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9篇翻译
  • 4篇英汉
  • 2篇定语
  • 2篇英语
  • 2篇圣经
  • 2篇主谓
  • 2篇《圣经》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宾
  • 1篇动宾关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形合
  • 1篇行囊
  • 1篇修炼
  • 1篇学习心理
  • 1篇学习心理学
  • 1篇意合
  • 1篇英汉定语
  • 1篇英汉主语

机构

  • 15篇湖北第二师范...

作者

  • 15篇王文明

传媒

  • 10篇英语广场(学...
  • 5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mething that/Somebody that:一堂儿歌翻译课的切片分析
2018年
正常的翻译课在英语本科高年级才开始,是因为翻译需要一定的双语基础和较为广博的其他知识。而面对语言知识准备远远不够的学生,则需要语言的补差筑基和翻译教学同时进行。这方面不像正常翻译课,有现成章法可循;而反映在学生和老师身上的语言焦虑、教育焦虑,又是那样真实而迫切,十分值得深思和探索。本文笔者就是想就一堂儿歌翻译课进行切片式分析。
王文明
关键词:补差
翻译硬伤:伤在何方?
2018年
对照原文内容,译文错得离谱,或者文字表达上不合逻辑,违背目标语表达规范,这在翻译上就是硬伤。具体而微地指出翻译硬伤语言上的问题,对于揭示语言差异、提高翻译意识,常可收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之效。但文字的背后是"文心"。作者也试图提出对硬伤背后的因素的观察与思考。
王文明
英汉主语比较与翻译被引量:2
2011年
英汉主语间的区别在于英汉语之间的本质差异:一是英语重形合,依靠大量的语言形式标记表达意义,主语对谓语制约性强,而汉语重意合,逻辑常是隐含的,不一定都摆在面上。二是英语靠主谓(SV,包括主系表)框架立句,汉语很多句子不需要主谓框架,只需后面部分(评论,Comment)能评述前面部分(话题,Topic),句子就立得起来。英语立句基础是SV,汉语立句基础是TC。就这个意义上说,英汉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实现SV和TC之间的恰当转换。汉语TC可能相当于英语的SV;也可能不是。
王文明
关键词:形合意合主谓结构
《双语经典童话绘本》翻译手记——兼论如何在中文里还原英文童话童谣的风味
2022年
优秀的童话,尤其是童谣形式的童话,因其故事性、趣味性和韵律之美,可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培养优秀品质,建立内心的幸福感和秩序感。如何在中文译文里尽可能地还原英文童话童谣的风格、节奏和韵律,作者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做了一些尝试,并探讨了情景再现在风格保存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文明
关键词:韵律情景再现
《圣经》对英语的影响:文体风格
2012年
本文论述了"钦定本"《圣经》问世以来,《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其文体风格对后世英语的影响,并指出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以期对当今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对他们了解英语文体知识,有所帮助。
王文明
关键词:《圣经》文体特征
《圣经》对英语的影响:世道人心
2012年
本文论述了"钦定本"《圣经》问世以来,《圣经》对英语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西方社会乃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当今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及他们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有所帮助。
王文明
关键词:宗教
翻译就是挠痒痒——以《名家妙用英语成语词典》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笔者在对一部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词书数度细读之后,和编译者具体而微地就三个方面进行商榷:没说对、没说清、没说好,即重译的三个理由。经典文字是文字之痒,挠到痒处不是易事。
王文明
关键词:翻译挠痒
从学习心理学看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中的几种现象
2018年
学习是一定要讲效率的。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保证每分钟都在学习,但要尽可能保证每分钟的学习都有所收获。就学习效果而言,中国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行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呢?我们可以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作出诊断,提供一点学习策略上的帮助。
王文明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学习心理学
十年看稿话翻译被引量:3
2015年
翻译怎么这么难?翻译学什么?翻译怎么学?作者试图通过十余年的翻译审稿经验说明:翻译的难度,取决于两种语言间差异的大小,还取决于这种差异是隐是显。而要了解语言差异,莫过于进行细致系统的语言比较,这就是翻译学习的内容了。翻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内化语言差异,形成语言差异意识即翻译意识;为达此目的,作者将理想的翻译学习模式描述为4-ings:Reading-Observing-Imitating-Translating.
王文明
关键词:翻译语言差异
禅笔译禅——评叶南先生译《禅的行囊》
2011年
美国汉学家、翻译家Bill Porter的Zen Baggage由叶南先生译成中文《禅的行囊》,是近年来少有的佳译。通过归化翻译和回译等策略,译者发挥汉语的优势,提供了一部具有独特欣赏价值的、禅意十足的译本。
王文明
关键词:ZEN归化回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