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更多>>
- 南非煤有害微量元素干法分选中的迁移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论文以南非煤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产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干法分选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迁移特性进行了探索,分析了这些元素在不同粒级产品中的分配情况,从而研究了干法分选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南非煤进行干法分选可以有效地脱除其中的有害微量元素,其中Cr、Cu的脱除率超过50%,As、Mn的脱除率接近50%,Co的脱除率高达39%。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可以作为南非煤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燃前控污手段。
- 王可赵跃民张曼于晓东谢复勇
- 关键词:有害微量元素干法分选环境保护
- 沉积煤尘层表面渗透润湿模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DSA)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液体对沉积煤尘层的润湿过程。在分析润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模型,并用接触角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体在沉积煤尘上发生明显渗透作用,表现为接触角迅速减小,直到减小到零。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2646,说明用该模型描述润湿剂在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过程具有较好的效果。
- 郑源臻李庆钊代华明阮马良赵明哲王可
- 关键词:接触角
- 基于电磁技术的煤矿钢丝绳检测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集中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磁无损检测钢丝绳的各种原理进行了整理,介绍和分析比较,包括基于漏磁场的感应线圈法、霍尔效应法、磁通门法和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磁致伸缩法。最后讨论了当前钢丝绳定量无损检测所面临的问题。
- 刘治伟朱晓宇王可
- 关键词:无损检测感应线圈磁致伸缩
- 舰载机保障作业人机协同决策方法
- 2023年
- 舰载机保障作业是航空母舰航空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效率不仅影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而且严重制约航空母舰作战效能发挥.在多舰载机保障的动态甲板作业环境下,安全高效地为舰载机分配保障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舰载机因资源分配冲突产生的时间开销,是提高舰载机保障作业调度效率的关键途经.现有基于启发式、机器学习等方法舰载机保障作业调度策略,存在计算量大、鲁棒性差、训练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将舰载机保障作业调度问题建模为分布式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顺序决策问题,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人机协同的多智能体作业调度决策框架HCMTPF(human-machine collaborative multi-agent task planning framework),有效地提高了保障作业调度决策模型的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行为可信度的自适应作业分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智能体自主探索能力和人类指导经验利用率.经大量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舰载机保障作业人机协同决策方法比其他方法在计算性能和学习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李亚飞高磊高磊靳远远王可王可
- 关键词:舰载机人机协同资源分配
- 吸附法去除火电厂冲灰水氟离子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碳作吸附剂,在室温28℃下采用吸附法对冲灰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活性氧化铝作吸附剂时,当用量为12.5 g/L,pH为7,吸附时间为6 h时,除氟效率最好,达到86%;选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时,当用量为17.5 g/L,pH为5,吸附时间为7 h,除氟效率最好,达到92%。
- 张曼李多松王可
-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冲灰水氟离子
- 基于分阶段自编码器与注意力机制的舰载机着舰航迹实时预测模型
- 2024年
- 航空母舰舰载机着舰过程中应沿相对固定的航迹下滑,以保证触舰点位于舰艉拦阻系统所在的区域,因此舰载机航迹是着舰信号官进行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舰载机航迹实时预测有助于着舰信号官判断着舰作业发展态势,及时形成正确的航迹纠偏引导指令。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阶段自编码器与注意力机制的着舰航迹实时预测模型。第一阶段采用降噪自编码器对历史航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第二阶段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时序自编码器,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对不同时刻的编码器输出分配不同的权重,自适应学习其对最终预测结果的影响强度。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提模型与6种基线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综合性能优于基线模型,能够满足着舰航迹实时准确预测的应用需求。
- 李哲刘奕阳王可杨杰王可杨杰
- 微晶化加工含钾页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自行研制的设备WJH-1微晶化加工含钾页岩,对产品进行分时段采样,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仪、SEM和XRD对其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等球直径分析了物料d50,d97等粒度分布的变化及图表法分析比表面积和晶格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d50,d97随时间呈指数下降,在前1.5h减小幅度最大,d50下降幅度达到80.07%,d97下降幅度为79.68%;比表面积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又缓慢增加;选用四次多项式对比表面积与能耗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矿物晶体发生晶格畸变,结晶度降低,加工过程具有微晶化效果.
- 朱再胜骆振福杨玉芬盖国胜吕乐福于晓东王可赵家博
- 气固流化床中磁铁矿粉二次包覆改性后流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介绍了磁铁矿粉表面利用离子型药剂(油酸钠)改性后再利用非离子性改性药剂(PEG-4000)进行二次包覆改性后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改性前当磁铁矿粉水量为0.5%时流化床已经不能流化,达到了临界水分;改性后磁铁矿粉临界水分可增至0.8%,改善了磁铁矿粉的流化特性,有效地拓宽了入选原煤水分含量。
- 于晓东郭进赵跃民骆振福王可张文平朱再胜
- 关键词:干法选煤磁铁矿粉流化床
- 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的金属膜喷发的分布特征
- 2021年
- 大功率纳秒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膜层时会发生热力损伤,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会引起金属膜层的热蒸发,从而向外喷射颗粒,大多数喷射粒子处于原子和离子状态。在能量色散光谱分析测试中,文中使用多组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实验,校准测试结果,并给出了一种根据结果计算沉积原子数的估计方法。此外,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真空度的真空环境和大气环境下铝膜喷发的差异,并且对比了不同熔点的金属膜的喷发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结合泵探测技术捕获的瞬态图像,进一步分析和解释了实验结果。
- 马彬韩佳岐王可王可黄秋实管爽
- 关键词:金属膜真空
- 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微米级铝粉爆炸特性实验被引量:12
- 2016年
-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在最适爆炸浓度(copt=500g/m3)时三者均达到峰值.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时,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且在铝粉粒径小于10μm时,其增幅更为显著.爆炸过程中的铝粉粉尘云的燃烧时间随铝粉浓度的增大呈指数规律衰减并趋于平缓,同时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 林柏泉梅晓凝王可李庆钊
- 关键词:最大爆炸压力燃烧时间