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荣
- 作品数:61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真武汤治疗心悸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该文阐述王小荣副教授对心悸的中医认识,分析心悸的病因病机,总结《伤寒论》中真武汤的相关条文及方义,探索真武汤治疗心悸之适应证,进一步加深对真武汤的理解。王小荣副教授认为,真武汤善温肾阳、利水湿,宁心脉、止惊悸,针对心肾阳虚、水饮内停所致心悸,疗效突出。
- 肖成志王小荣成映霞李润法赵琳娜
- 关键词:真武汤心悸
- 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被引量:1
- 2017年
- 阴虚火旺与阳虚火热为临床常见证型,其发病性质及辨证治法有较大区别,但因临床均有发热的症状,故辨证极易混淆造成误诊。结合临床跟师学习感悟加以分析,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
- 王鹏飞蔺湘宁王凤仪张弢王小荣
- 关键词:阴阳虚实寒热辨证
- 参苓白术散和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来源BMSCs黏附及迁移特性干预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参苓白术散与痛泻要方对TNBS/乙醇法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外周血来源BMSCs的黏附及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离纯化模型大鼠外周血来源的BMSCs,制备参苓白术散与痛泻要方含药血清,以大鼠空白组血清、模型组血清、参苓白术散与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分别干预模型大鼠外周血来源的BMSCs,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检测BMSCs的黏附及迁移能力,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MSCs VCAM-1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MSCs VLA-4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及参苓白术散组外周血来源的BMSCs黏附数目未见明显变化(P>0.05)。20h后痛泻要方组外周血来源的BMSCs黏附数目逐渐增多(P<0.05)。20~48h各组外周血来源的BMSCs迁移明显逐渐增加,模型组BMSCs迁移能力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与痛泻要方组明显高于模型组,痛泻要方组优于参苓白术散组(P<0.05)。模型组BMSCs VCAM-1、VLA-4表达明显增高(P<0.05),参苓白术散组、痛泻要方组VCAM-1、VLA-4表达明显增高,痛泻要方组优于参苓白术散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来源BMSCs黏附及迁移特性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参苓白术散,“以方测证”,TNBS/乙醇诱导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倾向于脾虚肝郁证。
- 陈嘉慧刘喜平崔国宁李沛清王小荣陈程吕洋超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
- 基于文献的胃溃疡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研究
- 目的:探讨胃溃疡(gastric ulcer,GU)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1982年1月~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GU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建立GU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对其病性、病...
- 王凤仪王小荣吴萌蔺湘宁张磊贾育新万生芳李荣科吴玉泓
- 关键词:胃溃疡证候要素
- 五脏咳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及思考被引量:3
- 2022年
-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一大临床表现,其本质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近年来咳嗽的发病率日渐升高,甚至有些咳嗽缠绵难愈,尤为棘手。现代医学治疗咳嗽主要以病因治疗和经验性治疗为主;祖国医学在辨证的基础上对症施治,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费用低的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根据咳嗽发病的现状,整理近几年内中医药治疗咳嗽的文献,从脏腑角度分析其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期为中医治疗五脏咳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李喜云王小荣段淑文姚蕙莹姬有红
- 关键词:咳嗽五脏中医药辨证论治
-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对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空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阐明小儿开胃增食合剂(Xiaoer-Kaiwei-Zengshi mixture,XKZM)治疗小儿厌食症(infantile anorexia,IA)大鼠的作用机制,鉴定其关键蛋白,并探索其可能的通路。方法:利用特制饲料诱导建立SD大鼠IA模型,随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西药多潘立酮(domperidone,DPD)对照组(DPD组)、低剂量XKZM(low-dose XKZM,LXKZM)组、中剂量XKZM(medium-dose XKZM,MXKZM)组和高剂量XKZM(high-dose XKZM,HXKZM)组,另设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6只。对造模期间和干预期间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进行测量;HE染色观察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变化;基于串联质量标签(tandem mass tag,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大鼠空肠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进行检测,对差异蛋白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及相互作用分析,Western blot实验验证XKZM调控的差异蛋白表达,筛选XKZM的核心靶点。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体重和进食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组织出现结构损伤和炎症反应;给予IA大鼠XKZM干预后,LXKZM、MXKZM和HXKZM组大鼠体重和进食量较model组均显著增加(P<0.05),胃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均呈剂量依赖性。蛋白组学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共定量了4 116种蛋白,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空肠组织中检测到32个差异蛋白(上调和下调蛋白数分别为20和12);与model组比较,XKZM组检测到71个差异蛋白(上调和下调蛋白数分别为29和42);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主要被富集到细胞过程、ATP结合、抗氧化活性、蛋白结合和信号转导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被富集到了糖酵解和葡萄糖代谢合成、生物合成、胰岛素相关信号等信号通路。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Nqo1[NAD(P)H quinone dehydrogenase 1]、Gsta4(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lpha 4)、ApoE(apolipoprotein E)、Gpx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d2(glycerol-3-phosphate
- 呼荟茹王小荣吴丽萍史正刚
- 关键词:厌食症
- 心风病机与病症探微
- 2023年
-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古今医籍中心风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其病因病机、涉及病症、治法方药,以丰富中医基础理论,为临床诊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心风包括外风和内风,心外风主要责之内虚外中,心内风是心气异常变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心火暴盛生风、痰火相感生风、阳虚化风、血虚生风、阴虚生风。现代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甚至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心风密切相关,运用强心复脉、安神息风、活血通络法,通过治疗心风可以治愈或缓解相关疾病。
- 宋婉玲王小荣刘洪颖孙慧武天凯张生金
- 关键词:外风内风病因病机
- 基于文献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治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2010年12月-2016年12月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治的相关文献,将原始数据整理后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3篇,涉及3 509例患者,包括17种证候、58种症状。提取频数较高的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基本证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并总结出各证型核心症状。结论:结合统计学知识和相关专家意见,初步探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症状和不同证候的辨证要点,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也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 张鸿彬王小荣李天鹏张建伟段淑文李荣科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
- 张士卿教授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小儿腹泻经验举隅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典型病案介绍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小儿腹泻病变虽主要责之于脾胃,但肝脾两脏的协调配合亦与腹泻的发病密切相关。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故临床常见脾虚肝旺型腹泻。治疗时,其喜用自拟疏木运土汤调肝理脾,随证加减,其效甚佳。
- 张弢王小荣刘光炜
- 关键词:小儿腹泻调肝理脾法
- 张士卿教授运用达原饮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举隅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张士卿教授运用达原饮治疗小儿发热的医案,介绍张教授运用该方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 王小荣张弢刘光炜王鹏飞张士卿
- 关键词:小儿发热达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