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彩
- 作品数:21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T分段纹理特征及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T分段纹理特征及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同时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均行高分辨率CT扫描、CT分段纹理特征及肺功能测试,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全肺区域及肺外带区域纹理特征,分析CT纹理特征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VC、FEV1/FVC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肺GLCM对比度、全肺GLCM熵、全肺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GLCM对比度、肺外带GLCM熵、肺外带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LBP特征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全肺GLCM对比度、全肺GLCM熵、全肺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GLCM对比度、肺外带GLCM熵、肺外带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LBP特征值与FEV1%、FVC、FEV1/FVC均呈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肺GLCM对比度、全肺GLCM熵、全肺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GLCM对比度、肺外带GLCM熵、肺外带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肺外带LBP特征值对COPD患者FEV1%、FVC和FEV1/FVC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R2值分别为0.682、0.657、0.715,提示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结论:CT分段纹理特征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其中全肺和肺外带区域的GLCM对比度、GLCM熵、GLSZM区域大小非均匀性及LBP特征值可作为COPD影像学评估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王彩彩王媛李江涛郭玉曼孟静李艳君郑国利
- 关键词:高分辨率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 多导睡眠监测仪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哮喘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多导睡眠监测仪用于评估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哮喘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40名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受检者将其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所有入组者均行心电监护仪监测、踏车运动方案检测、经皮二氧化碳试验检测及多导睡眠监测,并对比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腰围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86,t=3.621,t=4.160,t=6.412,t=4.059,t=5.064;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的OSAHS患者合并哮喘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碳酸氢根离子(HCO_(3)-)水平逐渐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逐渐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97,F=122.75,F=426.95,F=218.79,F=21.58;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OSAHS患者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呼吸储备(VE_(max))、最大摄氧量峰值(VO_(2peak))、摄氧功率比值(VO_(2)/WR)及无氧阈值(AT)水平呈下降趋势,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水平呈升高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4.38,F=124.25,F=119.80,F=172.18,F=183.89,F=196.06;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OSAHS患者最高经皮二氧化碳分压(HTcPCO_(2))、最低经皮二氧化碳分压(LTcPCO_(2))及平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MTcPCO_(2))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70.74,F=297.74,F=330.10;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SaO_(2))<90%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微觉醒指数水平明显增加,最低血氧饱和度(LAST)水平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2.46,F=317.13,F=93.39,F=107.02;P<0.05)。�
- 王彩彩唐茜王红景崔立静孟静李艳君王亮王媛
-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仪哮喘
-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三科接诊的86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评分、呼吸道阻力、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41/43)比72.1%(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个月后观察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CAT评分、BBQ评分、呼气阻力、吸气阻力及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2/43)比9.3%(4/43)](P>0.05)。结论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可有效增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COPD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气短、咳痰等症状,降低呼吸道阻力,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崔立静安然王亮王彩彩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
- 基于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联合分子标志物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联合分子标志物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胸腔穿刺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29例)和恶性组(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分子标志物检测诊断和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诊断。比较两组胸腔积液患者分子标志物CA125、SCC-Ag、CYRA21-1、ProGRP及CEA水平变化,分析分子标志物水平诊断及其与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联合诊断良恶性细胞的价值。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评价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诊断、分子标志物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恶性组患者CA125、SCC-Ag、CYRA21-1、ProGRP及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t=7.526,t=11.650,t=23.047,t=292.680,t=34.801;P<0.05)。恶性组中分子标志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6.67%、82.75%和76.00%;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诊断分别为80.95%、89.66%和86.00%;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联合分子标志物诊断分别为90.48%、93.10%和92.00%。分子标志物、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和两者联合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28,0.859和0.947。结论:现场细胞学内科胸腔镜联合分子标志物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较高一致性,对不明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 王红景王彩彩唐茜李振生白子娜李星虹王钧张乐天贺向红
-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分子标志物胸腔积液
- 人工压力滴定技术对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及对其消化系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工压力滴定技术对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及对其消化系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共52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标准的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压力滴定组)(22例)与对照组(非压力滴定组)(30例)。实验组实施人工压力滴定技术调节压力,对照组根据公式或患者舒适性行压力调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功能评估性睡眠问卷(FOSQ)评分、整夜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SIT90),以评价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SS评分、SIT90显著降低,HI明显减少,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OSQ评分、LSpO2均显著增加,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吞气、腹胀及反酸等症状患者共4例,占其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人工压力滴定技术对接受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孟静李亚妹王媛张敏王彩彩高欣王亮
- 关键词: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 血清sIL-2R、sTNFRⅡ水平测定在结节病研究中的意义
-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器官系统受累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其免疫学特征是病变部位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而周围血液中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在结节病患者病变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被未知的抗原激活,随后这些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释...
