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分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手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0%),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内科手段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总体有效率明显提升,适合临床推广。
- 孔振王玉分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内科
- 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电子内窥镜检查临床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粉(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冲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治疗有效率[9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37/4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69.4%(2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4.3%(19/3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且可促进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高,临床可推广。
- 孔振王玉分
- 关键词:白芨粉三七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胃溃疡
-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PET/CT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与后期随访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2例原发肿瘤,18例术后可疑或复发性肿瘤)进行PET/CT显像,同时进行常规妇科影像学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论是原发肿瘤还是术后可疑或复发肿瘤,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区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对病灶区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和阴性预测等数据上PET/CT法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和后期随访过程中,采用PET/CT进行成像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提供帮助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王玉分张工化孔振王志辉刘要先
- 关键词:PET/CT妇科恶性肿瘤
- PET-CT在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指引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PET-CT在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指引作用。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92例行肺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PET-CT指引下行肺癌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切除淋巴结病理学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除淋巴结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切除淋巴结病理阳性率为65.09%(179/2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5.31%(262/74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4%(10/46)(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35%(2/46),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52%(3/46)(P>0.05)。结论 PET-CT应用于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可发挥良好的指引作用,有效控制淋巴结切除数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宋跃峰孙军娜王玉分
-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清扫术PET-CT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100例,对其采常规取影像学检查和PET-CT检查,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经病理活检诊断,转移病灶经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诊断,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PET-CT检查的无转移及未发现病灶明显低于常规影像学检查(P<0.05);PET-CT检查的淋巴及其它部位转移数、转移病灶明显高于常规检查组(P<0.05)。结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可以提高恶性肿瘤在分期以及诊断方面的准确性,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跃锋孙军娜王玉分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恶性肿瘤病理
- PET/CT在前列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PETCT的应用情况及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PET/CT手段来观察靶区体积以及确定放疗剂量;对照组采用普通CT方式来观察靶区体积及确定放疗剂量;将两组患者的病灶发现情况和诊断敏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ET/CT法在病灶诊断和发现上还有敏感率上都高于常规CT手段。(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T/CT在前列腺癌患者放疗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更加科学的标准来帮助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 王玉分张工化孔振王志辉刘要先
- 关键词:PET/CT前列腺癌
-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SU...
- 王玉分
-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析。结果 PET/CT的分期准确率(88.4%)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查的敏感性(63.3%)、特异性(83.8%)均较单纯CT高。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对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玉分张工化
- 增强CT与PET/CT在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作用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增强CT与PET/CT在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15日至2017年4月15日我院收治的肺部实行病灶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将此86例患者进行CT与PET/CT诊断,然后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86例肺部实性病灶经增强CT确诊为恶性者有45例,其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66. 5%、特异性为81. 2%、准确性为69. 6%,经PET/CT确诊为恶性者有54例,其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90. 3%、特异性为86. 2%、准确性为87. 8%。两者在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差异显著,对比P <0. 05。结论:PET/CT对于肺癌及其淋巴结的转移方面诊断价值显著,其敏感性和准确性等均较增强CT强,在临床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应该做进一步的临床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其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宋跃锋孙军娜王玉分
-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