王珊珊周可法
- 文献传递
- 一种伟晶岩型锂矿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伟晶岩型锂矿识别方法,所述伟晶岩型锂矿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区域的多种遥感影像数据;S2:分别对每种所述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预处理结果;S3:分别提取每种所述遥感影像数据对应的预处理结...
- 王珊珊周可法王金林周曙光安少乐白泳蒋果程寅益马秀梅鲁雪晨梁玉霞
- 基于ASTER的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热液矿化蚀变信息提取被引量:2
- 2016年
- 新疆东天山的康格尔塔格金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其重要控矿要素之一是韧性剪切带。文章使用ASTER数据提取该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并选择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部分区域(因受数据获取限制,选择N41°38′—N42°20′、E91°20′—E92°20′范围)作为研究区。研究表明,区内矿化围岩蚀变特征明显,可通过分析研究区岩矿光谱特征以及ASTER数据光谱特征,分别选择假彩色合成、波段比值、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法(Crosta Technique)等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并提取研究区的矿化与蚀变矿物信息。结合ArcGIS将提取的矿化和蚀变信息与该地区的矿点与构造图层叠加,并对叠加成果图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叠加图中发现研究区中的金矿床沿韧性剪切带南侧的韧性剪切过渡带分布。通过阅读该地区的相关地质资料、成果文献等,对提取的矿化和蚀变信息进行验证;结果证明ASTER数据在相似干旱地区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具有可行性,此法用于相似地域找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吴梦娟周可法王金林王珊珊张楠楠周曙光
- 关键词:康古尔塔格金矿带ASTER蚀变信息提取东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