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治疗幽门螺杆...
  • 2篇胃炎
  • 2篇临床及实验研...
  • 2篇螺杆菌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胃炎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智慧
  • 2篇冀爱英
  • 2篇陈天朝
  • 2篇赵文霞
  • 2篇杨国红
  • 1篇李白云
  • 1篇赵天使
  • 1篇张芙蓉
  • 1篇苟建军
  • 1篇僧国珍
  • 1篇郭慧平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2
1998年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R)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CT)与食管癌、胃癌及结肠癌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方法测定35例食管癌、65例胃癌、26例结肠癌、34例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癌组织、胃窦粘膜及胃癌癌旁粘膜中GST,γ-GT活性和25例胃癌术前及术后10天血清中该两种酶的活性。结果:食管瘤、胃癌、结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GST、γ-GT活性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0.005);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及组织中GST、γ-GT活性虽高于对照组,但除组织中GST(P<0.05)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胃癌组织中该两种酶的活性明显高于胃炎伴癌前病变(P<0.01);胃癌组织中GST,γGT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该两种酶的活性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25);胃癌术后10天血清中GST,γ-CT活性明显低于术前(P<0.001)。结论:血清和组织中GST、γ-GT活性的测定可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监测癌前病变的进展及预测肿瘤是否复发。
李白云王智慧郭慧平苟建军僧国珍邢陆伟油书恒王修彦
关键词:食管癌结肠癌GSTΓ-GT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下垂38例被引量:1
1997年
张芙蓉王智慧赵天使赵天皎边壮
关键词:胃下垂中西医结合治疗
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正>目的:观察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疗效,系统地开发研究“经方”。方法: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厚朴制成胶囊治疗HP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临床研究:治疗组136例,对照组90例,全部病例均作...
冀爱英赵文霞王智慧杨国红陈天朝贾士奇张玉洁
文献传递
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 :观察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性胃炎的疗效 ,系统地开发研究“经方”。方法 :将HP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36例 ,用夏连抑幽胶囊治疗 ,对照组 90例 ,用丽珠得乐胶囊治疗 ,均治疗 4周 ,观察临床疗效 ,并作相应的动物实验。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夏连抑幽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 ,消除粘膜炎症 ,清除HP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 (P <0 0 5 ,P <0 0 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夏连抑幽胶囊对抗炎、镇痛、胃溃疡模型的影响均有显著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疗效肯定。
冀爱英赵文霞王智慧杨国红陈天朝贾士奇张玉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