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彦

作品数:43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牙周
  • 13篇苯妥英
  • 13篇苯妥英钠
  • 11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牙周膜
  • 5篇型胶原
  • 5篇牙周病
  • 5篇牙周膜干细胞
  • 5篇RHBMP-...
  • 4篇牙根
  • 4篇牙周炎
  • 4篇教学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口腔
  • 3篇活性
  • 3篇成骨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34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43篇王宝彦
  • 14篇苟建重
  • 9篇宋健玲
  • 7篇孙斌
  • 6篇张兰
  • 5篇蒋月桂
  • 5篇刘蒸
  • 4篇孙沫逸
  • 3篇夏结来
  • 3篇赵淑贤
  • 3篇何珊
  • 2篇曹立萍
  • 2篇陈悦
  • 2篇宋建玲
  • 2篇孙东涛
  • 2篇李晓红
  • 1篇王虎
  • 1篇孙俊毅
  • 1篇李宏卫
  • 1篇董金凤

传媒

  • 6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口腔医学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全球华人口腔...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160例牙周炎受试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受试者使用替硝唑口腔贴片(5mg/片),每牙位1片,2次/d,于早餐和晚餐后并漱口后将药片贴敷于2个观察牙位(磨牙或前磨牙)颊侧正中牙龈表面;口服替硝唑口服片剂赋型剂,2次/d,每次1片,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后服用.对照组受试者使用替硝唑口腔贴片赋型剂,用法用量与试验组相同;口服替硝唑口服片剂(500mg/片),1片,2次/d,分别在早餐后和晚餐后服用.用药5d.用药前后分别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松动度(TM),测定龈下菌斑菌群,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完成试验的病例数分别为75和70,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临床指数基线检查计分、用药前细菌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检查总计分减少率(%)分别为20.72±8.27和18.83±9.88(P>0.05);龈下菌斑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4.7和60.0(P>0.05);总有效率(%)分别是61.33和54.29(P>0.05).两组SBI,PLI,PD,TM计分以及龈下菌斑菌群cuf/mL总数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为7.5%,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均为5%,无严重不良事件.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用于治疗牙周炎是安全有效的.
吴军正王勤涛周威温德升王宝彦常晓峰张军董金凤夏结来
关键词:替硝唑牙周炎
苯妥英钠对内毒素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PHT)对内毒素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方法,测定体外培养的hPDLSCs分别在20μg/mL PHT+100 ng/mL脂多糖(LPS)、5μg/mL PHT+100 ng/mL LPS、20μg/mL PHT和5μg/mL PHT作用下的增殖活性。结果 20μg/mL PHT和5μg/mL PHT均能显著促进hPDLSCs的增殖,且20μg/mL PHT促进增殖的能力显著强于5μg/mL PHT;加入100 ng/mL LPS对20μg/mL和5μg/mL PHT促进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浓度PHT能促进hPDLSCs的增殖,少量内毒素的存在并不影响PHT促进hPDLCs增殖的生物学作用。
邱才卿孙超王宝彦邱英娜隋国龙刘丽梅宰丽英
关键词:苯妥英钠内毒素人牙周膜干细胞细胞增殖
综合医院口腔科承担口腔全科医学生实习教学探索
2024年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全科医学生实习的新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专科为主,全科辅助”的临床教学模式。口腔医学生在实习前7~8个月在口腔专科医院完成专业内各亚学科的实习培训后进入综合医院口腔科实习2~3个月。依托综合医院的急诊、会诊和MDT团队管理制度,在综合医院口腔科实习期间分别从理论知识拓展、临床实践操作和理论实践考试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联合口腔与临床其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实习训练。结果 “专科为主,全科辅助”的临床教学模式有助于口腔全科医学生形成完善的口腔综合治疗理念,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综合医院的具体临床医疗工作内容。结论 建议鼓励综合医院口腔科参与“专科为主,全科辅助”的临床教学模式,共同培养口腔全科医学生。
何珊宋紫竹张翠巴晓晔汪彦楠王宝彦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式
