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 作品数:4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含酮替芬的罂粟碱液对静脉"桥"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并对比分析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与常规罂粟碱保存液对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血管的保护作用,选择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静脉血管壁内皮细胞(VEC)及血管内膜完整性的保存液,提高其在临床上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筛选2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取其CABG术后剩余的大隐静脉(GSV)并分割成2段,常温下分别保存在常规罂粟碱液(对照组)及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实验组)中各1 h.①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GSV"桥"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浓度的表达值;②利用高倍光镜观察血管"桥"肌层的肌纤维板、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及单位面积血管内皮细胞的死亡数目;③采用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素-1(ET-1)浓度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ICAM-1浓度的表达值低于常规对照组,光镜下"桥"血管内皮肌层肌纤维板及单位面积VEC的死亡分级中Ⅰ级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内皮细胞ET-1的含量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能够有效地抑制静脉"桥"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降低单位面积VEC的死亡数目及细胞器的损伤程度.在CABG术中可以选取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作为桥血管的保存液,更好地保持术后远期的通畅性.
- 殷巍王亮马方明王晓明韩志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内皮细胞保存液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 2006年
- 王晓明尉廷汉杜国良王亮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手术治疗
- 右冠状动脉左室瘘一例
- 2007年
- 王亮王晓明
-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左室瘘心前区疼痛舒张期杂音T波倒置供血不足二尖瓣环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并动脉导管未闭一例
- 2003年
- 杜国良王震玺尉廷汉吴清玉李伟王亮王晓明
- 关键词: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
- 30例儿童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法洛四联症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4%,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于首位,非手术治疗预后不良,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术后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病例可行一期根治术。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30例法洛四联症儿童施行根治术。现总结如下。
- 邹龙韩志伟王亮王晓明贾凡员建平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一期根治术体外循环技术
- 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3月-2008年6月对385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应用体外循环(CCAB)236例,其中同期行室壁瘤切除9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5例,主动脉瓣置换23例,二尖瓣置换42例,双瓣置换16例,人工血管置换7例;非体外循环(OPCAB)149例。结果:共移植血管桥1 271支,平均3.3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1.6%;1例人工血管置换术后2个月死于脑栓塞,5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急性心肌梗死6例,经积极溶栓对症治疗痊愈;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术后随访216例,随访3~56个月,平均(32.5±11.2)个月。结论:对有冠状动脉搭桥术指征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远期效果良好,充分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韩志伟邹龙王晓明王亮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
- 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 探讨微创双极射频消融对房颤治疗的效果。方法 1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年龄53岁,尢器质性心脏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气管插管麻醉,非体外循环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先行右肺静脉环状消融,然后行左肺静脉环状消融,最后切割缝合器切除左心耳。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1至3个月。房颤转复率90%。复发1例,为房颤6年的患者。结论 微创双极射频消融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房颤方法。
- 王亮王晓明员建平
- 关键词:胸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房颤
- 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6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5例,双瓣置换5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 王晓明王亮韩志伟员建平贾凡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人
- 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规CABG)术后5年血管桥的通畅率。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40例单独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地被分为OPCABG组和常规CABG组。OPCABG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CABG;常规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CABG。两组术前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利用双源CT造影检查及CT图像后处理,研究两种术式各条血管桥的通畅情况。结果常规CABG组及OPCABG组左乳内动脉(uMA)到前降支(LAD)的通畅率都达到100%,静脉桥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和94.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G旁路血管桥的3~5年通畅率可以和常规CABG相媲美。OPCAB治疗冠心病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王亮殷巍王晓明韩志伟刘秀利员建平贾凡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
- 含酮替芬的罂粟碱保存液对静脉“桥”血管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保存液对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且大隐静脉(GSV)无病变患者术后剩余GSV20个标本。分别保存在常规罂粟碱液及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中各1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GSV中ICAM-1、ET-1表达情况。结果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组ICAM-1[(32.20±7.70)ng/ml vs.(36.69±5.75)ng/ml]、ET-1[(21.10±7.30)ng/ml vs.(21.69±7.71)ng/ml]表达均低于常规罂粟碱保存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含富马酸酮替芬的罂粟碱液保存液可以抑制静脉桥ICAM-1、ET-1的表达,有保护静脉桥血管的作用。
- 余义文王亮马方明王晓明
- 关键词:大隐静脉酮替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