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莉

作品数:40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9篇基因
  • 6篇蛋白
  • 6篇鳞癌
  • 5篇食管
  • 5篇体外
  • 5篇细胞癌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鳞状细胞癌
  • 5篇喉鳞状细胞
  • 5篇喉鳞状细胞癌
  • 4篇肿瘤
  • 4篇慢病毒
  • 4篇癌细胞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机构

  • 39篇川北医学院
  • 7篇川北医学院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40篇王朝莉
  • 22篇李丽
  • 17篇敬保迁
  • 15篇冯莉
  • 12篇胡为民
  • 10篇任碧轩
  • 10篇陈果
  • 10篇唐恩洁
  • 8篇谢勇恩
  • 8篇杨健
  • 6篇冯俊
  • 5篇杨尚君
  • 4篇杨致邦
  • 4篇朱红
  • 4篇李倩倩
  • 3篇白权
  • 3篇付茂勇
  • 2篇张大容
  • 2篇彭涛
  • 2篇张大蓉

传媒

  • 6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西部医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药材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pA抗血清制备及其对细菌粘附的影响
2016年
目的制备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分泌蛋白A(EspA)抗血清,并检测其对EPEC粘附的中和作用。方法以EPEC标准株E2348/69为模板,采用PCR方法获得EspA基因,将目的基因连接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spA,转入表达菌株BL21后用IPTG诱导表达并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EspA;以纯化EspA辅以佐剂免疫家兔,多次免疫获得抗血清,采用中和试验检测抗血清中和EPEC粘附Hep-2细胞的能力。结果成功构建EspA原核表达质粒,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37ku,与预期值相符。用纯化的表达蛋白EspA免疫家兔,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抗血清的效价为1∶2,但稀释度≤1∶16时仍能效抑制EPEC粘附Hep-2细胞。结论 EspA抗血清具有抑制EPEC粘附Hep-2细胞作用,有望为疫苗研发的候选抗原。
郭永明黄荣王朝莉杨晓红杨健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抗血清粘附
靶向HBVs和e抗原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共转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s1、Pgs2、Pgs3及靶向HBeAg基因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共转染,对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中的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质粒PTZ为阴性对照,将自行构建的靶向HBVs和e抗原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按不同组合共转染HepG-2.2.15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用MEIA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结果:psiHBV4+PgS2、psiH-BV4+PgS3在联合转染时,在细胞上清和裂解液中对HBsAg和HBeAg表达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siHBV5+PgS1、psiHBV6+PgS3对裂解液HBeAg表达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靶向HBs和HBe基因的两种载体psiH-BV4+PgS2、psiHBV4+PgS3共转染比单个载体转染更能显著减少HBV抗原的表达。
杨尚君王朝莉李丽唐恩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原RNA干扰SHRNA表达载体
表皮生长因子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及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20 ng/ml重组人EGF(rh EGF)作用于血清饥饿的Eca109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F对Eca109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21CIP1/WAF1(p21)、p27KIP1(p27)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21、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GF组和对照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90±0.82)%和(65.94±0.74)%(P<0.01);qRTPCR结果显示p21 mRNA表达水平EG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27 mRNA表达水平EG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1蛋白表达水平EG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27蛋白表达水平EG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GF有利于Eca109细胞从G1期过渡到S期,促进细胞增殖,可能与调节p21、p2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关。
李倩倩朱红王朝莉黎仕娟胡为民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ECA109细胞细胞周期P21CIP1/WAF1P27KIP1
靶向HBV s和e抗原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共转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索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s1、Pgs2、Pgs3及靶向HBeAg基因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共转染,对体外培养HepG2.2.1 5细胞中的...
杨尚君王朝莉李丽唐恩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SHRNA表达载体HBV病毒抗原表达
文献传递
川北地区胃癌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克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构建胃低分化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筛选胃癌特异表达基因。方法:取胃低分化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cDNA,进行SSH构建消减文库获得序列标签,与载体连接、克隆、筛选、测序及同源性检索。结果:以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为driver、胃低分化腺癌组织为tester成功构建cDNA消减文库,测序结果与公共数据库中已知基因和人类EST比较,获得5个特异性序列标签(NBPF1、FAM48A、RXFP2、ACTB和QDPR)。结论:应用SSH法成功构建胃低分化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初步筛选胃癌部分表达基因,为寻找川北地区胃癌发生发展的特异性基因奠定基础。
王朝莉李丽陈果杨尚君敬保迁任碧轩冯莉
关键词:胃癌SSH特异基因
南充地区不同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比较南充地区野生芍药叶型和竹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差异分子。方法:采用RAPD扩增、分析不同叶型半夏指纹图谱,并对典型特异扩增条带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36条随机引物中有22条扩增出清晰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57条带,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61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3条,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7条。差异条带AOPN-14300经克隆测序证实为非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记号为EF417577。结论:南充野生不同叶型半夏基因组存在差异,已将部分典型差异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克隆,为从分子水平鉴别本地区半夏奠定基础。
任碧轩白权王朝莉陈果李丽敬保迁张大容冯莉唐恩洁
关键词:半夏基因组DNARAPD指纹图谱克隆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体外抑制HBeAg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为防治HBV感染的新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针对HBV prec/c基因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psiHBV1、psiHBV2和无关序列psiHBVc。psiHBV与慢病毒辅助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慢病毒颗粒后,感染HepG2 2.15细胞,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MEIA)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HBeAg表达;用定量PCR检测prec/c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重组质粒双酶切和测序鉴定与预期结果相符合;组装慢病毒颗粒感染HepG2 2.15细胞后,prec/c mRNA转录降低;与对照组比较,HBeAg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病毒颗粒对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NAi能特异性抑制HBV表达,为应用RNA干扰技术进行乙型肝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朝莉李丽陈果唐恩洁杨致邦杨尚君
关键词:RNAIHBEAG慢病毒
川北地区胃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筛选胃癌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为揭示胃癌的病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胃低分化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采用RT-PCR技术对5例不同阶段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相应基因进行筛选。结果成功构建胃低分化腺癌cDNA消减文库,获得5个特异性序列标签(NBPF1、FAM48A、RXFP2、ACTB和QDPR),通过RT-PCR技术进行筛选,获得RXFP2基因的mRNA在所取标本中的差异表达。结论筛选得到胃癌特异性表达基因RXFP2,对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病因学基础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王朝莉敬保迁李丽冯莉
关键词:胃癌SSHRT-PCR特异基因
钙粒蛋白A在肿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钙粒蛋白A属钙结合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活动,与肿瘤细胞的增生和分化有关。先前我们以消减抑制杂交技术从食道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时,发现食道癌组织中钙粒蛋白A下调表达。本研究中,我们以β-...
冯莉谢勇恩王朝莉李丽任碧轩敬保迁
鲍曼不动杆菌三价抗原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三价抗原融合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探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结合PCR扩增法获取smpA/omp22/nlpA(1⁃384)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ColdI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I⁃SON。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免疫原经背部皮下注射接种Balb/c小鼠,并于初次接种后第14、28天各加强免疫1次,同时设置佐剂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7、21天小鼠内眦取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抗原刺激培养后脾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IL⁃4的分泌情况。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大小约为5.9 kb,转化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约56 kDa的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后在小鼠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佐剂及PBS对照组(P<0.001),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产生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成功制备了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融合蛋白,小鼠免疫接种后显示出较强免疫原性。
董瑶吕琳曦关丽娜王朝莉冯莉谢勇恩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免疫原性融合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