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鹏
- 作品数:333 被引量:22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临沂实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解读被引量:4
- 2022年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下面笔者试对“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进行粗浅解读。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含义.
- 王有鹏
- 关键词: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义务教育
- 坚持铸魂育人的根本方向与要求
- 2022年
-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应积极承担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打造以铸魂育人为根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就要铸理想信念之魂,育有信仰之人;铸价值观念之魂,育有道德之人;铸中国文化之魂,育有精神之人;铸责任意识之魂,育有担当之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功能,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 王有鹏
- 关键词:时代新人
- 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教学范式例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情境体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这种教学范式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入手,以学生的体验为显著特征,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张扬为目的。下面以“师生交往”(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以下简称“本课”)为例,来分析如何让生命在情境体验中张扬。
- 王有鹏
- 关键词:教学范式课堂教学情境情境体验师生交往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提升
- 做有仁慈之心的教师
- 2013年
-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是唐代诗人自居易的诗,其仁慈之心跃然纸上。仁慈之心即是仁爱慈善之心,它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也是人的优良品质。仁慈之心是庄严高贵的,教师耍有一颗仁慈之心。
- 郭红艳王有鹏
- 关键词:仁慈教师唐代诗人自居易庄严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被引量:7
- 2017年
- 引导青少年认同中华文化,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能够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奠定人格基础,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对于实现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引导青少年认同中华文化,就要把认同中华文化与青少年自身特点相结合,与共享世界文明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还要与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相结合。
- 王有鹏
- 关键词:中华文化
- 牢牢把握思想品德课之魂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期《时势时话·焦点话题》栏目刊文思想引领性凸显。向颖同志的文章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品德课的路径,以唤醒道德教育内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文章四部分内容理从例出、阐释科学、内弓1外联,构思不可谓不精妙。戴云、王有鹏同志的文章则从相互联系的不同方面,深刻阐述了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两篇文章,一篇宏大而不空灵,一篇微观分析而不失大气,共同指向学科铸魂,可谓珠联璧合。
- 戴云王有鹏
-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教育自主性思想性
- 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新文化的思考
- 2016年
- 思想品德课传统的课堂文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新的课堂文化。这种课堂新文化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生活、关注生本、关注生成,分为平等民主的课堂文化、尊重激励的课堂文化、自主合作的课堂文化、对话互动的课堂文化、探究质疑的课堂文化、参与体验的课堂文化、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生成创新的课堂文化、多元开放的课堂文化等九个类型。打造这种课堂新文化,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价值观,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行为,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及改变课堂的面貌。
- 王有鹏
- 教育学生做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怎样教好“维护国家利益”
- 2018年
-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以爱国为主题,由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三课组成,说明了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三个核心问题。下面,就怎样教好第四单元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 王有鹏
- 关键词:国家安全观
- 激情·生情·动情·导情·促情——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探索
- 2008年
-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索。
- 王有鹏颜景彩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激情思想品德课中国人
- 找回教师丢失的责任心被引量:2
- 2012年
- 要真正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标杆。但是,曾几何时,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教师的责任意识淡薄了,责任感弱化了,责任心丢失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该找回教师丢失的责任心。一、找回责任认知责任认知是教师对责任的内容、意义、价值、社会期望及要求的认识和掌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教师的工作成效如何,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与快乐,关系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关系到学校的声望与名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教师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该对学生负责任;教师作为研究者,承担着知识创新的神圣使命,应该对知识负责任;教师作为特殊的个体,承担着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神圣使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可见,应该对自己负责任,这是教师应有的责任认知。但是,曾几何时,一些教师应有的责任认知削弱了,教学只剩下了教书,甚至是只剩下了考试分数。在这样的教师眼里,教师的责任只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育人似乎是多此一举,成为研究者似乎与我无关,承担社会责任似乎遥不可及,而自我教育则似乎是可有可无。为了找回教师丢失的责任认知,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惟一标准评价教师的做法,把教师的“育人”成绩�
- 王有鹏
- 关键词:教师作为研究者责任心社会责任感著名教育家教书育人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