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刚

作品数:1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气藏
  • 5篇储层
  • 4篇地震
  • 4篇浅层
  • 4篇反演
  • 3篇叠前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浅层气
  • 3篇凹陷
  • 2篇弹性阻抗
  • 2篇弹性阻抗反演
  • 2篇地震预测
  • 2篇岩体
  • 2篇油藏
  • 2篇砂砾
  • 2篇砂砾岩
  • 2篇砂砾岩体
  • 2篇沙一段
  • 2篇天然气藏
  • 2篇浅层气藏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17篇王树刚
  • 13篇魏文
  • 13篇李红梅
  • 8篇王红
  • 4篇王凡剑
  • 3篇刘海宁
  • 2篇张伟忠
  • 2篇王兴谋
  • 1篇李惠玲
  • 1篇张秀娟
  • 1篇杨玉龙
  • 1篇张云银
  • 1篇穆玉庆
  • 1篇刘建伟
  • 1篇江洁
  • 1篇路慎强
  • 1篇韩宏伟
  • 1篇刘海宁
  • 1篇孙兴刚
  • 1篇王红

传媒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石油物探
  • 3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信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阳信洼陷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单层薄、层数多、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较大的特点,在分析该区地质沉积特征及沙一段地震反射特征基础上,采取了地震相分类、分频技术对该区生物灰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应用叠前AVO属性及频谱衰减技术检测储层发育区的含气性,得出有利含气储层发育区,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吻合较好,为该区下步沙一段生物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王红李红梅魏文王凡剑王树刚
关键词: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预测
中深层天然气藏地震预测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济阳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层系发现了不同类型的中深层天然气藏,由于气藏地质条件、地震反射复杂,针对不同的气藏需采用不同的地震预测技术。本文在中深层天然气藏地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物理、地震反演、地震属性等预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中层气藏储层物性较好,储层与围岩的岩石物理参数差异明显,应用亮点、AVO、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技术可较好地识别预测三角洲砂岩气藏;针对深层低孔低渗砂岩气藏,地震属性及多属性反演是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并预测了孤北地区二叠系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结合构造分析,指出了孤北地区深层气勘探方向。
李红梅李惠玲魏文王树刚王凡剑
关键词:天然气藏储层弹性阻抗反演
基于叠前方位各向异性的有效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2024年
泥页岩裂缝油气藏在JY坳陷LJ地区广泛分布,该区L42、L19等多口井钻遇了高产工业油流,充分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裂缝的非均质较强,导致利用传统地震方法很难识别裂缝发育特征,进而极大影响了勘探开发成效。因此,要想确保勘探开发成效,如何高质量实现裂缝识别至为关键。本文以LJ地区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裂缝油藏为例,利用各向异性正演模拟,分析了泥页岩储层在裂缝发育程度、密度变化情况下的各向异性特征,并据此通过敏感性属性对裂缝的发育情况进行了定量-半定量预测。该方法在LJ地区沙三下泥页岩有效裂缝的识别中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突破了传统技术对裂缝识别的局限性,对其他地区泥岩裂缝油气藏的预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张秀娟刘建伟张伟忠王树刚孙兴刚
关键词:泥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各向异性
基于地震波衰减的特征属性重构方法被引量:7
2012年
以储层流体识别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地震波衰减的特征属性重构方法。首先从地震波衰减理论出发,通过改变地层品质因子表达式,推导了地震特征属性函数,利用振幅类、频率类及衰减属性重构新的地震属性;然后设计粘弹性介质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利用特征属性函数重构的地震属性能较好地突出储层含流体变化特征,从而验证了基于地震波衰减的特征属性重构方法识别储层含油气性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老河口油田北部老168井区河道砂岩储层油气识别,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精细刻画了储层流体的展布特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魏文王兴谋李红梅王树刚王红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河道砂岩油气识别
泥页岩储层各向异性正演模拟与属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当前泥页岩油气藏的勘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渤南洼陷沙三段泥页岩储层为例,在各向异性参数和裂缝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各向异性弹性波场数值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为了探索泥页岩裂缝型储层的预测方法,基于地震波场模拟数据,对甜心属性(振幅与频率的复合属性)、吸收属性等进行了提取和分析,认为利用这两类属性能够对泥页岩裂缝型储层进行有效预测,为今后该类储层的叠后地震属性预测指出了方向。
