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玮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膀胱
  • 5篇肿瘤
  • 4篇复发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胃肠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膀胱癌
  • 3篇膀胱肿瘤
  • 2篇移植瘤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探针
  • 2篇特异性鉴定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筛选
  • 2篇尿路上皮
  • 2篇尿路上皮癌
  • 2篇外周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5篇王玮
  • 5篇杨晓峰
  • 3篇张自强
  • 2篇张帆
  • 2篇梁小波
  • 1篇凡振伟
  • 1篇赵扬
  • 1篇李欣
  • 1篇米振国
  • 1篇周培斌
  • 1篇曲永庆
  • 1篇朱永梅
  • 1篇李淑珍
  • 1篇王振华
  • 1篇田晓文
  • 1篇刘美丽
  • 1篇阎虹
  • 1篇姜增誉
  • 1篇马国龙
  • 1篇李俊

传媒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列线图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s)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验证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对曲线。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未服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收集数据库中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采用MSKCC列线图预测GISTs患者术后情况,通过Bootstrop自抽样得到新样本几率与患者复发的真实几率比较,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后,运用R语言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观察指标:(1)GISTs患者术后复发情况。(2)影响GISTs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3)MSKCC列线图预测每例GISTs患者术后理论复发情况。(4)建立新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 采用电话、门诊、家访方式进行随访。了解GISTs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GISTs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模型。列线图根据COX模型中入选变量的回归系数等信息绘制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 结果:(1)GISTs术后复发情况:90例GISTs患者随访1~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2.2%(47/90),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1.1%(10/90)。(2)影响GISTs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D117、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是影响GISTs患者术后5年复发的危险因素(χ2=9.276,19.911,31.721,32.973,6.48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其他、肿瘤直径≥10 cm、核分裂象≥5/50高倍视野是影响GISTs患者术后5
田晓文梁小波王振华王毅马国龙王玮史俊岩曲永庆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列线图复发风险评估
建立膀胱癌细胞系BIU-87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建立人体膀胱癌细胞系BIU-87膀胱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有效方法,为膀胱癌实验动物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BALB-C系裸鼠20只,分成A、B两组(各10只),A组采用手术方法于膀胱壁内注射人体膀胱癌细胞系BIU-87,B组经膀胱灌注人体膀胱癌细胞系BIU-87,分别观察不同阶段两组裸鼠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实验终点(4周)处死裸鼠,进行瘤体大小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A组裸鼠中,一只于术后第2d死亡,其余存活9只中,8只成瘤,成瘤率为89%;B组10只均未成瘤.结论 经膀胱灌注不能建立理想的膀胱原位移植瘤模型,手术方法建立膀胱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效果确切,能较好地模拟人膀胱肿瘤的疾病发展过程,对国人膀胱肿瘤的研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闫三华杨晓峰刘杰昊张自强张帆罗俊茜庞建智王玮
关键词:膀胱肿瘤
人膀胱癌BI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 采用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并应用Matrigel基质胶作为细胞悬浮剂将癌细胞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记录成瘤时间,计算成瘤百分率,测量肿瘤长径、短径、重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时间约为6~7d,成瘤率达到了100%,皮下接种28d后移植瘤平均长径为(19.58±1.85) mm,平均短径为(14.18±1.59)mm,平均体积为(2098.13±556.88)mm3,平均瘤重为(0.92±0.27)g.移植瘤HE染色显示,癌细胞的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核分裂像多见,细胞核染色深.结论应用Matrigel基质胶作为癌细胞的悬浮剂成功建立了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后续进行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科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杰昊杨晓峰王玮张自强闫三华罗俊茜
关键词:膀胱肿瘤
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与Dycal单层垫底治疗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第2组采用Dycal单层垫底后,3M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结果:对于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在成功率方面高于Dycal单层垫底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和脱落率来讲,低于Dycal单层垫底组。结论:针对临床中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建议采用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的治疗方案。
王玮曹艳
关键词:DYCAL玻璃离子
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导向肽的体外筛选与特异性鉴定