- 王彩彩
- 关键词:结节病淋巴细胞
- 文献传递
- 全氟化碳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PFC)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细胞组、全氟化碳+脂多糖(PFC+LPS)组、全氟化碳(PFC)组及脂多糖(LPS)组。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24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NF-α、IL-6和IL-10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SIGIRR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LPS组TNF-α、IL-6水平较正常细胞组升高(P<0.05);PFC+LPS组TNF-α、IL-6水平较LPS组下降(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PFC组IL-10水平升高(P<0.05),PFC+LPS组IL-10水平较LPS组升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核内磷酸化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PFC+LPS组核内磷酸化NF-κB p65表达水平较LPS组降低(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SIGIRR表达水平下调(P<0.05),PFC+LPS组SIGIRR表达水平较LPS组上调(P<0.05)。PFC本身对TNF-α、IL-6含量及NF-κB p65表达无影响,但PFC可促进A549细胞释放IL-10及上调SIGIRR表达(P<0.05)。结论 PFC可减轻A549细胞对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及上调负调控分子SIGIRR表达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 陈旭昕王彩彩韩志海孟激光
- 关键词:全氟化碳
- 50岁以上结节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年龄≥50岁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年龄≥50岁结节病患者(观察组)主要临床表现、误诊、肺外累及、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并与同期确诊的72例年龄<50岁结节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增多(P<0.01);误诊率、肺外累及、体质量减轻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发热及自行缓解率减低(P<0.05);2组呼吸道症状、临床分期及激素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结节病患者与年龄<50岁结节病患者部分临床特征不同。
- 黄燕路聪哲王彩彩姜毅段蕴铀
- 关键词:结节病激素
- 结节病有无肺外侵犯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胸部结节病肺外侵犯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结节病患者130例,分为有肺外侵犯组(A组,n=73)和无肺外侵犯组(B组,n=5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节病有肺外侵犯组受累部位广泛,且确诊周期长、误诊率高,A组发热比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血沉、激素治疗率均比B组高,分别为发热26.0%(17/73)vs 11.8%(6/57);sACE(59.2±17.9)U/Lvs(45.6±13.4)U/L;血沉(30.3±14.5)mm/1hvs(22.5±10.6)mm/1h,激素治疗率34.2%(25/73)vs 15.8%(9/57)(P<0.05或<0.01),两组在性别、年龄、影像学分期、激素有效率、自行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节病肺外侵犯很常见,有无肺外侵犯者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判断结节病肺外侵犯情况有助于指导是否采用激素治疗。
- 路聪哲黄燕王彩彩姜毅田光段蕴铀
- 关键词:结节病
- PCT、CRP和CPIS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表达意义和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肺部感染评分(clinic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河北省某医院的15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n细菌感染=85,n非细菌感染=65);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上呼吸道=38,n下呼吸道=53)和重度感染组(n上呼吸道=24,n下呼吸道=35);根据CPIS,分为≤6分组(n=95)和>6分组(n=55);将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PCT。对比CRP、PCT和CPIS,分析三者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和相关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PCT比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23、-17.525,P<0.05),细菌感染组CPIS分值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t=-24.509,P<0.05);CPIS>6分组比≤6分组,CRP、PCT、CPIS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1、-6.013、-27.067,P<0.05);下呼吸道感染组比上呼吸道感染组CPIS分值高(t=-2.776,P<0.05),两者CRP和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9、0.220、-0.283、-0.123,P>0.05);联合CRP和PCT检测对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1,P<0.05);呼吸系统感染患者CRP、PCT和CPIS呈显著正相关(r=0.927、0.831,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CRP和PCT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高;病情越重,两者表达越高,与CPIS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媛王彩彩张敏孟静王亮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呼吸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