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优化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在优化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4年2月10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感染成人患者137例,随机分为经验给药方案(EVR)组(65例)和优化给药方案(OVR)组(72例)。EVR组根据患者情况经验性制订给药方案,并于稳态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谷浓度。OVR组采用经典药代动力学软件Vancomycin Calculator(Advanced Vancomycin Pharmacokinetics Tool)计算万古霉素初始给药剂量及初始预测谷浓度,使用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JPKD(Java PK for Desktop)校正,并预测稳态谷浓度,同时测定万古霉素实际稳态谷浓度。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OVR组谷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OVR组稳态谷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r=0.784,P <0.001);OVR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优于EVR组(62.50%比40.00%,P=0.010);两组肾毒性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结合Vancomycin Calculator及JPKD软件的万古霉素优化给药法可为重症感染患者制订安全有效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 王宁陈聪琴黄洁陈虹卞晓岚方洁
-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方案药学服务
- 基于临床药学智慧平台处方点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临床药学智慧平台处方点评系统抽取2021-06-01至2022-06-30期间,开具的诊断包含高血压且用药包含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全部门诊处方,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抽取符合条件的门诊处方17100张,处方量排名前3的科室分别为高血压科、心脏科和肾内科,高血压合并疾病以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为主。经系统初评和人工点评,发现不合理处方1033张,占处方总数的6.04%,主要不合理问题为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数量日益增长,但用药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应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合理用药宣教,保障新型降压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 王宁管滢芸卞晓岚
- 关键词:高血压合理用药
- 小檗碱激活AMPK抑制3T3-L1脂肪细胞分化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3T3-L1脂肪分化的作用是否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有关。方法:在3T3-L脂肪细胞分化全程加入小檗碱,以油红O染色检测3T3-L1脂肪细胞胞浆中脂肪的堆积,实时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AMPK的mRNA表达,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AMPK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小檗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3T3-L1脂肪细胞分化,10μmol/L小檗碱几乎完全抑制胞浆中脂肪的堆积。5μmol/L小檗碱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1、3、5、7d后均显著降低CEBPαmRNA表达(P<0.05或P<0.01),诱导分化3、5、7d时显著降低PPARγ2的mRNA表达(P<0.05或P<0.01)。AMPK的mRNA水平在分化过程中未受小檗碱的明显影响,而小檗碱明显增加其蛋白磷酸化水平,其下游靶基因ACC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增加。结论:小檗碱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可能与其激活AMPK有关。
- 王宁张娟建方方邓儒元唐红菊刘赟李凤英王晓周丽斌
- 关键词:小檗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脂肪细胞分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 内参基因GAPDH在3T3-L1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在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变化,并与其他常用的内参基因相比较。方法以实时定量PCR检测3T3-L1脂肪细胞分化0、1、3、5、7d几种不同常见内参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变化,并以Western印迹方法进行证实。结果(1)内参基因GAPDH和转铁蛋白受体(TFRC)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水平逐渐明显升高,其中GAPDHmRNA在脂肪细胞分化1、3、5、7d分别增加5.7、7.6、22.0和24.5倍(均P〈0.01),β-actin、α-微管蛋白(d—tubuhn)、肽酰脯氨酰异构酶(PIPA)和18S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2、CCAAT/增强结合蛋白(C/EBP)d和C/EBPβ的表达时,以GAPDH作内参明显低估他们的表达变化;GAPDH蛋白表达也随着脂肪细胞分化逐渐增加,β—actin、α-tubulin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2)小檗碱明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GAPDH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脂肪细胞分化5、7d时GAPDH 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68.1%和66.3%(P〈0.05或P〈0.01),但小檗碱对其他内参基因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GAPDH在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增加,不适合作为内参。
- 张娟唐红菊王晓王宁邓儒元建方方刘赟李凤英周丽斌
- 关键词: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内参基因脂肪细胞分化小檗碱
- 绝经后妇女内源性性激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
- 2010年
- 横断面研究发现,在未使用激素替代的绝经后妇女中,血清生物可利用睾酮(T)、雌二醇(E2)增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降低与空腹血糖受损(IFG)及2型糖尿病相关。然很少有前瞻性研究调查在绝经后妇女中内源性性激素能否预测2型糖尿病。游离或生物可利用T增高和SHBG降低均可预测妇女2型糖尿病的发生,但关于E2的结果却不一致。虽然曾有研究结果显示总E2和生物可利用E2不能预测2型糖尿病,
- 王宁周丽斌陈名道
- 关键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绝经后妇女内源性胰岛素抵抗肥胖睾酮(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