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梨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教学
  • 4篇学法
  • 4篇神经生长
  • 4篇神经生长因子
  • 4篇教学法
  • 3篇增殖
  • 3篇肉瘤
  • 3篇神经修复
  • 3篇缺损
  • 3篇临床教学
  • 3篇骨科
  • 3篇骨肉瘤
  • 3篇关节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源性
  • 2篇神经损伤
  • 2篇通路
  • 2篇周围神经

机构

  • 16篇桂林医学院附...
  • 9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2篇王梨明
  • 17篇唐际存
  • 9篇辛林伟
  • 8篇王锐英
  • 6篇李强
  • 4篇李朝旭
  • 2篇蒋林彬
  • 2篇贝朝涌
  • 1篇蔡伟良
  • 1篇周英琼
  • 1篇江梦谣
  • 1篇王娟
  • 1篇赵美玉
  • 1篇李运千
  • 1篇陈佳滨
  • 1篇古振林
  • 1篇胡译文
  • 1篇武成聪
  • 1篇陈灏
  • 1篇范晓丽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我们通过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际存王梨明秦珠临范晓丽
关键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骨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2019年
文章选取桂林医学院2014级临床本科班共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要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对照组采用讲授教学法(lec ture-based learning,LBL)。通过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在骨科见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王梨明唐际存王锐英辛林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临床教学教学满意度
Flow-through嵌合ALTP急诊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急诊一期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Flow-through嵌合ALTP急诊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患者17例。其中男16例,女1例;年龄19~55岁,平均32.4岁。创面范围16 cm×8 cm^45 cm×30 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Flow-through吻合受区动脉以重建肢体血供,股外侧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皮瓣和筋膜瓣覆盖浅表创面。供区皮肤直接闭合6例,腹部取皮植皮11例。结果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电话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1.8个月。皮瓣成活15例,2例失败并截肢。6例采用皮瓣和筋膜瓣修复,11例采用皮瓣、筋膜瓣和肌瓣修复。术后4例皮瓣一期愈合;11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坏死,其中1例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余10例患者二期植皮愈合。所有患者供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急诊Flow-through嵌合ALTP在重建肢体血供的同时实现创面三维立体修复,是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型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詹翼唐际存王锐英李海军王梨明王保山黄昌钊薛学文郑晓菊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甘草查尔酮A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A(LCA)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分为空白组(LCA浓度为0μmol/L)、5μmol/LLCA组、10μmol/LLCA组、20μmol/LLCA组和40μmol/LLCA组。应用相应浓度的LCA干预5组细胞,干预24、48及72h后,分别检测5组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干预48h后,检测5组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5μmol/LLCA组、10μmol/LLCA组、20μmol/LLCA组、40μmol/LLC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升高(均P<0.05),且各浓度LCA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均P<0.05)。10μmol/L、20μmol/L、40μmol/LLCA组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且均高于空白组(均P<0.05)。与空白组相比,20μmol/L、40μmol/LLCA组Bcl-2蛋白表达降低,10μmol/L、20μmol/L、40μmol/LLCA组Bax蛋白表达升高。结论LCA可以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并诱导其凋亡,亦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王梨明范志浩范晓丽王娟王锐英辛林伟唐际存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凋亡凋亡相关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不同用药方式的优劣性尚有争议。目的:观察鞘膜内与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切断后再缝合,分别向兔鞘膜内或损伤局部注射30μg神经生长因子或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12周,鞘膜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损伤坐骨神经鞘膜增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与正常神经纤维差异不大;且其神经干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损伤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次之。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外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功能,鞘膜内应用优于局部注射。
王梨明唐际存辛林伟李强周英琼陈灏古振林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鞘膜内给药方式坐骨神经损伤神经修复
项目驱动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辅助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临床医学能力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笔者以"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课题为基础,尝试在医学本科生能力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此法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都有独到之处。非常适合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医科教学,为培养创新型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锐英唐际存李强王梨明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甘草查尔酮A通过Akt/ERK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增殖
2023年
目的 探究甘草查尔酮A(licochalcone A,LC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骨肉瘤HOS和U2OS细胞,通过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LCA处理不同时间对HOS和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加入终浓度分别为对照组(含0.1%DMSO的培养液)、5、10及20μmol·L^(-1)的LCA处理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LCA对HOS和U2OS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A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1、Bcl-2、Bax以及Akt和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裸鼠荷瘤实验从体内水平探究LCA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LCA可抑制骨肉瘤HOS和U2OS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LCA可引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RK和Akt的磷酸化被抑制,cleaved PARP1和Bax的表达量升高,Bcl-2的表达量降低。裸鼠荷瘤实验表明,注射LCA后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肿瘤的质量明显减小(P<0.01)。结论 LCA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ERK信号通路有关。
范晓丽王梨明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
BMP2和NGF双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折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贝朝涌蒋林彬唐际存李运千辛林伟魏凌云陈德勤王梨明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该项目属医药卫生领域。 简要背景: 骨折愈合是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多种细胞和细胞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种阶梯式分子信号高度调控的,以恢复正常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完整为目的的复杂的细胞活动。包括...
关键词: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工程
甘草查尔酮A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肺鳞癌细胞周期阻滞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究甘草查尔酮A(LCA)对肺鳞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LCA处理48 h对H22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浓度LCA(0、10、20及40μmol/L)处理H226细胞48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LC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A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和CDK4表达的影响,并探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雄性BALB/c-nu裸鼠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LCA处理组),腹腔注射LCA 24 d后取肿瘤测量瘤体体积及质量,从体内水平探究LCA的抗肿瘤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随着LCA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48 h的IC50为28.3μmol/L;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LCA处理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LCA处理后,CyclinD1、CDK2和CDK4的表达均降低(P<0.05);PI3K和Akt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是它们的磷酸化水平(p-PI3K和p-Akt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裸鼠荷瘤实验表明,LCA可使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0.05)。结论LCA可以抑制肺鳞癌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范晓丽王娟王梨明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PI3K/AKT信号通路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既往治疗骨肉瘤方法的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传统保肢组(A组)和现代保肢组(B组),各28例。A组用采用传统保肢方案,即保肢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B组采用现代保肢方案,即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方案均采用CTX+VCR+MTX+ADM方案,比较两组转移/复发率、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肢体功能、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转移/复发率及3年后的死亡率,B组低于A组(P<0.05);肢体功能优良率及临床疗效,B组高于A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能够降低骨肉瘤患者转移/复发率、死亡率,改善肢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敖泽飞唐际存王梨明甘华杨余贵斌
关键词:骨肉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