成人正畸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PAK5、MMP-2的检测与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成年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内的PAK5、MMP-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成人正畸牙周炎患者52例,分别于正畸治疗前(T0)、治疗半年(T1)、治疗完成后3个月(T2)收集GCF,应用Elisa法检测GCF内PAK5、MMP-2的浓度。结果:正畸治疗前(T0)、治疗半年(T1)、治疗完成后3个月(T2)成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PAK5、MMP-2的表达存在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趋势。T1阶段表达与T0、T2两阶段相比,PAK5、MMP-2的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2阶段表达与T0阶段相比MMP-2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PAK5及MMP-2的浓度因正畸治疗发生改变,提示PAK5及MMP-2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参与了牙周炎的发展与调控。
谷冬华王宝彦
关键词:牙周炎MMP-2
苯妥英钠对内毒素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在牙骨质片上附着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PHT)对内毒素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在牙骨质片上附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h PDLSCs分别在20μg/m L PHT+100 ng/m L脂多糖(LPS)与100 ng/m L LPS作用下在牙骨质片上的附着情况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0 ng/m L LPS比较,培养液中加入20μg/m L PHT+100 ng/m L LPS培养72 h后h PDLSCs胞浆内细胞器更丰富,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有大量的线粒体和核糖体;培养第7 d和第21 d,细胞生长更密集,伪足较多且粗大,与牙骨质片的附着更紧密,细胞周围钙盐沉积以及胶原蛋白合成更加活跃。结论 PHT可促进h PDLSCs在牙骨片上的附着和生长。
邱才卿孙超王宝彦邱英娜隋国龙刘丽梅宰丽英
关键词:苯妥英钠人牙周膜干细胞
苯妥英钠对大鼠牙周膜干细胞粘附于牙根面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苯妥英钠(PHT)对大鼠牙周膜干细胞(rat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rPDLSCs)粘附于牙根面的影响,为PHT应用于牙周重建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提取大鼠rPDLSCs,培养并纯化。通过多项诱导分化、表面标记物鉴定后,使细胞在不同浓度PHT刺激条件下,与牙骨质片共同培养,检测粘附于牙骨质片上的细胞量并作比较。结果 20~80 mg/L浓度范围内的PHT能够促进rPDLSCs的粘附数量,40 mg/L PHT组促进粘附的效果最强。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合浓度的PHT可以促进rPDLSCs粘附于牙骨质表面,40 mg/L PHT组促进粘附的效果最强。
赵俪月杨胜平王宝彦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苯妥英钠粘附
苯妥英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PHT)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rVECs)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rBMSCs与rVECs共培养组及rBMSCs单独培养组,各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PHT(0、20、40μg/ml),培养14 d后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CAM-1、VCAM-1、KDR和RUNX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添加PHT后,各组细胞中ICAM-1、KDR和RUNX2基因的mRNA表达均上调。添加相同浓度PHT时,共培养组较单独培养组中rBMSCs的ICAM-1、KDR和RUNX2基因的mRNA表达量增高,而VCAM-1基因的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PHT可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何珊王宝彦
关键词:血管新生
牙周疾病临床资料EpiData数据库的建立
宋健玲王宝彦苟建重张兰徐刚孙斌
根管治疗结合意向再植治疗牙内陷1例
2020年
牙内陷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由牙冠和/或牙根表面在牙齿矿化前内陷形成。本文报道1例左侧上颌侧切牙因牙内陷导致的迁延不愈的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通过显微根管治疗及意向再植达到控制根尖周感染和保留患牙的目的。
刘飞王宝彦郭青玉
关键词:上颌侧切牙牙齿发育异常根管治疗牙根表面
氨来呫诺糊剂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5%氨来呫诺糊剂治疗复发性阿弗他繯竦挠行院桶踩浴7椒?应用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20例复发性阿弗他受试者,分别应用5%氨来呫诺糊剂和空白基质糊剂;4次/天,应用5天。于初诊后第4天和第...
吴军正周威王勤涛王文梅王宝彦曹立萍夏结来
关键词: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双盲试验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