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军旅戏剧中的“平民情结”
- 2002年
- 孟冰的话剧新作《老兵骆驼》是近年来军旅戏剧乃至全国戏剧新作中的佳作。新颖严谨的戏剧结构、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加之导演别出心裁的舞台处理和演员的出色表现,使我们得到一次独特的艺术享受。
- 王树增
- 关键词:军旅戏剧导演演员平民情结戏剧结构话剧
- 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战史——《抗日战争》作者王树增先生访谈录被引量:2
- 2015年
- 《抗日战争》是王树增革命战争系列的最后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王树增认为这场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土上发生过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争,它令整个中华民族付出的代价之巨大是其他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相比的,最终取得的战争成果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它从头到尾贯穿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屈服、就是骨头要硬,这是值得我们全民族为之骄傲的。王树增创作《抗日战争》的初衷是把民族的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重新确立起来,这对当代中国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青年人是至关重要的。在他看来,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第一要素是"人",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一个铁定原则是一切从人出发。一部文学作品的主轴应该是人的精神,不管是大背景还是小细节,最后落脚点必须是写具体的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
- 王树增陈曦刘夏高博
-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战史非虚构文学民族精神
- 《1911》
- 2013年
- 重温辛亥百年风云 再现世纪历史现场
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地位。作为推翻千年帝制、唤起民族觉醒的实践发端,在希冀与幻灭、新生与腐朽、成功与挫败的剧烈交织中,在近代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政体样式和民生诉求以及重建近代社会道德体系等关乎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思想启蒙运动。
- 王树增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社会道德体系思想启蒙运动民族觉醒民主思想政治制度
- 解放战争的几点启示——“中国梦”的历史解读
- 2013年
- 6月21日,著名军旅作家、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王树增同志应邀来到辽宁,为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党刊集团作了精彩的报告。以下为报告的内容节选。
- 王树增
- 关键词:历史解读解放战争中国梦军旅作家政治部组织部
- 生命年轮上铭刻的阅读记忆——《3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摘选
- 2010年
- 《30年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的前言说道:“曾经有人说,到人家做客,看看主人家有什么样的书。就能知道这个人的爱好、兴趣乃至境界:还有人说。一部书的畅销,绝对是书中内容暗合了当下社会的普遍心理。所以,从阅读的角度切入,你能感知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的确。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思想引进”的时代,“真正阅读”的时代,
- 安意如傅国涌王树增
- 关键词:心灵史中国人记忆生命心理状态
-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之名家导读 革命战争与革命英雄主义(下)
- 2010年
- 英雄主义的核心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为私利奋斗不是什么英雄,也成不了英雄解放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非常奇特的战争。战争爆发的时候双方力量不成比例。重庆谈判,蒋介石面对毛泽东踌躇满志,为什么?他有底气。
- 王树增
- 关键词: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战争世界战争史重庆谈判
- 阅读是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
- 2012年
- 人获取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生活实践,二是通过阅读书籍。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生活实践极其有限,阅读书籍因此成为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生苦短。我们穷尽一生的时光阅读,也只能读到世界全部图书中的有限章节,犹如沧海之一粟。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 王树增
- 关键词:获取知识文化多元化书籍
-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之名家导读 革命战争与革命英雄主义(上)
- 2010年
- 英雄主义精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几乎可以涵盖人类追求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不屈的精神,包括勇敢、永不言败和坚韧不屈等等。在人类的文明遗产当中,英雄主义精神是支撑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 王树增
- 关键词: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战争英雄主义精神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