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嬿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2篇蛋白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端脑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孕妇
  • 2篇孕妇血
  • 2篇孕妇血清
  • 2篇孕中
  • 2篇孕中期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化学发光
  • 2篇患者血清
  • 2篇激素

机构

  • 1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6篇王嬿
  • 10篇李明
  • 9篇董晖
  • 4篇陈达强
  • 1篇刘艳辉
  • 1篇陈志红
  • 1篇刘晓颖
  • 1篇邓春玉
  • 1篇郑卫东
  • 1篇符永恒
  • 1篇石艳杰
  • 1篇何启勇
  • 1篇王媚
  • 1篇钱靖琳
  • 1篇余细勇
  • 1篇梁家亮
  • 1篇杨敏
  • 1篇张莉滟
  • 1篇侯铁英
  • 1篇刘辉芳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第6届中国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代谢转换生化指标与性别、年龄的相关趋势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骨代谢转换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变化规律,为建立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参考范围和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对276例各年龄段非骨质疏松症人员,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放射免疫法以及动态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rosslaps)、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碱性磷酸酶在男、女性中没有显示规律性变化。β-Crosslaps在男、女血清中的含量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与最低值年龄组比较,均只是到了50~59年龄组才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自此增幅明显,在组间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性在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骨钙素在50岁前,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至50~59岁突然明显升高,与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各组缓慢升高,组间不再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骨钙素在30~39组别最高,以后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也较平缓稳定,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β-Crosslaps/骨钙素比值在男女两组均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β-Crosslaps与骨钙素,尤其是二者的比值在男、女性别及各年龄组中有较好的变化趋势,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董晖陈达强王嬿李明
关键词:骨钙素性别年龄
血清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检测123例前列腺癌(Pca)和15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SA,计算其F/T比值,并比较各F/T比值的总有效率.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T-PSA和F/T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组(P<0.01).通过总有效率的分析,F/T比值取20%作为临界值较为合适.结论F/T比值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
董晖李明陈达强王嬿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疾病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伴心衰177例,无心衰4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肺心病无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心衰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NT-ProBNP与LAD、LVESD、LVEDD、LVEF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心衰Ⅲ-Ⅳ级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NT-ProBNP可作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董晖李明王嬿
关键词:肺心病
低剂量STZ和L-NAME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纤维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大鼠代谢综合征(MS)模型并了解其心功能和心肌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为其干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推注20 mg/kg STZ后高脂饲料喂养6周并予0.04%L-NAME和10%果糖混合溶液饮用,观察大鼠MS基本特征的变化。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用离体心脏功能实验评价心功能,HE染色及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心肌组织基本结构和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大鼠在3周后血压、血浆TG、LDL及LDL/HDL均显著升高(P<0.05);6周后其空腹血糖升高,OGTT实验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下AUC大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大鼠心率、LVPP、LVDP、-dp/dtm ax及Vpm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LVEDP上升(P<0.05);HE染色可见处理组大鼠左室组织肌纤维束间间隙增宽,存在连接断裂及排列紊乱现象,CollagenⅢ表达明显增加而CollagenⅠ变化不明显。结论此喂养方法诱导大鼠发生典型MS变化,并且存在明显的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异常,可作为研究MS心肌病变的理想动物模型。
刘晓颖董晖符永恒梁家亮王嬿陈达强杨敏邓春玉余细勇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
医院感染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流行特点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情况和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基因多态性,以掌握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调查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7年医院感染的PAE,筛选出耐亚胺培南菌株并分析其临床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用ERIC-PCR方法对其多重耐药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耐亚胺培南PAE为75株,主要来自年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中22株多重耐药株基因分型为10个流行型别。结论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广泛,且多重耐药PAE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呈散在多克隆流行,是临床PAE感染难以控制的潜在因素。
张莉滟侯铁英王嬿王媚何启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多重耐药株ERICPCR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项目的室内质控规则的探讨
2011年
目的:发光法定量检测感染标志物是近几年来一种新检测手段,因为其检测方法的特殊性及试剂的局限性一直未有一种很确定的质控规则来有效管理质控数据。本文通过实际操作中使用各种质控方法的心得,来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项目的质控规则。方法:将本实验室几种感染项目在2010年3月至5月份的质控数据绘制成双区定性质控图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可以发现试剂、仪器、操作者存在的问题,效率较高,容易出现假失控;仅用双区法又会使质控数据太散漫而无法判断是哪种误差的存在;结论:将两者结合起来,优于用单一的质控规则。
王嬿李明石艳杰
关键词:室内质控
2223例孕中期孕妇血清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董晖王嬿李明
关键词:核型分析
2223例孕中期孕妇血清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减少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开放性脊柱裂(OSB)和18-三体综合征三种患儿的漏诊率,建立健全程序,达到优生的目的。方法采用Beckman公司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2223例...
董晖王嬿李明
关键词:核型分析
文献传递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试剂T性能评价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CLSI EP方案对超敏Elecsys TnT试剂进行分析性能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在罗氏MODUIAR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上,对试剂进行精密度评价、准确度评价、灵敏度评价、临床可报...
王嬿吴敏俞
HBsAg和HBeAg动态COI值对HBV疗效监测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COI值在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分析139例患者HBsAg和HBeAg、HBeAg和HBV DNA、HBsAg和HBV DNA在疗程中的规律和相关性,并通过5例标本观察HD-HOOK效应对检测HBsAg和HBeAg的影响。结果①HBsAg和HBeAg的COI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P<0.01),两者的变化规律60.0%(45/75)为HBsAg COI值随着HBeAg COI值下降而上升;②HBeAg COI值与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P<0.01),两者的变化规律63.3%(62/98)为HBeAg COI值与HBV DNA含量变化一致;③HBsAg COI值与HBV DNA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P<0.01),两者的变化规律52.4%(54/103)为HBsAg的COI值随着HBV DNA的含量的下降(包括HBV DNA阴性)而上升;④HD-HOOK效应对HBsAg检测有影响,对HBeAg检测没有影响。结论在反映血清中病毒被抑制的治疗效果时HBsAg COI值意义不大,HBeAg COI值较有价值。
郑有为梁敏文钱靖琳王嬿李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