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良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 2007年
- 米玉成王官良潘卫星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CT影像表现病理准确率
- 磁共振不同弥散梯度模式对肝脏DWI成像质量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3in1、ALL和Tetra三种不同弥散梯度模式在正常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的最佳选择。方法使用3.0T MR扫描仪对30例健康志愿者的肝脏进行3in1、ALL、Tetra三种不同弥散梯度模式DWI扫描,并对三种不同弥散梯度模式下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测量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in1、ALL、Tetra三种梯度模式DWI图像质量的评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etra图像评分高于3in1和A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in1、ALL、Tetra三种梯度模式DWI成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in1、ALL和Tetra三种不同弥散梯度模式中Tetra模式图像质量最高。
- 李杨飞丁建荣潘璟琍朱华勇王官良季文斌李欣张忠伟
- 关键词:肝脏弥散加权
- 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少见部位胃的CT征象
- 目的:探讨IMT在胃的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胃IMTs的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肿瘤发生部位以胃体为最常见(5/6),其次为胃底(1/6),无发生在胃窦的病例,肿瘤呈肿块结节型、胃壁...
- 王官良
- 关键词: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
- 能谱CT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进行能谱增强扫描,探讨肺癌与转移性淋巴结能谱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4例伴有纵隔转移淋巴结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4例伴有纵隔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鳞癌患者,在能谱CT上行能谱增强扫描,获得单能量图像。再对单能量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能谱曲线、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等能谱参数分析,然后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与其相应的转移性淋巴结能谱曲线重合性良好,前两者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能谱曲线有较大差别。小细胞肺癌、转移性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三组之间的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F=10.226,P=0.000;F=10.281,P=0.000)。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小细胞肺癌的能谱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能谱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CT能谱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原发肺癌之间具有组织同源性,对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以提供帮助。
- 陈盈姚琼瑛郑昊谢继承樊树峰王官良
-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转移能谱成像
- 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前中上纵隔,呈类圆形结节、不规则形肿块、斑片状影,病灶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大,肿瘤密度不均,内出现散在坏死灶5例,未见钙化病例,增强后肿瘤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坏死灶无强化。边界清楚2例,周边浸润5例,累及心包致心包增厚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3例;1例侵及邻近胸膜;无肺部及心腔侵犯病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肿大淋巴结,无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产生。结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仍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 王官良罗华荣沈双双季文斌
- 关键词:纵隔肿瘤精原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个性化扫描方案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个性化扫描模式,在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连续54例在本院行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受检者,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进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记录扫描中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对其图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54例所有冠状动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3),图像质量为5、4分者52例,3分者2例,无1、2分图像病例。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TA-DLP为52.37~158.84 mGy·cm,平均(82.34±22.01)mGy·cm;CTA-ED为0.73~2.22 mSv,平均(1.15±0.31)mSv;总剂量长度乘积为89.81~198.26 mGy·cm,平均(125.44±22.55)mGy·cm,总有效辐射剂量为1.26~2.78 mSv,平均(1.76±0.32)mSv。结论基于图像噪声、动态变换毫安值模式下,运用宝石CT行前瞻性门控扫描能够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 王官良毛海燕米玉成李欠云沈双双樊树峰
- 关键词:低剂量冠状动脉
-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影像学评估方法的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在我国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本文从计算机断层扫描(包括常规CT、增强CT及能谱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技术/CT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三种影像学方法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进行评价。
- 毛海燕王官良樊树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X-RAYMRI
- 与胰管相通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例
- 2021年
- 1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2周”于2019年6月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肿瘤系列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两肺散在纤维增殖灶,心脏增大,胰腺囊状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
- 方宇新王官良吴坚芬成俊
- 关键词:心脏增大纤维增殖胸部CT平扫胰腺占位肠鸣音
- 肺放线菌病影像学CT表现的探讨
- 目的探讨和总结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以提高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国内文献报道11例及本院3例共14例分别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检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放线菌病病例,并...
- 王官良季文斌何海清
- 关键词:肺放线菌病影像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少见肺血管畸形的螺旋CT表现及其命名探讨(附4例报告)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描述一种少见肺血管畸形的螺旋CT表现并对其命名进行探讨。方法分析4例左下肺基底段动脉局限性缺如、由体动脉供应左下肺基底段患者的胸部螺旋CT表现。结果4例中2例病变累及左肺下叶各基底段,2例病变累及部分基底段,相应肺段肺动脉缺如,病肺密度呈磨玻璃样增高,支气管树连接正常,4例均见有1支异常血管约在第8胸椎水平起自降主动脉的左前外侧或左外侧,对应基底段肺静脉扩张,回流正常,与异常供血动脉间无直接交通。结论该病在增强螺旋CT图像中有特异性表现,作者认为命名为局限性肺动脉缺如比较合适,更能反映本病特点。
- 李洪火耿才正鄢广平王官良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