目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体外减性筛选,获得能与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高度结合的小分子多肽,鉴定其与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结合的特异性。  方法:采用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技术,以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
王玮
关键词:膀胱癌体外筛选特异性鉴定
文献传递
肿瘤靶向特异性光学分子探针的结构与设计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肿瘤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检查方法难以从分子水平早期诊断肿瘤。光学分子成像技术是一种采用光学成像,通过分子荧光标记靶向目标,形成光学分子影像进行肿瘤早期非侵入诊断的方法。光学分子探针是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核心,如何设计出具有靶向性和高度亲和力的理想探针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新型成像仪器的开发和光学分子探针的不断发展,光学成像技术将不断完善,成为临床分子水平早期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
刘杰昊杨晓峰王玮闫三华罗俊茜张自强
关键词:分子探针
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导向肽的体外筛选与特异性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体外差减筛选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获得与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高度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并鉴定其结合特异性。方法:以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作为靶细胞,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进行3轮体外差减筛选。ELISA法鉴定与BIU-87细胞呈强阳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对其编码的DNA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化学合成与BIU-87细胞强阳性结合的肽段并制备成FITC标记的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下鉴定其与BIU-87细胞、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以及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特异结合能力。结果:经3轮差减筛选将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富集了25倍,阳性率达76%。共获得10个强阳性克隆,DNA共有序列为SISSLTH、MARYMSA、TVRTSAD。BIU-87细胞与小分子荧光探针FITC-SISSLTH的结合率为(80.06±8.78)%,显著高于FITC-MARYMSA的(52.93±7.28)%、FITC-TVRTSAD的(38.04±7.47%)、FITC-EDRKETA的(1.91±1.37)%和FITC的(9.85±2.9)%(均P<0.01)。FITC-SISSLTH与BIU-87细胞的结合率显著高于与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结合率[(80.06±8.78)%vs(13.89±1.97)%,(8.13±2.85)%,(27.00±2.87)%,(2.33±1.75)%;均P<0.01]。结论: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经3轮体外差减筛选获得高效结合BIU-87细胞的导向肽SISSLTH,具有良好的结合特异性。
王玮杨晓峰凡振伟张帆徐磊
关键词:膀胱癌BIU-87细胞
肿瘤导向肽介导荧光分子探针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前期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导向肽CSNRDARRC多肽序列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制备的荧光分子,在体外内标记膀胱肿瘤细胞、肿瘤组织的光学分子影像学特征,为内镜光学分子影像诊断膀胱肿瘤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成像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活体光学分子荧光成像技术以及常规内镜摄像技术,分别在细胞、组织和活体水平,研究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标记膀胱肿瘤细胞的结合位点、影响结合率的因素、组织结合的特异性,及其活体体内器官分布和靶向性的研究。研究材料包括BIU-87膀胱肿瘤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模型、人体膀胱肿瘤组织石蜡标本68例、人体腺性膀胱炎组织石蜡标本16例、人体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43例、人体胃腺癌石蜡标本68例以及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29例。结果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靶向结合于膀胱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随着探针剂量的增加,细胞荧光强度也增加,探针与细胞的结合率与探针剂量线性相关。在组织水平探针与膀胱肿瘤组织的结合率为92.5%,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胃腺癌组织、腺性膀胱炎性组织的结合率分别为9.5%、8.8%和12.5%,其中Ⅰ、Ⅱ、Ⅲ级膀胱肿瘤的荧光强度分别为435.55±10.07、664.42±16.19、881.67.4-10.35,探针与膀胱肿瘤的结合率与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P〈0.05),离体和活体研究表明该探针能够与膀胱肿瘤组织靶向特异性结合。FITC—CSNRDARRC分子探针标记离体细胞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核为亮绿色斑点,石蜡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中的癌变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可根据亮绿色斑点影像识别,活体肿瘤组织的荧光分子影像采用常规内镜摄像系统不能摄取,�
杨晓峰赵扬贾新友李俊刘仍新王玮刘杰昊凡振威
关键词:膀胱肿瘤荧光分子探针分子诊断
InDel用于中国人群个体识别的法医学研究
目的:  利用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InDel)遗传标记,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群个体识别鉴定的复合扩增体系,并对插入一缺失多态性遗传标记应用于法医DNA常见现场...
王玮
关键词:法医鉴定
基于病人价值链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找出影响门诊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11—12月来医院门诊就诊的247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门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0. 67分。就诊等待时间和就诊秩序是门诊患者最为关注、满意度较低的两项条目。结论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和提高患者对就诊秩序的满意度是亟待改善的问题;门诊满意度调查可反映门诊服务的薄弱环节,可为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姜增誉刘美丽王玮阎虹张芳李欣王文天何生朱永梅
关键词:门诊患者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