王树刚李红梅
关键词:各向异性参数波场模拟
盆缘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联合勘探方法及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以济阳坳陷三合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对盆缘稠油与浅层气联合勘探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原油物理性质测试、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天然气样品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厘清了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成因相关性并提出联合勘探方法,认为三合村地区新近系稠油具有明显微生物降解成因特征,浅层气藏为混源气藏,且主要为微生物降解气.利用已发现的浅层气藏,沿着稠油-浅层气输导体系溯源逆推,并通过圈闭刻画和稠油地震识别,可以实现稠油油藏的精准勘探.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系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具有成因关系.新近系稠油正构烷烃缺失严重,甾烷部分降解,为典型微生物降解成因.新近系浅层天然气以微生物降解成因气为主,甲烷体积分数超过95%,干燥系数达到0.99;甲烷碳同位素值偏轻,为-50.03‰~-42.78‰,而甲烷氢同位素比值随着甲烷碳同位素比值减小而增大;CO_(2)碳同位素比值为17.69‰,表现为异常偏重等特征.断裂是浅层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砂体发育构成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毯层,高频衰减梯度剖面可以有效刻画K119井1321.7~1326 m、K116井1323.8~1329.3 m稠油油藏.通过稠油-浅层气输导体系刻画和稠油地震识别,可以落实稠油油藏勘探方向和目标.浅层气藏主要分布在Ng^(1+2)段累计泥岩厚度大于70 m的范围内的稠油油藏上方或者上倾方向.开展地震振幅异常区、低频谐振异常区描述,共描述Ⅰ类"亮点"气藏砂体31个,预测天然气资源量5.2×10^(8)m^(3).
刘海宁刘海宁王兴谋张云银韩宏伟张伟忠王树刚
关键词:稠油油藏浅层气藏联合勘探
地震衰减梯度法识别储层流体的应用分析
2011年
地层含油气后高频信息衰减,地震波吸收系数增大,这为利用吸收系数进行储层含油气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垦东北地区,利用地震衰减梯度法进行流体检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地震衰减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油气储层内衰减属性与振幅属性呈正比关系,地震衰减技术的应用受地震资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为储层流体内识别分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魏文李红梅王树刚王红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东营凹陷孔二段源岩有利烃源分布及南坡深层潜山气藏勘探被引量:2
2014年
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勘探程度较低,孔二段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有利烃源分布是制约其勘探的重要成藏因素。首先从孔二段烃源岩的岩性颜色、生烃潜力地化指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其生烃潜力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背景及孔二段地层发育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对孔二段烃源岩有利烃源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已钻井分析,建立了南坡深层潜山成藏模式,并在其指导下,结合孔二段有利烃源分布,对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进行了综合评价。
刘海宁李红梅魏文王树刚王红
关键词:东营凹陷孔二段
东营北带东部盐下深层砂砾岩体有效储层地震识别被引量:3
2013年
东营北带东部盐下砂砾岩体具有良好的深层气成藏条件,然而由于沉积期次划分不明确、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缺乏针对性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该区带深层气的勘探一直徘徊不前。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储层精细预测技术研究。首先应用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技术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期次进行了精细划分;然后通过三维平均速度场的建立落实了各期次砂砾岩体的构造特征;最后在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对各期次砂砾岩体的有效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量化预测。初步形成的针对性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精细预测技术系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预测东营北带东部深层砂砾岩体有利圈闭天然气资源量246×108 m3。
王树刚李红梅王红魏文江洁
关键词:砂砾岩体小波变换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济阳坳陷深层构造新认识
2024年
随着勘探开发进程加快,济阳坳陷深层已经逐步成为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阵地,针对深层存在的问题,结合济阳坳陷地震资料条件,重新拼接处理了14条济阳坳陷深层骨干剖面,进一步梳理了济阳坳陷深层地层格架,厘定了深层构造解释方案,总结深层构造样式及其分布规律,明确了济阳坳陷深层构造特征,初步分析了个凹陷的构造差异,明确了古近系深层相对独立的成藏体系。
王树刚于正军刘建伟王红魏文
关键词:地层格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