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青 作品数:57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红素加氧酶与脑出血 2005年 王改青 汤清平 杨期东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 脑出血 脑水肿形成 继发性脑损害 血脑屏障 预后意义 氯碘羟喹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铜蓝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金属螯合剂氯碘羟喹(CQ)干预大鼠脑出血(ICH)后铁超载状态下铜蓝蛋白(Cp)的表达。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干预组各24只,均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尾状核区注射胶原酶制备ICH模型,制模成功后干预组给予氯碘羟喹50mg/kg灌胃,1次/12h;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组在术后1、3、7、14d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p的表达。结果ICH模型制备后,随着时间延长2组Cp阳性表达数显著增加,在第7天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大鼠脑组织内Cp在第1天无统计学差异(P>0D.05),在3~14d的表达均升高(P<0.05)。2组CpmRNA表达水平高峰出现在第7天,且第3、7、14d均高于第1天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第3、7、14天Cp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CQ通过调节脑出血后脑组织内铜蓝蛋白的表达,可能加速脑组织内铁离子的清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陈艳丽 王改青 尹永峰 赵瑞关键词:氯碘羟喹 脑出血 铜蓝蛋白 去铁酮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活性氧含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正>目的研究去铁酮(Dfp)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情况下总铁含量、活性氧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Ⅳ型胶原酶定位注射到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制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组,并设立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的总铁含量、活性氧含量及... 赵瑞 王改青关键词:神经功能 大鼠脑 去铁酮 铁超载 文献传递 卒中患者急救转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16年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减少患者院前转运时间并积极予以干预治疗可改善其临床预后[1]。尤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而言,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是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3]。因此,对卒中患者积极予以急救转运,意义重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卒中患者的急救转运情况仍不容乐观, 岳祥海 胡为民 孙新刚 王改青 张璐 王荔关键词:急救转运 临床预后 缺血性卒中 干预治疗 转运时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环境病因研究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个病因不明确但在儿科领域常见的行为障碍.为了解ADHD与体内元素铅、镁及事件相关电位和家庭因素的... 王改青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患儿预后 治愈率 文献传递 去铁胺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与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状态下转铁蛋白(Tf)及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去铁胺对脑出血后转铁蛋白通路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脑出血模型,Perl's法观察不同组别的铁沉积,RT... 王改青 杨期东 李光来 李东芳 胡为民 王荔 孙支唐 裴宇恒关键词:铁超载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脑出血 文献传递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对照组、SAH组及p38MAPK干预组,每组18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干预组于术前30 min经侧脑室注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造模后24 h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p38MAP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H组大鼠脑含水量(t=-196.35,P<0.01)及p38 MAPK的mRNA水平(t=-24.75,P<0.01)均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低(t=201.08,P<0.01)。与SAH组相比,干预组脑含水量(t=75.67,P<0.01)及p38 MAPK的mRNA水平(t=9.43,P<0.01)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t=-81.68,P<0.01)。免疫组化示SAH组及干预组均有p38MAPK表达,但干预组较SAH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3.37,P<0.01)。结论 p38 MAPK在EBI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防治EBI的药物作用新靶点。 孙新刚 马乾 王改青 王荔 胡为民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反应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CP-1蛋白表达、mRNA转录水平。结果(1)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存在表达MCP-1/NSE和MCP-1/GFAP双阳性细胞,提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产生MCP-1的细胞来源之一。(2)各缺血再灌注组MCP-1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再灌注1 h MCP-1的mRNA转录即有升高,且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24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引起MCP-1表达上调,提示MCP-1可能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陈施艳 杨期东 杨晓苏 张宁 王改青 毛诗贤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表达 AMPA受体亚单位GluR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期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期缺血中心区与半暗带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单位GluR2蛋白表达,并同时观察凋亡指数,以进一步阐述GluR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Tunnel染色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2h再灌后1h、1d、3d、7d、15d、30d大鼠GluR2蛋白和凋亡细胞的表达。结果再灌1h,缺血侧中心区(ischemiacoreIC)与缺血半暗带区(ischemiapenumbra,IP)GluR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在缺血中心区,再灌后1dGluR2蛋白表达开始减少(F=1.104,P<0.05),3d表达达到最低(F=3.252,P<0.01),7、15d表达回升(F=1.878,P<0.01;F=1.185,P<0.05),30d基本上与对照组相同。在缺血半暗带,GluR2蛋白表达在再灌后1、3、7d与健侧无明显差异,但在15d可见表达明显增强(F=27.166,P<0.01),在30d表达呈更强(F=28.515,P<0.01),且阳性细胞数目也稍有所增多。在缺血中心区,再灌1h即检测到表达非常弱但数目较多的凋亡细胞,再灌1d后更为明显,3d和7d凋亡细胞在数量上和表达程度上达到高峰,15d凋亡细胞减少,1个月后只见中心区少许凋亡细胞。在半暗带区,MCAO再灌后3d,7d和15d仅见少许TUNNEL阳性细胞。结论再灌后细胞凋亡出现时间先于GluR2蛋白表达下调时间提示GluR2不是早期凋亡的启动因子。再灌后1 ̄30d,GluR2蛋白表达变化与凋亡阳性细胞几乎平行,提示GluR2虽不启动早期凋亡,但可能导致神经元进一步凋亡,或参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缺血侧半暗带区GluR2蛋白在再灌后15 ̄30d表达明显增强,且数目也稍有增多,提示GluR2与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汤清平 杨期东 王改青 肖波关键词:AMPA受体 GLUR2 MCAO 缺血半暗带区 TUNNEL CLIPPERS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9年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性反应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LIPPERS)综合征是一种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主要累及脑桥,部分患者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该病比较罕见,其诊断主要依据头部MR增强扫描示"胡椒盐"样强化这一特殊的影像学改变及结合临床中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断,需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与CLIPPERS综合征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给予激素治疗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作者报道1例主要累及小脑和脊髓的CLIPPERS综合征,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武翠梅 王改青关键词:小脑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